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02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101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热错杂证是脾胃病中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寒热并调法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中半夏泻心汤证、乌梅汤证等条文中对寒冷与温热药物共同运用的方法,临床上运用有很好的疗效。本文主要介绍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吴耀南教授如何用寒热并调法治疗脾胃病寒热错杂证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3.
<正>体质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在生理功能、形态结构及心理状态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社会、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1]。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故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临床应用广泛的近20种体质分类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结合自己20年多年临床工作实践经验提出阴阳寒热体质辨识法。这种体质辨  相似文献   
4.
田雲  杜晓泉  肖尧 《四川中医》2020,38(2):42-45
据WHO年报资料显示:在全球看来,当今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表现为一种逐渐上升的趋势,甚至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癌谱表现出与发达国家常见肿瘤并存的现象,其中对大多数恶性肿瘤而言,化疗药物成为了中晚期及术后的辅助疗法。结合临床观察,正如中医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理论,可猜测化疗药物的寒热与肿瘤的阴阳之性之间存在关联趋同性,这种特性有助于促进肿瘤的治疗疗效。根据"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中医辨证,结合西医中肿瘤的好发部位、病理类型等辨别肿瘤的寒热之性,然后针对性地分析化疗药物的寒热属性,将化疗药物的寒热及肿瘤的温凉之性相结合,从而对肿瘤有更好的"穿透力"、"破坏力",甚至对淋巴及远处转移达到一种更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治疗存在诸多难点。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然而由于脾胃病的专科特性,传统八纲辨证已不能完全适应脾胃病临床辨治需求。脾胃病辨证"新八纲"即"脏腑、虚实、气血、寒热",是基于董建华院士"通降论"学术思想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创建而来。其以辨脾胃脏腑、气血为中心,结合寒热、虚实的发病特点和机体状态,是对传统八纲辨证的进一步细化,是"通降论"之理的具体落实,为脾胃病的诊疗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学指导。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上,以"通降论"为理论指导、"新八纲"为辨治纲要,通过辨脏腑以明确发病病位,辨虚实以明确病证特性,辨气血以明确在气在血,辨寒热以明确机体状态,基于此指导遣方用药,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将基于"新八纲"理论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的临证思路和具体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根据新冠肺炎临床特点,应归于传统医学"疫病"范畴,为感受天地疫疠之气而发病,其病机特点为燥湿相兼、寒热错杂,易伤正气,寒、湿、燥、热贯穿整个病程,错综复杂,其病位在肺、胃,病情进展终末累及心、肾等脏器,治疗上宜辨证使用"散寒解表、化湿健脾、润燥宣肺、解毒化瘀、益气扶正"等治法,使邪有出路,正气得复[1]。  相似文献   
7.
李跃进  王荣 《新中医》2020,52(20):172-174
从小柴胡汤证阳气较弱,抗邪乏力的病机本质出发,通过对成无己“半表半里”深入论证,提出“往来寒热”的热型特征应为“间歇性出现的恶寒发热或但热不寒”,并且认为恶寒发热交替出现只是其特例且临床较难把握、不具有普遍指导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3则验案,介绍黄煌教授应用自创验方三黄四逆汤的临床经验。三黄四逆汤证的病机特点为寒热同病,即邪热内盛伴阳气亏虚。凡证属脾阳虚而胃热、肠热胃寒、肾阳不足而心火旺、心阳不足而胃热者,均可使用三黄四逆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枳实消痞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每组35例;中药治疗组应用枳实消痞汤加减口服治疗;西药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各治疗4周,根据临床症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西药对照组为82.86%。结论枳实消痞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535-2537
"消渴肾病"的病机十分复杂,阴虚燥热为主,兼有瘀浊内阻贯穿病程始终,阳虚亦是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而扶阳学派对"消渴"的认识以阳虚为本,认为消渴肾病亦有"坎中一阳"之不足,主张在益气养阴的基础治则上,注重解毒扶阳的运用,调节阴阳平衡。文章则基于"扶阳学说"的"扶阳"理念,由《伤寒论》"寒热并用"的治法得以启发,认为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有是证则用是药,鉴于"消渴肾病"的复杂病机,单纯"清热"或是"温补"不足以兼顾变生之病证,宜因时、因地、因人施治,治法上应予重视"寒热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