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运用现代技术提升黄精根茎炮制工艺,该文对黄精炮制方法进行了古法考证及文献研究。经考证,黄精始载于《名医别录》,炮制方法始载于《抱朴子内篇》,古代用药黄精基原植物以轮叶系的滇黄精、黄精、粗毛黄精、轮叶黄精和对叶系的棒丝黄精为主,互叶系的多花黄精和长梗黄精为辅;多花黄精作为药用黄精使用史见于宋朝,民国开始作为药用黄精主流基原物种。古代多花黄精炮制方法有"九蒸九曝"、黑豆炮制法、蔓菁子炮制法等,以"九蒸九曝"为主;现代多花黄精炮制方法有干燥法、蜜润蒸透法、酒润炖透法、蒸透法,均1次炮制而成。现代科学研究中,可能由于用于炮制试验的多花黄精原生境、根茎龄级及各龄级质量比例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研究结论"多花黄精炮制根茎多糖含量变化规律"大相径庭。因此,在确保根茎材料一致性的基础上,开展不同炮制方法和蒸晒次数与多花黄精根茎多糖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从炮制后的药效组分筛选评价多花黄精根茎最佳炮制方法,对生产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兰是菊科马兰属的一个种,广布亚洲南部及东部,中国有4个变种,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价值。近年来,马兰作为一种森林野菜和药用植物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科研、生产等部门的关注。本文对马兰植物学特性、成分分析、有效成分提取、药理作用、栽培技术、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马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浙江西南地区野生金银花种质资源的形态性状、有效成分及遗传特性,为金银花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遗传育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形态性状调查、HPLC检测及ITS序列分析揭示野生金银花种质的特性。结果 浙江西南地区的6个野生金银花种质在形态性状上差异较小,通过ITS序列分析表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非常相近,能够与忍冬属其他植物明显区分。6个野生种质与栽培品种之间形态差异和有效成分量差异较大,其中有性状优良的野生种质,如产自浙江省景宁县(ZJJN1)与浙江省青田县(ZJQT)的样品,其绿原酸量分别为1.94%和2.42%,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结论 研究野生金银花种质的优良特性,对浙江西南地区野生金银花资源的开发及优良栽培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文献考证,基本摸清了丽水市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为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精产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结果表明,黄精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一种使用面非常广的药食同源植物,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化学研究进展明显,在大健康背景下后市看好,但产业发展存在资源枯竭且质量不稳定、人工栽培种质混乱技术滞后、功效物质基础不明确、产品开发低小散等瓶颈问题。建议产业发展应以核心功效的物质基础与生物学机制研究为基础,加快栽培品种选育,保证优质种苗的供应,杜绝非药典基原物种的盲目使用;加强野生资源保育与合理利用,突破光照调控、立地控制、密度控制、精准采收等人工栽培关键技术,生产优质药材;揭示黄精炮制减毒增效作用机制,优化加工工艺,制定标准化炮制生产工艺参数;充分利用根、叶、花、果实资源,开发功效确切的系列大健康产品;通过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三产融合,利用品牌战略、互联网+等技术,打造现代流通业态,拓展市场,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绿原酸的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87),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C18(4.6 mm×150 mm,5μm),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测定木犀草苷的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梯度洗脱),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phenyl(4.6 mm×250 mm,5μm),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不同产地不同干燥方法加工的金银花其绿原酸及木犀草苷含量相差甚大。结论:山东、河南、江浙赣地区金银花质量呈现优势。  相似文献   
7.
薏苡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薏苡为禾本科薏苡属(coix)植物,其种仁、根、茎和叶都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薏苡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认为需要加强薏苡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薏苡仁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以期为薏苡的下一步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究多花黄精新品种‘丽精1号’营养成分与海拔、林分郁闭度的相关性,筛选出适宜多花黄精道地栽培的条件。[方法]开展多花黄精新品种‘丽精1号’不同海拔和林分郁闭度的对比试验,采用双变量相关计算方法分析评价‘丽精1号’中5种一般营养成分、7种矿物质元素、15种氨基酸含量及其与海拔、林分郁闭度的相关性。[结果]多花黄精‘丽精1号’3年生根茎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黄精多糖11.31%~16.58%、蛋白质7.25%~7.87%、脂类3.00%~4.10%,矿物质元素钾3125~6160μg·g^-1、钙3412~3820μg·g^-1、镁452~526μg·g^-1,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和8种非必需氨基酸,并具有“谷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含量最低”的特点。多花黄精‘丽精1号’根茎的一般营养成分、矿物质和氨基酸含量与海拔、林分郁闭度具有相关性,其中钠(r=0.902,P=0.001)、锌(r=0.862,P=0.003)、谷氨酸(r=0.863,P=0.003)、脂类(r=0.683,P=0.043)与海拔呈正相关,黄精多糖(r=-0.812,P=0.009)、镁(r=-0.916,P=0.001)、蛋白质(r=-0.718,P=0.027)、7种必需氨基酸(r=-0.719,P=0.029)与海拔呈负相关;黄精多糖(r=0.936,P=0.000)、铁(r=0.778,P=0.013)与林分郁闭度呈正相关,锌(r=-0.907,P=0.001)、钠(r=-0.846,P=0.004)、谷氨酸(r=-0.679,P=0.044)与林分郁闭度呈负相关。[结论]多花黄精新品种‘丽精1号’根茎营养成分丰富。选择海拔400~770m、林分郁闭度0.6~0.7的林分套种多花黄精‘丽精1号’,更有利于黄精多糖、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生物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续3年进行物候观测、产量对比,研究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生物生态特性,并分析探讨其多糖含量与原生地多年生态环境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多花黄精整个生长期为201~240 d,不同种源各有差异,最短的与最长的相差39 d,平均值为218.8 d;可分出苗期、伸长期、开花期、果实期和枯萎期,其中出苗期为24~38 d,伸长期为38~45 d(从出土到展叶10~15 d),开花期36~47 d,果实期为116~134 d(结果期20~40 d),枯萎期为75~108 d;种植2年增产最明显的为浙江庆元种源173.1%,其次为安徽青阳种源164.5%、浙江莲都种源161.7%、浙江安吉种源159.8%;优质多花黄精对各项生态因子的要求为:空气湿度78.9%,活动积温4791.4℃,日照时数1 691,年降水量平均1463 mm,七月最高温30.6℃,一月最低温1.1℃。  相似文献   
10.
蓝云龙  王庆霞  朱云国  戴德雄  余杨  程舟 《中草药》2012,43(12):2490-2493
目的 研究浙江西南地区野生金银花种质资源的形态性状、有效成分及遗传特性,为金银花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遗传育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形态性状调查、HPLC检测及ITS序列分析揭示野生金银花种质的特性.结果 浙江西南地区的6个野生金银花种质在形态性状上差异较小,通过ITS序列分析表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非常相近,能够与忍冬属其他植物明显区分.6个野生种质与栽培品种之间形态差异和有效成分量差异较大,其中有性状优良的野生种质,如产自浙江省景宁县(ZJJN1)与浙江省青田县(ZJQT)的样品,其绿原酸量分别为1.94%和2.42%,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结论 研究野生金银花种质的优良特性,对浙江西南地区野生金银花资源的开发及优良栽培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