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讨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病机,并阐发其男科应用。[方法] 以《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条文为研究对象,结合《内经》《血证论》《金匮悬解》《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等相关著作论述,从经方方证的不同见解、脾胃虚衰角度的经方条文内涵讨论、“失精”男科涵义与应用拓展以及方证内涵与中虚精变理论的契合性等方面,阐发其男科应用。[结果]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病机以阴阳俱虚为前提,历代医家具有肝肾亏损、心肾失交、脾胃不足等不同见解,但经过方药功效的反推后,提示其根本病机应在于阴阳俱虚之脾胃不足,经方条文诸症可分别对应到脾虚不摄、不运和不温中。经方所治“失精”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皆可从脾虚角度解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借助于补益脾胃,对“失精”起到治疗作用。同时,立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内涵与中虚精变理论的契合性,可将其纳入中虚精变理论指导下的方剂范畴,并用以临床治疗。 [结论]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立足补益中焦、兼顾收敛固摄,从而达到治疗“失精”的目的,对男科临证的理解和经方运用,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虚精变"是类比《内经》"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所提出的理论,中虚指代中焦脾胃之虚衰,精变包含了精子、精浆的变化,整个理论的提出旨在分析男性精液疾病与脾胃间关系,以及从脾论治精液疾病的相关策略.首先,脾胃经筋联络阴器,构成脾胃与男性生殖器官生理联系的前提,包括脾胃生血,精血互化,血盛精充而能育;脾胃生气,固摄精关,调精关开阖则能控精液藏泄;脾胃斡旋气机,畅达精道,使精液运行有序而不受阻;脾胃运化水液,濡润精室,则精室阴阳和调而生精、藏精、泻精有道.其次,中焦脾胃虚衰原因复杂,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先天不足、药物及手术损伤、应激损伤、久病虚损和湿邪困遏等皆可诱发其虚而引发精液疾病.再次,中虚所致精变,包含精子数量、活力的异常,精液量、色、质的异常,精液排泄的异常,基本涵盖了所有精液疾病的内容.最后,形成虚证健脾兼益肾、实证祛邪兼护脾,虚实夹杂分轻重、疾病混杂抓病机,无证可辨用通补、方药有度不偏颇的论治原则,为从脾论治精液疾病确立了基本框架,并借助于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报道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证,表明"中虚精变"的理论是真实的,是能够作为临床参考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郁证是男科疾病产生的关键,或是疾病常见的伴随病证.郁证问题得不到解决,其对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导致男科疾病治疗效果不理想.崔云主张解决郁证问题应贯穿男科疾病诊疗始终,重视情志引导,善施柴胡类方,借助身心同调法切实提高男性郁证的治疗效果.本文从"索本求因,追溯郁证根源""深谙衍变,把握郁证影响""身心同调,探寻郁证治疗""以案示理,再证理法精义"4个方面阐发其诊治男性郁证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文:崔云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男科临床、科研、教学近四十载,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尤善从肝肾同源论治男性不育症。当今全球约有15%的育龄夫妇在结婚1 年内因不能孕育而寻求治疗,50%不育症夫妇发现存在男性精液检查异常,而精子活力低下是精液异常的主要类型之一[1]。崔云教授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运用审症-诊病-辨人(体质)-识证的诊治模式[2],圆机活法,临床使用经典方剂及经验方治疗弱精子症,疗效卓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深得教诲,爰择其医案2 则,与同道共榷。……  相似文献   
5.
