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5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5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性善动,阴性则静,静则沉,动则浮。由静而动谓之升,由动而静谓之降,升降浮沉一周,则中气升。中气者,生物之生命也。由是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脏腑之气升降相因,协调平衡为用,五行之气更迭有序,交节和平为顺,故五脏特性外象于五行之性,五行之气内应于五脏之气。气的运动生成变化或节气交替,均会导致人体机能变化,若协调相应失常,从而可致"交节病"。王道坤教授善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倡导"平阴阳,调六气",重视天人一气论,在临床上解决"交节病"疑难杂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介绍王霞芳教授分期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认为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以风邪外袭,痰饮内伏,致肺失宣降为主要病因病机,治疗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袪风通络,选用自拟"宣肺通络平喘汤";缓解期用"培土生金法"健脾助运,杜绝生痰之源,治痰饮之本减少哮喘复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医家王清任所创,用于治疗气虚血瘀之半身不遂。而王自立主任医师通过对原文的研究以及自己的临证经验,用该方治疗多种疑难杂症,验证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胃脘痛发生原因。王灿晖教授作为当代著名温病学家和中医内科学家,根据胃脘痛的基本病机,遵循"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理气和胃"法,取得显著疗效。笔者选取两则典型案例,将王灿晖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法治疗胃脘疼痛的经验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5.
温补法源于《内经》,经过后世医家的发展,日益完善。张仲景、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等后世医家对温补法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到了清代温补之风盛行,医者妄用温补,病家只喜温补,以致造成了大量的误诊误治。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孟英在其著作《王孟英医案》中因误诊误治而导致的病症占有相当数量。今仅对《王孟英医案》中部分因温补所致的医案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慢性泄泻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吾师王长洪教授业医40余载,临证积累经验颇丰。如温清并举,主从有别;温燥勿过,贵在相宜;宜通少涩,贵在有度;活血化痰,久病宜施;久泻不止,酌用渗利等均为吾师之临床用药之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肺结节的思路和方法,为肺结节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中医古籍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相关理论认识、临床研究及王真教授治疗肺结节经验,探讨“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与肺结节发病的关联性,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并附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为肺结节的基本病机。“阳化气”不及,或为阳虚,或为气虚,或伴气滞,致气化功能失调;“阴成形”太过,痰浊、瘀血、毒聚等阴邪相互胶结,凝滞于肺部,肺络阻塞发为肺结节。王师认为,治疗应平衡调动阳气与缓消阴邪之权重,纠正“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的失衡状态。所举验案中患者证属肺脾气虚、痰瘀互结,治以健脾益肺、化痰消瘀,投以自拟方,疗效佳。[结论]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肺结节紧扣病机,疗效可观,为中医辨治肺结节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中医论治肺结节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浙江省名中医王会仍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经验。方法:整理王会仍对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典型医案,分析王会仍对本病的辨证治疗特色和用药特点。结果:王会仍认为治疗哮喘当首辨虚实,急性发作期以实为主,治以温肺散寒、清泻肺热、化痰定喘;缓解期以虚为主,治以补肺固表、健脾益气、温肾纳气。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方法,王会仍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其经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微教授认为,临床上导致高脂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饮食不当,关键病因为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重要因素为年老体虚等,并将其病机归纳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虚”为本,“痰湿内阻”为标,并时常兼有血瘀.临证主张运用益气健脾、化痰祛湿为法,兼活血化瘀治疗.并提倡注重预防,常告诫患者要清淡饮食,调节情绪,适当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探讨汪悦教授运用风药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痹证病因病机、风药功效、选药思路、配伍原则等方面介绍汪师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佐证。[结果]针对风邪、湿邪在痹证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汪师临证常根据邪气偏盛、病位证候等不同,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用不同的风药进行治疗,以达到散风邪、燥湿邪、行气血、止痹痛的效果。遣方用药时常将风药与祛湿药、化瘀药、补血药、养阴药、温阳药等配伍使用,每获良效。所举验案患者患有脊柱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范畴,辨证属正虚邪实、肾阳不足、风湿痹阻,治拟温阳益肾、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以阳和汤加减治疗,其中包括麻黄、独活等多味风药,收效甚佳。[结论]汪师灵活运用风药配伍组方以治疗痹证,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