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15例(均经免疫组化确诊)和平滑肌源性肿瘤7例(其中2例经免疫组化确诊)的CT表现.结果 CT下可见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软组织肿块发生在粘膜下,其中良性肿瘤密度均匀、边缘光整,而恶性肿瘤可有囊变、边界不清、累及周围组织;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在发生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密度、边缘、CT强化后表现以及囊变、气液平等方面无明显区别.结论 ①CT对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②从CT表现上无法区分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最后确诊还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7年9月—2003年4月应用微波治疗前庭大腺囊肿226例,经随防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0岁.腹胀1年余,加重伴进食困难2周入院.患者于人院前1年余出现中上腹疼痛、饱胀、反酸、嗳气,进食后明显,伴胸骨后烧灼感,半月来上述症状有所加重.既往有阑尾切除术史.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腹平,未见胃肠型,右下腹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肠鸣音不亢,腹软,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无包块,余无殊.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患者,女,40岁。腹胀1年余,加重伴进食困难2周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年余出现中上腹疼痛、饱胀、反酸、嗳气,进食后明显,伴胸骨后烧灼感,半月来上述症状有所加重。既往有阑尾切除术史。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腹平,未见胃肠型,右下腹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肠鸣音不亢,腹软,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无包块,余无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5.
黄芪、甘草等中药的蜜炙品在临床应用较多 ,但笔者发现其炮制质量不尽如意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蜜糖未被药材充分吸收 ,大量游离在药材表面造成粘手、潮湿 ,甚至霉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保管不善引起的 (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 ;另一方面 ,炮制不当是造成这种情况更重要的原因。笔者经过几年反复实践 ,经手炮制的蜜炙品 ,内外颜色老黄 ,表面有光泽 ,不粘手 ,不易吸湿回潮。兹介绍如下 :1 炼蜜依《湖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的要求 ,按比例称取蜜糖。如蜜炙黄芪按饮片重量 80 %称取 ,蜜炙甘草按饮片重量的 5 0 %称取。依照常法炼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心肌一号"在动员干细胞治疗心肌损伤过程中干预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连续以"心肌一号"灌胃28d,对照组以0.9%氯化钠溶液代替,在第7、28天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组化检测两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水平,第28天以HE染色观察毛细血管密度,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面积。[结果]第7天和第28天两组大鼠外周血炎症因子TNF-α、IL-6、IL-4、IL-10水平部分太低无法测出,未进行统计;第7天两组大鼠外周血趋化因子SDF-1、CXCR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治疗组外周血SDF-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XCR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28天两组大鼠毛细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纤维化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心肌SDF-1、CXCR4、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肌一号"能减弱炎症反应,使心肌纤维化范围相对缩小,同时增强趋化作用,促进干细胞在受损心肌定植,且并不影响心肌新生血管的形成,最终将心肌损伤后炎症反应调控于一个合理的、有利于恢复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是全世界范围最常见的致盲疾病之一,自超声乳化手术开展以来,白内障的致盲率显著下降,白内障手术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关于超声乳化手术带来的并发症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角膜内皮损伤引起的角膜水肿、混浊甚至失代偿在术后并发症中最为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对超声乳化手术的优越性提出了挑战.本文就引起角膜损伤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盛兰 《健康研究》2013,(6):461-462,465
文章回顾性分析5例经产前超声诊断为永存左上腔静脉引流入左房的超声资料及随访结果,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点,探讨产前超声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引流入左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元  鲁红  盛兰 《浙江医学》2017,39(11):891-89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预测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DA)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动脉导管未闭合的新生儿155例,记录动脉导管的直径、血流速度,布洛芬常规治疗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分别比较动脉导管直径、血流速度与闭合率的关系。结果出生24h内动脉导管的血流速度与7d后动脉导管的闭合率呈正相关(r=0.219,P<0.01),而出生24h内动脉导管的直径与7d后动脉导管闭合率无关(r=-0.152,P>0.05)。动脉导管血流速度≥2.0m/s较<2.0m/s闭合率显著升高(字2=7.622,P<0.01),在早产儿组中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6.652,P<0.01)。结论对于动脉导管未闭合的新生儿(早产儿),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动脉导管血流速度预测布洛芬常规治疗后动脉导管的闭合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血流速度为2.0m/s是较好的分界点,≥2.0m/s时可以选择布洛芬常规方案治疗;<2.0m/s时应考虑增加布洛芬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