畸形精子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治疗畸形精子症经验丰富,中医认为畸形精子症发病与痰、湿、热、瘀、虚、毒因素有关,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精微乏源,湿热痰瘀阻滞精室,导致精子受损;本病多虚实夹杂,虚者肾精不足、肾阴肾阳亏虚;实者湿热下注、瘀血阻滞,同时兼杂痰湿等病理产物。笔者从辨证论治、经验方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辅药治疗、中西医结合及其他疗法方面全面概括了中医药治疗畸形精子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畸形精子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崔云教授以扶正清毒法治疗前列腺癌的经验。[方法] 通过采集和分析崔师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病例,结合其临证治疗前列腺癌的所谈所述,在充分认识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崔师辨治前列腺癌的经验,并举典型医案加以论证。[结果] 崔师认为,前列腺癌好发于55~80岁的中老年人,天癸衰竭、正气亏虚为发病的内在基础,正虚影响代谢,形成水湿、瘀血等病理实邪,留滞前列腺,蕴结腺体,导致前列腺阴阳失衡是产生癌邪、形成前列腺癌的关键。治疗上秉持“持续扶正,适时清毒,随证治之”的原则,“持续扶正”,原因在于患者年老虚损,更经癌邪、手术或放化疗损伤,正虚更甚,故当扶助先后天之本,重视补脾、以善其肾,肝肾同求、益精壮骨;“适时清毒”,原因在于患者接受放化疗即为清除癌毒的过程,且久用清除湿热痰瘀之毒的药物,有碍正气恢复,因此要根据舌苔、脉象及证候改变,阶段性清除;“随证治之”,即根据前列腺癌合并的尿路及其它进展期症状、放化疗及手术后遗症的不同,识别病机,灵活用药。所举医案中,患者已行前列腺根治术,元气受损,脾肾亏虚症状明显,辨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证,治以温肾益脾、补气养血,以圣愈散化裁持续扶助正气,依据舌脉及证候表现等适时清除毒邪,并顾及兼证,综合治疗中使患者病情得到平稳控制,是理法有效之体现。[结论] 崔师辨治前列腺癌秉持扶正清毒的理念,重视固护正气,少用峻猛之品,方药精简,配伍得当,效果显著,为本病的临床辨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清代名医王清任“五逐瘀汤”的核心活血药及制方思路,为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提供借鉴。[方法]以《医林改错》“方叙篇”和“少腹逐瘀汤说篇”所收录的五首逐瘀汤以及全书所载33首方剂为研究对象,结合《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等著作中的相关论述,对33首方剂及“五逐瘀汤”的药物运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王氏“五逐瘀汤”以“川芎-当归-赤芍-五灵脂-桃仁-红花”为核心活血药,其选取基于气血关系、药物质地、寒温属性等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重视气血关系,喜用川芎行气活血“”桃仁红花相配,消表里上下之瘀滞“”重视寒温并用,防止寒凝血热灼血”三个方面。“五逐瘀汤”遵循“调气+活血+引经”的制方思路,借助于引经药的趋向性,带动活血药达于各处,从而发挥清除瘀血之作用。[结论]王清任重视气血关系,所创制的“五逐瘀汤”理法精妙,见解独到,重视药物引经之作用。深入认识王氏“五逐瘀汤”的制方思路及其活血化瘀思想,有利于为传统医学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探析崔云教授从肺论治前列腺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跟随崔云教授临床侍诊,收集并列举分析崔云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三则代表性验案,结合中医学经典理论,总结探析崔云教授从肺论治前列腺疾病的经验。[结果]基于中医藏象理论,崔云教授认为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行水,为水之上源,具有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的功能,肺与人体尿液代谢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疾病时常从肺卫不固、肺气郁闭、肺气亏虚等角度辨治,或辨症(即审症)论治、或辨体质论治、或辨病论治、或辨证论治。验案一中肺卫不固、肾虚湿热者治以补肺益肾、固精泄浊,验案二中肺气郁闭、湿热蕴结者治以开郁宣肺、清热利尿,验案三中肺气亏虚、痰瘀互结者治以温肺化痰、逐瘀消癥,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为前列腺疾病的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结论]崔云教授将五行藏象理论应用于男科临床,从肺论治前列腺疾病,结合并运用“审症-辨人(体质)-诊病-识证”的诊治模式,于常法中另辟蹊径,往往事半功倍,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崔云教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学术特色。[方法] 通过跟随崔师门诊学习,整理并分析医案,从崔师治疗少弱精子症的“肝肾同源”理论、“女方男用”心得、“风药”运用经验和常用药对等方面,系统总结其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学术特色,并举隅医案加以佐证。[结果] 崔师治疗少弱精子症首分虚实,强调肝肾同治,并从风药“如风之性”出发,重视风药在男科疾病中的运用,且善援用妇科经典方剂,将温清饮、当归芍药散、佛手散等应用在男科疾病治疗领域中。崔师常用药对中,黄芩、大枣清补为用,生麦芽、生谷芽健脾疏肝,女贞子、墨旱莲平补肝肾,防风、蝉衣泻湿土而达木郁,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祛瘀生新,均体现出其鲜明的学术特色。所附医案,崔师辨为肝肾不足、精血亏损,法当肝肾同治,治疗用三合饮配以风药加减,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崔师重视肝肾同治,善以风药增效,多用妇科方剂治疗少弱精子症,学术特色鲜明,为现代中医男科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岳甫嘉医案,从脾虚成因、脾虚与男科疾病关系、从脾论治男科疾病要点三个方面分析其辨治男科疾病的思路.先天不足、饮食不节、肝郁侮脾以及合并基础疾病和药毒累积等均可导致脾虚,而脾虚常导致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匮乏,五脏失养,肾精不足,生殖不能;基于"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理念,可将脾虚作为尿频尿急、遗精滑精之气不固摄证候之病因;治疗上秉持"虚实分论,补泻兼施"和"用药有度,合理膳食"之原则.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