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验证丹参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基因与丹参花色表型的相关性,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紫花丹参99-3株系和一些白花丹参中的F3′5′H基因。方法:本研究通过提取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总RNA,再将其反转录得到cDNA,以此c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F3′5′H基因全长序列。再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状、结构域、系统进化等特点,并预测了该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跨膜区等;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该基因的表达特异性;利用毛状根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了该基因的过表达阳性毛状根株系。结果:F3′5′H基因全长1551 bp,编码51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7.4 kDa。该基因在丹参花中高丰度表达。在42份(紫花25份;白花17份)丹参样品中发现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在紫花和白花丹参中呈现与花色相关的稳定变化。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丹参F3′5′H与美女樱的F3′5′H具有较高序列同源性。获得了过表达F3′5′H的毛状根株系。结论:本研究在丹参中克隆到F3′5′H基因,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丹参F3′5′H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法用于产妇分娩时对产妇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05—2013-05初产妇120例,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各60例),普通组实施常规会阴处理,观察组实施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法,对比2组出血量、伤口疼痛、产妇依从性等结果。结果观察组会阴切口出血低于20mL 49例(81.67%),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普通组;疼痛分级观察组0级11例,1级42例,2级7例,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组;观察组60例患者均积极合作,依从率100.00%,产妇依从性明显优于普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明显降低了产妇产程中的出血量以及疼痛感,提升了分娩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肌间静脉增宽与膝关节镜术后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从而肯定超声诊断下肢肌间静脉增宽在关节镜术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体育医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超声科接诊的388例创伤科入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术前下肢肌间静脉内径大于5mm者为静脉增宽组共72人,术前下肢肌间静脉内径小于5mm为对照组共316人,观察术后有无血栓及凝血指标异常(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结果:术后1周内静脉增宽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20.8%(15/72),均位于小腿,对照组无血栓形成,两组对象的血栓形成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着静脉增宽程度增加,术后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明显增加(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血栓组患者DD及FIB水平明显升高,PLT水平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血栓组比较,术后血栓组的FIB含量明显增高,而APTT水平明显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肌间静脉增宽与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关系,随着肌间静脉宽度的增加,血栓形成率增加。住院患者的血凝指标也可以反映血栓形成情况,可以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扫描对食管裂孔疝(EH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7月我院CT检查发现,其后经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手术等确诊为EHH的患者20例,并分析其CT表现特征。结果 20例EHH患者螺旋CT扫描可清楚显示膈上疝囊的存在,表现为食管下端的管腔扩张或囊性、实性肿块影,并下端与胃腔相延续。其中表现为软组织团块影13例、囊性肿块影3例、管腔扩张改变4例。结论螺旋CT可以清楚显示EHH的膈上疝囊,是EHH的重要检查手段,是对不耐受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患者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疣状胃炎电子胃镜下疣体形态评分标准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藁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藁城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电子胃镜下符合疣状胃炎诊断的286例患者,疣体615个。根据疣体大小及形态等标准给以评分,然后取活检,做常规病理检查。结果电子胃镜下疣体形态评分后活检,疣体活检的病理学基本特征为:幽门腺和小凹上皮的增生,假幽门腺化生,粘膜呈急慢性炎症,粘膜肌向固有层插入。有肠上皮化生152处(24.72%),轻度不典型增生138处(22.43%),中度不典型增生52处(8.46%),重度不典型增生25处(4.07%),腺癌11处(1.79%)。电子胃镜下疣体形态评分标准以病理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电子胃镜下疣体形态评分标准与组织病理两者有明显相关性,总分值越高组织病理重度不典型增生及癌变几率越大。电子胃镜下疣体评分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6月的确诊为胎儿窘迫的100例孕妇,进行超声产科检查,检测胎儿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该100例孕妇中,有66例出现的新生儿窘迫,S/D值≥3.0,RI≥0.6是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高危因素。结论: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异常的胎儿易发生窘迫,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对诊断胎儿窘迫的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及康复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中药,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巴塞尔指数(BI)、疲劳评定量表(FAI)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BI和FAI,并比较其分值。结果:治疗后两种评分值均有改善,BI的分值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FAI的分值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脑卒中后疲劳是有效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疲劳状态,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IL-12对结肠癌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IL-12/慢病毒重组质粒转染结肠CSCs构建IL-12过表达细胞模型,将IL-12过表达CSCs接种NOD/SCID小鼠,观察成瘤情况,Transwell检测结肠CSCs侵袭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CK20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TAT6、p-STAT6、survivin、IL-12和IL-4蛋白表达。结果体外实验证明,IL-12使CSCs侵袭性降低40%,细胞成球能力降低,凋亡增加[(45.2±5.6)%vs(4.1±1.2)%]。转染IL-12的CSCs在小鼠体内肿瘤生长能力降低,抑瘤率63.53%;慢病毒/IL-12转染CSCs形成的肿瘤体积(189±21)mm3,质量(1 958.2±41.2)mg;而空载体转染CSCs形成的肿瘤体积(1 785±32)mm3,质量(5 369.8±41.3)mg。Western blot检测表明,IL-12过表达显著降低结肠CSCs上清IL-4和p-STAT6表达。结论 IL-12降低结肠CSCs自我更新能力及侵袭性,促进其分化和凋亡,可能和IL-4/STAT6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糖尿病随访状况.方法:我院所管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对其临床特点及随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具有病程长、合并症多、服药依从性差等特点,通过糖尿病的随访,对其症状、规范管理、血糖控制、遵医情况、服药状况、管理情况了解.结论:推进社区糖尿病管理有利于可以较好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专护生的医德认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专科护生医德教育认知现状》调查问卷,对首都铁路卫生学校300名六年制大专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0%大专护生能正确意识到医德教育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28.3%的护生对学习医德知识目的不明确;6.6%护生表示对医德知识内容不熟悉;42.0%护生表示"医德医风下降";23.4%护生表示不能清楚认识新型护理服务理念。结论大专护生对医德教育必要性和目的性认知不足,医德教育认知有偏差,对新型护理服务理念的医德观认识欠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