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2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84篇 |
预防医学 | 11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3篇 |
中国医学 | 104篇 |
肿瘤学 | 8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很多男科疾病直接或间接与女性疾病或女方态度有关,所以女性应参与患者治疗过程,疗效一定更佳。其实不仅仅是ED患者需要妻子陪同前往治疗,其他不少直接或间接与配偶相关的男科疾病也需要妻子向医生反馈信息。如性传播疾病、前列腺疾病、不孕不育等疾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男性患者配偶的阐述、支持和配合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0年国内文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我国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NET)的发病情况、治疗及预后,为PNET的诊疗提供资料。方法应用清华同方医学期刊数据库,检索1996年~2006年刊出PNET的文章,对每篇文章进行分析,建立数据库,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到文章44篇,病例149例,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男女之比1.6∶1,中位发病年龄22.7岁,发生于四肢45例(30.2%),躯干104例(69.8%)。135例(90.7%)患者行手术治疗,14例(9.3%)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明确记载有16例接受了放疗,10例有肿物可评价疗效,4例有效,其中1例完全恢复;74例曾接受化疗,联合化疗中加异环磷酰胺能提高有效率。有明确生存期记录者63例,生存时间40d~8年,其中<12个月45例占(71.4%)。发生于胸部的Askin瘤18例,存活≤6个月9例(56.3%)。结论PNET好发于30岁以下,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四肢及躯干的骨和软组织都可发生,预后差。早发现、早手术,配合放疗、化疗有希望提高PNET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人恶性肿瘤培养细胞抗癌基因P53功能状态与肿瘤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恶性肿瘤培养细胞抗癌基因P53功能状态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用大肠癌、肺癌、食管癌、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5种人体肿瘤培养细胞共20株,经P53功能检测方法确认P53功能状态,用MTT法检测P53不同功能状态下,各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VP-16的敏感性及差异。结果:以VP-16的IC50值计算,P53功能正常的肿瘤细胞株大多比同类肿瘤P53功能丧失的细胞株高58倍,显示出较高的化疗敏感性。结论:人体多种恶性肿瘤培养细胞P53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其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p53在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突变,尤其是p53外显子4的变异。方法: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等方法对24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标本进行了p53基因外显子4-8的突变分析。结果: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幸免被检测的15列标本中,分别有40.0%(6/15)和46.7%(7/15)发生了突变,两者差异无显著性,食管癌组织标本中有50%(9/18)的突变发生在外显子4。另外,有4例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同时检测出p53基因突变,年龄,性别,术前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肿瘤的部位等对癌组织的突变率并不产生影响。结论:在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53基因的突变几率差异无显著性,年龄,性子4的突变可能产生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成像对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的CT表现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和8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的16层CT对比增强检查结果,13例均有手术结果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对照。结果:16层CT能清晰显示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诊断符合率为100%;在诊断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程度方面与超声心动图无明显差异。结论:16层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对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有创的心血管造影检查,以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