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9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87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136篇
中国医学   29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渴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金匮》中论及口渴的条文达50余条,它不汉是后世治疗渴症之典范,而且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笔者拟将其治疗概括为八法,试述如下:益气生津,清热止渴法此法适用于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口渴症,方用白虎加人参汤。《痉湿喝病》篇第二十六条指出:“太阳中热者,喝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多汤主之。”“喝”是伤暑病,所谓“太阳中热”,是指感受暑热之邪而引起的太阳证。盖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感受暑邪,暑热熏蒸,多致腠理开而汗出,汗出多而腠理空疏,故其人恶寒;暑必发热,  相似文献   
2.
运用仲景理论治疗风湿病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很难治愈且易复发。《金匮要略》一书,提出了“风湿”病名,并对风湿痹症的理、法、方、药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从部分脉症对风湿类痹症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药方面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3.
通便法即指运用通大便的方法使燥屎、瘀血、宿食、痰饮及虫积等有形之邪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方法。本文结合《金匮要略》原文对仲景对该法的运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5.
熏洗治疗骨折后期肢端肿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肢骨折临床愈合后再发肢端肿胀,临床较为多见,自2000~2003年,我科采用<金匮要略>之伸筋草汤加味熏洗治疗骨折后期肢端肿胀9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研究《金匮要略》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于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上,而不是某些证或某些方。这里涉及到如何看待病与证以及辨病与辨证的关系。以《金匮要略》的基本学术思想立论,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整体论思想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体系,首先注重的是病;辨证方法的确立是由在发病学上具有不同性质特点的疾病所决定的;四诊所得的各种临床信息是为了辨病然后辨证;只有正确把握病与证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治未病”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8.
当人类在病中和病后恢复期时,就会想起在饮食上要“忌口“的说法。祖国医学是重视饮食宜忌的,临床上确有现实意义。《金匮要略》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  相似文献   
9.
对《金匮要略》疼痛症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一、弱主血虚 1.心血不足:《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云:“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本条之“动而弱”,言惊悸之脉象。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