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135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24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要概述两宋煎点茶汤、以茶入药之俗,并以四君子汤为例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白汤”实物及其方剂学意义进行探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记载“白汤”在方剂的运用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笔者粗考两宋药事、茶事民俗,认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白汤”或为两宋时期冲点团茶。四君子汤中虽无“大行气”之品,然得“白汤”之助却获“大行气”之用。诸家或循此“以茶入药”之实践,终成四君子汤后世“行补兼施,补而不滞”之衍化。  相似文献   
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简称《局方》)是宋代以来的著名方书之一,是当时官方和剂局所使用的成药处方范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成药药典。该书自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刊行,至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1),200多年内经多次修订,增补刊刻,传播极广。现所传本最完整者全书共10卷,14门.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维度测评方法评估北京地区医疗机构互联网移动应用建设、管理情况,介绍测评范围、方法、指标体系,分析测评结果并提出建议,包括明确移动应用定位,建立业务规范和标准,加强诊中和诊后服务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象学视域下南宋两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续添与气候变化的联动关系。[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南宋续添方剂与《局方》的整体差异;通过史料考证,归纳两宋尤其是南宋气候变动的特点;基于以上文献及数据,探讨南宋《局方》续添方剂与气候变动的相关性。[结果]绍兴续添方、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体现出与《局方》整体的显著差异,也表现出与气候变动的显著相关性。在时间上,两次续添分别发生在两次重大气候变动的中后期。在方剂选择上,绍兴续添方体现为对寒湿气候的响应,以寒湿为病因、病机、主治的续添方剂最为突出,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体现为对大量自然灾害及沙尘气候的响应,以虚证为病因、病机、主治的续添方剂最为典型。[结论]绍兴续添方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均受到气候变动的显著影响。从气候变化的角度阐述《局方》续添方剂的特点,丰富了医学史理论。  相似文献   
5.
藿香正气散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上的名方,一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造福广大患者。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这一古方焕发了新的青春。临床上现在使用的多是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液,还有藿香正气软胶囊,服用方便,口味适中,疗效显著。特别是在儿科,剂型的改革,使儿童更愿意服用中药。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索《局方发挥》(以下简称《发挥》)中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方法] 研读《发挥》,参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素问玄机原病式》《脾胃论》等,梳理朱丹溪对《局方》观点的评议和对诸家学术的传承,并概括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结果] 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主要有:论辨治,脾病证候未必皆寒,故施治当明辨证候,忌率用温补;论方药,平胃散以微汗之法,治上焦之湿,不能补气,不宜常服;论疾病,泄泻与痢疾有别,二病病机热多寒少,实者宜予承气汤下之,寒者宜予姜、附辈温之;论饮食,辛甘美味,性非中和,多服贻害,损伤脾胃。 [结论] 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特色鲜明,而且颇具现实意义,是研究丹溪学术,指导脾胃病治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宋代官药局熙宁九年开办,元丰初太医局编印成药标准《太医局方》,供依方制药售卖。后有五次增补修订,先后改名《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最后达到10卷16门788方的终极规模。《局方》剂型以丸、散为主。每方记述功效主治、药物组成、使用剂量、炮制要求、生产工艺、用法用量,有的还有禁忌说明。重视治疗药品、道地药材、加工炮制、安全有效是其特色,影响中国医药行业八九百年之久。  相似文献   
9.
逍遥散始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临床常用方剂,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药、炙甘草、茯苓、生姜、薄荷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而致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寒热往来,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淡,脉弦而虚者。现将临床应用逍遥散验案3则介绍如下。1痛经王某,女,22岁。2007—10~24初诊。痛经已5年余,每逢月经来潮感下腹部坠胀,小腹疼痛,憋胀,月经量少.  相似文献   
10.
戴军  田乃菊 《新中医》2015,47(2):297-298
逍遥散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中的经世名方,传世代而不减其威名。其组方之严谨,用药之深奥,颇有仲景遗风。故历代医家对其源流及发展也是百花齐放。杏林先贤创济世名方,作为后人,不仅仅要学会如何去用它,更要知道它的来源及其后世的演变,才能有一个更系统更全面的知识框架。因此,笔者根据自己所看所学,将逍遥散整理如下。1逍遥散得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治妇人诸疾》:"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忡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