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19篇
  免费   6513篇
  国内免费   5865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827篇
妇产科学   378篇
基础医学   3949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15830篇
内科学   17780篇
皮肤病学   158篇
神经病学   588篇
特种医学   58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0篇
外科学   14068篇
综合类   36109篇
预防医学   5420篇
眼科学   166篇
药学   13740篇
  95篇
中国医学   19525篇
肿瘤学   5510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1889篇
  2022年   2044篇
  2021年   2424篇
  2020年   2667篇
  2019年   2948篇
  2018年   1361篇
  2017年   2493篇
  2016年   2785篇
  2015年   3324篇
  2014年   5329篇
  2013年   5381篇
  2012年   7263篇
  2011年   7448篇
  2010年   7282篇
  2009年   7509篇
  2008年   8072篇
  2007年   7652篇
  2006年   7172篇
  2005年   7319篇
  2004年   6230篇
  2003年   5687篇
  2002年   5005篇
  2001年   4620篇
  2000年   3827篇
  1999年   3195篇
  1998年   3148篇
  1997年   3050篇
  1996年   2764篇
  1995年   2260篇
  1994年   2102篇
  1993年   1511篇
  1992年   1266篇
  1991年   1075篇
  1990年   730篇
  1989年   674篇
  1988年   223篇
  1987年   147篇
  1986年   122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药食同源植物在《食品安全法》中被称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日化产品、保健食品和日常饮食。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药食同源资源共110种,其中药食同源植物共99种,其中部分植物可造成肝损伤。本文主要概括薄荷、栀子、肉桂、决明子和白果等几种药食同源植物来源中药通过氧化应激途径、线粒体途径和P450酶系代谢途径等造成肝损伤的主要作用机制,以期为药食同源植物的合理安全用药提供科学指导,对其在食疗、药用及保健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熊去氧胆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肝内胆汁淤积(IH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CHB合并IHC患者(2018年1月~2021年1月),按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n=30)、常规组(n=30)。常规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接受熊去氧胆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28 d肝功能[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纤维化指标[IV型胶原(IV-C)、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酶(HA)]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28/30)较常规组70.00%(21/30)高(P<0.05);治疗28 d研究组血清GGT、AST、TBil、ALT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28 d研究组血清IV-C、PCⅢ、HA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合并IHC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缓解肝纤维化,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并补充文献报道相关药理作用的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以"peritoneal fibrosis"为关键词分别在OMIM、Genecards获取目前已知的与腹膜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后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得出其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20个黄芪活性成分及文献报道有相关药理作用4个, 457药物作用靶点,与674个腹膜纤维化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6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黄芪拮抗腹膜纤维化主要参与了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调节、细胞对化学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通路; 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调控肿瘤、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治疗腹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蜂巢提取物Elixir-X对自然衰老及辐射衰老小鼠的影响,为Elixir-X的进一步研发提供药理学基础。方法 采用小鼠肝脏切除术建立自然衰老小鼠模型,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Elixir-X组、白藜芦醇组及模型组,连续给药7 d后,检测小鼠70%肝脏切除后的再生过程中,衰老细胞、肝脏功能恢复与肝脏再生的变化,观察Elixir-X对自然衰老的影响;采用60CO辐射法建立辐射衰老小鼠模型,将其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Elixir-X高、低剂量组,通过检测小鼠肠隐窝干细胞再生、小肠绒毛结构以及衰老细胞的变化,对比不同剂量Elixir-X对辐射后衰老的影响。结果 在肝脏切除术的小鼠模型中,Elixir-X组的肝功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的肝脏自然再生小鼠,显著促进了肝功能恢复(P<0.05);同时与模型组相比,Elixir-X组清除了肝脏切除后再生过程中产生的衰老细胞(P<0.05),Ki-67的着色斑块明显增加,促进肝脏的再生,且肝血窦的扫描电镜影像结果中Elixir-X组肝血窦再生加快。60CO辐照小鼠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Elixir-X组有效促进辐照后肝脏功能恢复(P<0.05),Elixir-X高剂量组体重也恢复到正常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Elixir-X低剂量组小肠的β-Gal着色细胞减少,Elixir-X高剂量组甚至能更有效地减少衰老细胞(P<0.05);小肠HE染色的结果中,Elixir-X组小肠绒毛结构得到恢复;Ki-67的IHC染色中,与模型组相比,Elixir-X组着色板块更多,且着色区域都在肠隐窝干细胞位置。结论 Elixir-X能有效清除肝脏切除术引起的自然衰老与辐射引起的损伤性衰老细胞,对衰老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GAT)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32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25、50、100 mg/kg) GAT组和对照组。给药体积按10 mL/kg,连续灌胃给药7 d,对照组给予对应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肌酐(CRE)和甘油三酯(TG)浓度,初步评价加替沙星导致的小鼠肝组织损伤。进一步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类,并采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GAT组小鼠肝脏质量显著降低(P<0.01);低、中剂量GAT组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1);低、中剂量GAT组小鼠血清ALT浓度显著降低(P<0.05或0.01);低剂量GAT组小鼠血清AST浓度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中剂量GAT组共筛选出27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0个上调基因,7个下调基因)。GO功能分类提示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系统、多细胞生物、多生物及生殖过程等17个生物过程中。KEGG通路分析提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脂质代谢、萜类化合物和聚酮化合物的代谢等22条通路中。结论: GAT可导致小鼠肝功能发生变化,并通过影响小鼠肝脏内胆汁酸和胆固醇等内分泌系统和脂质代谢等的平衡,造成肝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中华医学杂志》2022,(18):1364-1368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术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老年肝内胆管细胞肝癌(IHCC)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 选取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8年4月手术治疗的老年IHCC患者, 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解剖切除组和非解剖切除组。分析比较两种肝切除方式中对IHCC生存结局影响的因素, 以及肝硬化率、TNM分期、腹水率、淋巴结转移率、血管侵犯率等对生存的影响。结果共18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 其中解剖切除组87例, 男54例, 女33例, 年龄(71.4±5.2)岁;非解剖切除组94例, 男49例, 女45例, 年龄(70.8±4.8)岁。解剖切除组的3年生存率为41.4%(36/87), 高于非解剖切除组的25.5%(24/9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非解剖切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TNM分期为Ⅲ期[OR(95%CI):2.168(1.245~3.776)]、发生淋巴结转移[1.664(1.087~2.545)]、发生血管侵犯[1.883(1.167~3....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ALA)对兔耳增生性瘢痕(HTS)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4%ALA组,用药28 d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瘢痕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估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氧化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4%ALA组较模型组瘢痕颜色变浅、质地变软、体积明显缩小。HE、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4%ALA组较模型组成纤维细胞数目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4%ALA组中,丙二醛(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01),羟脯氨酸(Hyp)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谷胱甘肽(GSH)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1),T-SOD活力较模型组升高(P<0.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4%ALA组NRF2含量较模型组增加,其下游抗氧化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ALA上调NRF2信号通路以降低兔耳HTS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抑制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