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9篇
  2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1例胰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无症状血栓形成原因和护理。主要原因: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活动依从性低、置管侧手臂活动量少);导管相关危险因素(尖端位置处于上腔静脉中段);疾病及治疗相关危险因素(胰头癌、合并2型糖尿病未规律服药、入量不足、使用特殊药物)。护理要点:早期评估(臂围、皮肤温度、疼痛、水肿);肢体功能锻炼(肢体抬高、松握拳、血栓弹力袜);导管相关护理(脉冲式正压冲封管、正确断开接头与输液器顺序);动态监测治疗过程(生命体征、出入量、生化指标、各种管路、PICC导管)和心理护理。患者住院31天顺利完成治疗计划出院。  相似文献   
2.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维生素AD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某医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8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维生素AD口服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口服治疗,2组患儿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微量元素水平、骨密度及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血浆钙(Ca)、磷(P)、锌(Zn)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尿脱氧吡啶啉(DP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尺骨及桡骨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维生素AD可有效促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机体对维生素D及钙的吸收,提高骨密度水平,同时改善骨代谢指标,促进骨合成。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接受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28.11±10.64)mg/L、NSE(22.36±7.52)μg/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81±5.71)分、Barthel指数(BI)评分(86.10±9.46)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04±11.89)mg/L、(30.11±8.14)μg/L、(15.07±6.55)分、(72.22±7.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保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7岁。躯干部白色丘疹3年。本例皮肤镜表现独特之处在偏振光浸润模式下与典型脂溢性角化病不同,由于色素减退,皮沟与皮嵴表现为浅褐色背景下放射状分布亮白色线状条纹,呈珊瑚样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共采集脑卒中患者88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将脑卒中患者分为无抑郁组、轻中度抑郁组、重度抑郁组,选取22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进行SSR测定,记录首次达峰时间及SSR波幅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为67.05%,PSD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SR首次达峰时间延长;波幅减低(均P0.05)。PSD组与无抑郁组相比,SSR首次达峰时间延长;SSR波幅减低(P0.05)。重度抑郁组与轻中度抑郁组相比,SSR首次达峰时间延长;SSR波幅减低(均P0.05)。结论 PSD患者SSR明显异常,抑郁越重,其异常程度越明显,SSR检测可有助于PSD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调任通督法”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围绝经期潮热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对照组(等待组)。治疗组取穴百会、印堂、神庭、关元、气海、中脘、阴郄、太溪、复溜、三阴交。针刺治疗每次持续30 min,每周2次,连续治疗6周。对照组为等待组,试验期间仅给予同针刺组相同的健康宣教,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3周、治疗第6周以及第10周随访评估其潮热频率和程度,以及更年期生活质量量表(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en-QoL)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针刺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 ①潮热频率及潮热程度:在治疗后及随访时,针刺组较等待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治疗前相比,针刺组第3周即出现了潮热频率明显下降的趋势(P < 0.01),治疗后以及随访期针刺组潮热频率及潮热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1)。而等待组在各时间点潮热频率及潮热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 0.05)。②围绝经期生活质量量表:治疗后针刺组在Men-QoL总分、血管舒缩功能评分、社会心理、体能状况较等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 0.01)。在随访期,针刺组在Men-QoL社会心理以及体能方面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两组Men-QoL性功能在治疗后及随访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后及随访期,针刺组Men-QoL总分、血管舒缩功能、社会心理、体能状况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 0.05),在Men-QoL性功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等待组在Men-QoL总分及四个域方面均无明显改善,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调任通督法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潮热安全有效,且对围绝经期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中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间进行肾肿瘤剜除术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后,随机挑选出62例可进行实验患者纳入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白色球为对照组,绿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均录入31例患者。入院后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首次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有效性。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实验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首次排气时间,实验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在腹腔镜下行肾肿瘤剜除术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不仅能减少其恢复和住院的时间,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浙江某三级甲等中医院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中医健康教育微课的应用效果,为提高IBD患者中医健康素养、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浙江某三级甲等中医院消化科自2019年1月至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IBD患者8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问卷、中文版IBD生活质量问卷(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构建IBD中医健康教育微课。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IBD中西医健康知识口头讲解、中医健康教育处方等方法进行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IBD中医健康教育系列微课进行宣教。干预后两组患者再次采用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中文版IBDQ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测评两组患者对宣教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宣教后实验组IBD患者中医养生保健素养、IBDQ得分明显提高(P<0.05,P<0.01),且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IBD中医健康教育微课的应用,能显著提高IBD患者中医健康素养,促使患者做好疾病自我管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加患者满意度,可为今后IBD患者的中医健康素养干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