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7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3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9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060篇
中国医学   104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槐耳颗粒对肝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114例行肝癌根治术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常规+槐耳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清甲胎蛋白(AFP)、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存活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5.93%,复发转移率8.33%低于对照组的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413.54±21.05)pg/ml、AFP(356.32±25.36)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486.53±20.43)pg/ml、(415.69±21.3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18.63±1.34)μmol/L、ALT(52.78±5.32)U/L低于对照组的(21.66±1.25)μmol/L、(56.23±5.6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颗粒在防治肝癌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寻复方一枝蒿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及文献收集复方一枝蒿颗粒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通过TTD、GeneCards和OMMI数据库检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靶点。将复方一枝蒿颗粒药物靶点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基因取交集,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基因–疾病”网络。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_vina软件对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92个活性成分,1 627个靶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靶点464个,两者取交集筛选出87个潜在靶点。GO功能富集得到2 040个条目(P<0.05),与病毒过程、参与共生相互作用的生物过程、活性氧代谢过程的调节、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生物过程、病毒生命周期、炎症反应的调节等生物学过程有关。KEGG通路分析共得到150条通路,与新冠肺炎密切相关的有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结核、COVID-19、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证实,筛选的靶点受体蛋白与活性成分可以较好地结合。结论 复方一枝蒿颗粒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方式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MS技术对所筛成分进行分析,通过TCMSP检索和Pharmmapper软件预测获取各成分主要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IP数据库,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建立药物靶标与炎症疼痛靶标的关联,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的作用靶标,阐释其抗炎镇痛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网络分析,共有44个炎症疼痛靶点与气滞胃痛颗粒密切相关,其中直接作用靶点有20个,主要是对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蛋白酶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疼痛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古方配伍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皂苷、总酚酸)配伍后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体内药物浓度及其药动学与药效学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组成上述主要有效部位用量配比不同的9个组方,供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ig给药,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葛根素、阿魏酸和川芎嗪血浆药物浓度。DAS 3.2.6软件以非房室模型拟合药动学参数,并运用总量统计矩法和综合评分法对整体药动学特征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最后进行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研究,获得各药物浓度与药效之间的定量方程。结果葛根素、阿魏酸和川芎嗪在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有所差异。总量统计矩和综合评分研究表明不同配伍对总量零阶矩、总量平均滞留时间、综合评分等参数影响不一。主要有效部位正交配伍给药后,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中SOD和CAT的降低。各PK-PD模型均采用Sigmoid-Emax模型,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之间相关性良好,R值均大于0.85。结论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配伍对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和抗氧化指标具有一定影响;中药复方多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可采用总量统计矩和综合评分法进行研究;PK-PD结合模型可用于中药复方多成分药动学与药效学之间相关性的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5.
解秀文  郭春艳 《世界中医药》2020,15(5):760-763,767
目的:研究观察小儿宝泰康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山东省立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儿宝泰康颗粒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2组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喉肿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水样便腹泻2例,腹痛1例,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宝泰康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缩短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降低患儿自身的炎性反应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林巧  熊亮  刘昭华  周勤梅  彭成 《世界中医药》2020,15(9):1247-1252
益母草制剂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多种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且效果显著。其中,益母草注射剂、益母草颗粒、益母草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益母草剂型,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认可。本论文结合项目组对益母草制剂的二次开发研究思路,对上述具有代表性的益母草制剂的制剂工艺、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进行介绍,以期为益母草制剂的现代研究和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保肺颗粒的止咳、平喘、祛痰、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小鼠酚红分泌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通过磷酸组胺引起豚鼠的哮喘反应,观察其平喘作用、通过SO2引起的小鼠咳嗽反应,观察其止咳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对小鼠耳廓肿炎性反应模型的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其肿胀度、肿胀率显著降低。对小鼠的祛痰(气管段酚红法)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中、低剂量均能增加小鼠酚红排出量。对豚鼠的平喘(喷雾致喘法)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剂量能明显提高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潜伏期延长率,中、低剂量也可提高豚鼠哮喘潜伏期延长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小鼠的止咳(二氧化硫引咳法)实验表明:保肺颗粒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延长SO2引起的小鼠咳嗽潜伏期;高、中剂量能明显减少2 min内咳嗽次数;保肺颗粒高、低剂量能明显延长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潜伏期,能明显减少5 min内咳嗽次数,潜伏期延长率有明显提高。结论:保肺颗粒具有较好的祛痰、平喘、止咳、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曲颂扬  关开  周慧  毛清雯 《中成药》2020,(4):853-857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外感风寒颗粒(桂枝、防风、葛根等)中苦杏仁苷、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肉桂酸、桂皮醛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7、254、280 nm。结果 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7%~100.08%,RSD为0.80%~1.45%。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外感风寒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降糖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通过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二甲双胍联合参芪降糖颗粒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糖参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分别为75.76%、93.9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血糖参数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21%、3.03%,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可明显改善血糖指标,安全性较高,对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着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寻抗病毒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物质基础。方法借助TCMSP检索抗病毒颗粒中板蓝根、连翘、石膏、知母、芦根、地黄、广藿香、石菖蒲、郁金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 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进而运用Cytoscape3.6.1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将药材-化合物-靶点网络中排名前15的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3CL水解酶进行分子对接,同时将比枯枯灵、木犀草素、槲皮素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包含药材8个、化合物75个、靶点255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61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65个,细胞组成(CC)条目36个,分子功能(MF)条目60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31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抗病毒颗粒中比枯枯灵、木犀草素、槲皮素等核心活性化合物与SARS-Co V-23CL水解酶的亲和力与临床推荐化学药相似。结论抗病毒颗粒中的活性化合物比枯枯灵、木犀草素、槲皮素等能通过与ACE2结合作用于PTGS2、HSP90AB1、PTGS1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可能发挥对COVID-19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