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74篇
  免费   1258篇
  国内免费   336篇
耳鼻咽喉   85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016篇
基础医学   485篇
临床医学   5986篇
内科学   713篇
皮肤病学   99篇
神经病学   587篇
特种医学   5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607篇
综合类   14747篇
预防医学   5035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7088篇
  87篇
中国医学   1076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811篇
  2022年   784篇
  2021年   1150篇
  2020年   1202篇
  2019年   1370篇
  2018年   540篇
  2017年   1259篇
  2016年   1264篇
  2015年   1479篇
  2014年   3057篇
  2013年   2957篇
  2012年   3241篇
  2011年   3510篇
  2010年   3286篇
  2009年   2895篇
  2008年   2586篇
  2007年   2236篇
  2006年   1970篇
  2005年   1990篇
  2004年   1690篇
  2003年   1703篇
  2002年   1339篇
  2001年   1203篇
  2000年   930篇
  1999年   641篇
  1998年   613篇
  1997年   631篇
  1996年   538篇
  1995年   466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红亮 《中医学报》2016,(6):910-912
目的:观察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3组,理筋通督组、传统手法组及安慰剂组。理筋通督组采用理筋通督手法;传统手法组采用传统手法;安慰剂组口服维生素C。结果:理筋通督手法可显著减缓患者基底动脉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P0.05)。理筋通督组有效率为93.67%,传统手法组有效率为67.5%,安慰剂组有效率为1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筋通督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产后女性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效果,同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于山西省某院分娩并复查的女性3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235),观察组(n=117)。训练组患者分2个阶段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每个阶段治疗时间为2周,每周进行2次治疗,治疗次数共8次。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指导,不予特殊干预,自然恢复。于产后42d、产后6个月时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电生理检测、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调查、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调查,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女性早期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结果产后42d,2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2组患者Ⅱ类肌纤维的疲劳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2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训练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2组患者有性生活人数均较少,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越来越高发,具有低龄化趋势,代谢综合征常伴随发生,此种情况下的高血压往往是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临床表现常与“亚健康”状态混淆,未能引起患者甚至部分医生的重视,然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舒张压高之危害十分明显,不容忽视。尽管现代医学对舒张压高的病因及病理机制有明确的阐述,但是暂时没有特效的药物。李延教授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中运用泽泻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舒张压高之眩晕,切中病机,加减灵活,屡有良效。文中从中医角度阐述舒张压高的病因病机,介绍李师辨病辨证思路,组方用药特点,附三则典型验案,另加个人心得体会,以期为舒张压高的有效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紧急应对措施和护理方法,评估出血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产房足月顺产的产后出血3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总结助产士紧急应对控制出血的方法策略。结果 35例患者在经过抢救、护理后均成功止血,无死亡病例,存活率100%。产后并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产后恢复良好,母乳喂养情况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3.5±1.7)天。随访半年以上,无席汉氏综合征发生。结论助产士要了解患者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出血多时,按流程紧急应对,能良好的控制住出血,保障产妇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性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8例产妇,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产后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性功能、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性欲评分(4.58±1.69)分、性高潮评分(4.96±1.99)分、性唤醒评分(4.56±1.78)分和性交满意度评分(4.96±1.0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1.88)、(3.14±1.87)、(3.08±1.13)、(3.13±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产妇产后康复速度,有利于提升产妇产后性功能和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颈移动度的变化对孕产妇妊娠晚期及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经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临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124例孕产妇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均进行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不同分为两组。非压力性尿失禁组73例,压力性尿失禁组51例,分别于孕周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测量膀胱颈移动度,观察并评价不同孕周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并比较两组膀胱颈移动度水平差异。结果于孕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分别为12. 90%、23. 39%、43. 55%及5. 65%,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压力性尿失禁组女性膀胱颈移动度的测量值在孕周为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分别为(3. 78±1. 34) mm、(4. 62±1. 24) mm、(6. 96±1. 22) mm及(2. 23±1. 92) mm明显大于非压力性尿失禁组女性在孕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的膀胱颈移动度的测量值(2. 42±1. 33) mm、(3. 83±1. 12) mm、(6. 02±1. 76) mm及(1. 28±0. 5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孕产妇妊娠晚期及产后膀胱颈移动度的变化水平与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的表达相关,随着孕周的增加,膀胱颈移动度逐渐增大,且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也增高,膀胱颈移动度的变化水平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方法对212例产妇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整合并纳入本次研究中,遵从随机抽样原则等分分为两个组别,即对参照组106例、研究组106例。前组产妇未采用盆底康复治疗,后组产妇采用神经电刺激治疗仪器,统计整合两组与治疗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脏器脱垂及尿失禁情况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采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后,产妇的盆底肌肉肌力有所改善,脏器脱垂及尿失禁情况所有减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获得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电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共计1600例,在产后6周登记产妇的一般情况,行盆底肌电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6周时盆底肌Ⅰ类肌肌电值90%降低,Ⅱ类肌肌电值81.5%降低;分娩年龄对盆底肌电值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次、胎儿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对产后盆底肌肌电值影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6周时盆底肌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盆底肌的收缩力普遍降低,多产、胎儿体质量大、BMI异常均是产后盆底肌受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