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82篇
  免费   602篇
  国内免费   186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93篇
内科学   138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2835篇
预防医学   454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502篇
  1篇
中国医学   1160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372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905篇
  2013年   788篇
  2012年   1008篇
  2011年   1051篇
  2010年   921篇
  2009年   866篇
  2008年   898篇
  2007年   703篇
  2006年   701篇
  2005年   675篇
  2004年   600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469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385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围绕足三里穴(ST36)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探索近20年来有关足三里穴的研究进程、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出的200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录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献分别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关键词、作者、机构相关图谱。结果 基础研究纳入1030篇文献,得到9个关键词聚类,电针中心度最高(0.53),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胡森(22篇),发文量最大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3篇)。临床研究纳入2067篇文献,得到9个关键词聚类,穴位注射和针刺中心度最高(0.27),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张波(7篇),发文量最大的机构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篇)。结论 足三里穴在基础和临床的研究重点、热点和趋势不一致。并且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之间,针刺镇痛、电针疗法、胃肠功能这三个内容是同步的,而关于代谢组学、穴位注射、温针灸和揿针的内容则是脱节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毫针刺四关穴治疗痰火内扰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PT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痰火内扰型PT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开四关法治疗。此两组针对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分别进行评估,得出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的评估得分,使之和临床疗效有进一步的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58.33%,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缓解发声性和运动性抽动症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四关法毫针刺治疗PTS疗效确切,对发声性抽动的改善明显,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分析系统,探讨针灸治疗房颤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8个数据库,筛选建库至2020年11月针灸治疗房颤的全部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腧穴频次、归经及腧穴关联规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涉及腧穴24个,腧穴核心配伍3组,核心腧穴4个。【结论】选穴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内关,特定穴以交会穴为主,多选取任脉、心包经的腧穴,腧穴配伍以膻中、内关、中脘、气海为核心。针灸治疗房颤的选穴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注重经络循行与经气的互通,重视特定穴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方剑乔教授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临诊,查阅术后尿潴留的相关文献记载,探讨中医对该病理论渊源及治疗的认识,从病因病机和治疗特点等方面总结方教授临床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 [结果] 方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为肾与膀胱气化不利,针灸治疗采用深刺结合低频电针强刺激次髎穴及重灸腹部腧穴的方法,腹背同治,以推动膀胱气化,通调水道,通利小便。所举验案为笔者临床跟诊过程中所见的术后尿潴留患者,方教授运用骶部电针强刺激结合腹部重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方教授采用深刺结合低频电针强刺激次髎穴及重灸腹部腧穴的方法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卓著,值得深入研究、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蝶腭穴芒针透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T引导下经蝶腭穴芒针透刺蝶腭神经节;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蝶腭穴及常规穴位,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CT引导下,采用芒针透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其治疗方法颇具特色,提高了透刺蝶腭神经节的准确性及安全性,从而为非CT引导时透刺的角度与深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究芒针深刺秩边穴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er大鼠81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芒针组(正常组9只,其余两组各36只),采用改良Allen's造模法制备大鼠脊髓中度损伤模型,模型组不做特殊处理,芒针组采用芒针深刺秩边穴,每日1次,每次30 min。分别于术后1 d、3 d、5 d、7 d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术后1 d、3 d、5 d、7 d取受损段脊髓组织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结果术后5 d和7 d,芒针组大鼠BBB评分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损伤后,模型组和芒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转录因子kB(NF-kB)、白介素-6(IL-6)含量及HMGB1mRNA、NF-kBmRNA、IL-6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受损的脊髓组织松散,灰质中有许多空洞形成,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芒针治疗后,芒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HMGB1、NF-kB、IL-6含量及HMGB1mRNA、NF-kBmRNA、IL-6mRN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且在3 d、5 d、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损部位的空洞及炎性细胞逐渐减少。结论脊髓损伤后,炎症因子的大量聚集引起级联性炎症反应,影响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芒针的抗炎机制可能包括抑制HMGB1的表达,降低NF-kB信号通路的传导,下调促炎因子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9.
汪伯毅  邹璟  黄国付 《中国康复》2020,35(8):395-399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兔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5)、假模型组(n=5)、模型组(n=5)、电针组(n=5)。正常组给予正常喂养,不予特殊处理;假模型组实验兔在L4、L5椎体间穿入克氏针,不予椎体间加压,不做治疗;模型组在L4、L5椎体间穿入两根平行的克氏针,然后在克氏针两端连接加压装置,不做治疗;电针组在成功造模的基础上,施以电针治疗。在造模后第28d各组实验兔取出腰椎间盘组织,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其中caspase3、caspase9表达情况。结果:干预28d后,与正常组同期相比较,假模型组的caspase-3、caspase-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caspase-3、caspase-9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同期比较,电针组caspase-3、caspase-9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夹脊电针通过下调腰椎间盘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延缓腰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0.
《经穴解》为明末清初齐鲁针灸医家岳含珍所著,全书学术特色鲜明:从分经辨证、病候辨证、人迎寸口脉辨证三方面了阐述了经络辨证的价值,积极探讨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从腧穴的主治功能、经脉循行交会与气血盛衰的关系、地理方位等多角度对书中穴名进行解释,可以窥探分析穴位的气血盛衰,提供了认知腧穴的基本思路;以“五脏互藏”理论为指导阐述腧穴主治病证,体现了其从整体辨证论治、注重经络与脏腑关联的学术特点,揭示了脏腑之间的复杂联系。该书论述全面细致,阐释深入简出,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借鉴,促进了齐鲁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