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5篇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Ⅰ期造瘘口单部位腹腔镜辅助Martin-Duhamel术在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症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患儿术后排便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5例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症患儿的诊治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月龄(5.11±2.67)个月,所有患儿Ⅰ期行回肠末端造瘘术,Ⅱ期行腹腔镜辅助Martin-Duhamel手术。术后随访2年,采用李正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法进行排便功能评分。定期肛管直肠测压,记录和比较患儿排便频率、性状及近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84.43±30.46)min,出血量(27.57±10.63)mL,肠功能恢复时间(3.29±0.91)d,术后住院时间(7.86±1.77)d。术后1~3个月排便频率为8~20次/日,术后6~9个月排便频率为4~8次/日,术后1~2年排便频率为2~4次/日(接近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排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115),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排便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40),术后1年和术后2年排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542)。肛管直肠测压从术后6个月开始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肛管反射舒张压P=0.027;肛管静息压P=0.010;直肠静息压P=0.034)。术后6个月内因排便次数多致肛周湿疹、皮肤破溃6例,予以造口粉、氧化锌或芦荟软膏涂抹后恢复;小肠结肠炎1例,经保守治疗后缓解;无便秘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经Ⅰ期造瘘口单部位腹腔镜辅助Martin-Duhamel术治疗全结肠型巨结肠症患儿安全可行;排便功能可在术后6个月至1年逐渐恢复至接近正常儿童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术后运动性失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功能区脑胶质瘤术后存在运动性失语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运动性失语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以遵医嘱治疗,药物干预为主,未针对失语症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语言功能及失语商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优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失语商指数评分优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功能区胶质瘤病人运动性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1/M2极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黄芪甲苷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黄芪甲苷组造模后即刻腹腔注射黄芪甲苷(40 mg/kg),随后1次/d,连续给药3 d。各组术后第1、3天采用改良的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NSS)和角试验进行神经功能评价;术后第3天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料(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实时逆转录PCR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8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以及M2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206、精氨酸酶1(Arg-1)、类几丁质酶3样分子1/2(YM1/2)及抗炎因子IL-10、TGF-β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脑缺血周边区CD16/32/Iba1和CD206/Iba1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黄芪甲苷组mNSS分值降低、右转次数减少(P < 0.05或P < 0.01),脑梗死体积减小(P < 0.01),M1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iNOS、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下调(均P < 0.01),M2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Arg-1、YM1/2、IL-10和TGF-β的mRNA表达上调(均P < 0.01),脑缺血区CD16/32+/Iba1+细胞数量减少(P < 0.05),CD206+/Iba1+细胞数量增加(P < 0.01)。结论: 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从M1型向M2型转化、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及干扰素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状况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12—2013-12收治的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丙种球蛋白组30例,连续5d静滴人血丙种球蛋白,剂量1g/(kg·d);干扰素组27例,采用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80μg/(次·d),持续3d;联合组30例,采取丙种球蛋白和干扰素联合治疗。3组患儿在降颅压、退热、预防细菌感染、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和护理方式上均相同,观察3组患儿1周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组在生理指标恢复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热程、疱疹消失时间和神经系统病理征转阴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用组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干扰素组和丙种球蛋白组(P0.01),干扰素组和丙种球蛋白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用组有效率(93.33%)大于干扰素组(77.78%)和丙种球蛋白组(76.67%),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干扰素组和丙种球蛋白组,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的效果较单独使用明显,缩短了病程,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116例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患进行随访,针对随访中不适主诉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进一步完善术前检查,如测量暗光中瞳孔直径的大小、泪液分泌试验等,针对患职业情况及对视力要求,制订手术方案,特殊情况术前与患交代清楚,术后加强护理,定期按复诊卡复查,主动电话回访,及时解答疑问,对提高患的视觉质量与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眼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72例(141眼)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 D.计55眼:Ⅱ组-6.00~-8.75 D,计40眼:Ⅲ组≥-9.00 D,计46眼.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检查所得的角膜后表面数据,分析术后裸眼视力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第3个月,裸眼视力4.4~5.2.平均4.98±0.12,三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有36眼视力<5.0且近视屈光度高于-1.00 D为屈光回退眼,105眼为正常眼.术后各阶段随访时发现,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角膜最薄处厚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角膜后表面负性屈光度增大,角膜后表面Diff值增高,屈光回退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0.033、7.739、6.500,均P<0.01);但正常眼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比较,除角膜最薄厚度外,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最薄厚度F=5.485,P<0.01:其余均P>0.05).设术后第3个月的裸眼视力为因变量(Y),X1为术前近视屈光度,X2为角膜切削比,X3为术后第3个月角膜后表面最高点Diff值,X4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厚度差,X5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5.09-0.034X1+1.785X2-2.216X3-0.002X4+0.081X5(F=21.474,P=0.000).结论 L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欲取得较好疗效,应考虑不同因素,如术前近视屈光度、角膜切削比、术后角膜增殖和术后角膜后表面改变等因素均有可能对LASIK的疗效造成影响,尤其是对高度或超高度近视,必要时采取部分矫正屈光力,以提高角膜切削比值,减少角膜的前突,将剩余屈光度用日后配戴低度眼镜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及屈光回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Ⅱ型糖尿病人血液流变的疗效,减少罹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方法1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观察组50例,治疗组在应用降糖药物同时还采用生理盐水250ml以及参附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14~21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给与降糖治疗,两组在治疗过程中不加用任何影响血液流变的药物。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郝有明显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降低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合使用参附进一步使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分别下降45%、26%、20%及30%。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对血液流变的疗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改良益气化痰方主要药理作用.方法 对实验小鼠进行耐高温、耐低张缺氧实验观察,观察其对小鼠的抗疲劳及生存能力的作用.采用氨水致小鼠咳嗽方法,观察其对小鼠的镇咳作用.对小鼠尾静脉注入伊文思蓝,观察其对小鼠的化痰效果.结果 改良益气化痰方对小鼠在高温、低氧等应激耐受性的效果显著(P<0.05),并可延长小鼠在高温、缺氧情况下的生存时间(P<0.05);改良益气化痰方能延长因氨水导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并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P<0.05);改良益气化痰方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呈现负值,表明改良益气化痰方的化痰效果良好(P<0.05).结论 改良益气化痰方具有明显的抗疲劳、增强机体抵抗力作用,提高应激能力以及耐缺氧能力,同时还具有镇咳化疾作用,因此适用于慢性呼吸道炎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自制的凋查量表对95名2010级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过程(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导师指导、就读收获)进行评价,并与2010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牛(号业学位研究生)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导师指导评价得分最高为(4.51±0.56)分,课程设置的评价最低为(3.84±0.40)分,总体评价平均(4.45±0.50)分。研究生住院医师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评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课程设置的评价得分高于研究生住院医师评价得分;研究生住院医师对于临床轮转、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论文导师指导等培养环节的评价得分于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质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导师指导和实践教学。结论学生对研究生住院医师的培养质量比较满意,其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但也仔在不足之处,临床实践教学和日常过程管理应得到导师和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