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受"上火"的困扰。上火"不仅仅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上火"的原因更加复杂多变。然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种类的清火茶、祛火食品、泻火药等涌现市面,人们对如何预防和治疗自己的"上火"症状却面临的更加复杂的选择。所以如何在复杂的病因和症状中作出简单有效的应对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季节方面浅谈"上火"的表现特征,并重点论述不同体质四时上火的差异性,探讨四时上火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并为上火的防治可从季节和体质两方面入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RA归属中医"痹证"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湿病的发病与"乘年之虚,失时之和"有着密切的关系~[2]。年运的太过不及、司天在泉、运气同化、主客气以及客主加临等因素对风湿病的发病起着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  相似文献   
3.
风湿痹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独具特色,其中《金匮要略》中对该病的论述较为详细,对后世治疗风湿痹病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金匮要略》中桂枝汤类方治疗风湿痹病进行探讨和总结,目的在于扩大临床上治疗风湿痹病的思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湿邪为六淫邪气中比较特殊的外邪,既可为外感六淫之一,又可为病理产物,转而成为致病因素。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湿邪的论述深刻,内容丰富,治法各异。对于表湿证的治法张仲景以解表祛湿为主;对于里湿证的治法,或清热利湿,或健脾除湿,或温阳利湿,根据证候病机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法。对于湿证治法禁忌则有禁大汗,禁火攻,禁攻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运气学说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一种学说。五运六气渗透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长期指导中医防治疾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有“不懂五运六气,捡遍方书何用济”之训。《黄帝内经》的理论基本建立在五运六气基础之上[1]。《素问》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和《至真要大论》等详细论述了五运六气的理论。《素问&#183;六节脏象论》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五运六气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表征上火人群血清代谢组的特异性变化,为进一步探索上火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30例上火和24例非上火人群血清样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对血清中代谢物进行检测,并结合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SC-PLS DA)和t检验挖掘上火后发生显著变化的血清代谢物,进一步进行结构鉴定,解释上火状态下的人体代谢变化的病理生理机制。[结果]结合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手段筛选出上火与非上火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的代谢物,部分代谢物结构已经确认,主要是脂类物质,包括2种磷脂酰胆碱(34:1和38:7)、2种溶血磷脂酰胆碱(18:1和16:0)、1种磷脂酰乙醇胺(34:2)、1种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8:2)、2种鞘脂(44:2和40:2)、1种甘油三酯(53:3)及胆红素等。[结论]利用LC-MS技术从整体水平上探讨上火人群血清代谢谱的变化,发现多种脂质和胆红素有一定程度地下降,可能与上火人群体内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联用技术探究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脂肪酸代谢变化及祛浊通痹方对其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分别采用别嘌醇和祛浊通痹方干预3周,收集末次给药24h后的大鼠全血,利用GC-MS对所有大鼠血清中31种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间脂肪酸含量的差异。[结果]与正常(N)组比较,模型(M)组大鼠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伴随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下降,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含量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M组比较,别嘌醇和祛浊通痹方干预后,别嘌醇(T1)组和祛浊通痹方(T2)组大鼠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上述脂肪酸含量则升高(P<0.05)。与N组比较,T1组亚麻酸、神经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T2组亚麻酸、神经酸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大鼠存在脂肪酸代谢紊乱,尤其是单不饱和脂肪酸下调明显;别嘌醇和祛浊通痹方均可改善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脂肪酸代谢,而且祛浊通痹方对亚麻酸和神经酸等脂肪酸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法治疗风湿病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整理和分析范永升教授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本方的临床医案总结范永升教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法治疗风湿病学术经验。[结果]范永升教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法治疗多种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取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通阳法,临床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应用桂枝与白芍的用量及比例,桂枝用量多在6-12g之间,芍药用量多为30g,桂枝与芍药的比例为2:5~1:5,白芍用量多倍于桂枝。[结论]范永升教授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法治疗风湿病首先体现了益气温阳、扶正固本的学术思想;同时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灵活应用于风湿病的临床,体现了圆机活法的学术思想;再次衷中参西,将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体现了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的学术胸襟。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载方剂除重复的36首外共有282首,其中除《伤寒论》已佚之禹余粮丸和《金匮要略》4首只列方名而未载药味外,用茯苓者33方(11.7%),以茯苓命名方剂有18首(不包括五苓散和茵陈五苓散)。《神农本草经》谓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解毒祛瘀滋肾方对Cp G寡脱氧核苷酸(Cp G oligodeoxynucletide,Cp G ODN)刺激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9(Toll like receptor 9,TLR9)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解毒祛瘀滋肾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增效减毒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Cp G ODN刺激组、Cp G ODN加地塞米松组及Cp G ODN加含药血清组。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干扰素-α(IFN-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LR9、NF-κB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NF-κB转录活力的变化。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Cp G ODN刺激组TLR9、My D88、NF-κB、IFN-αmRNA表达、TLR9、NFκ-B蛋白表达和NF-κB转录活力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Cp G ODN刺激组比较,Cp G ODN加地塞米松组My D88、NF-κB、IFN-αmRNA表达、NF-κB蛋白表达和NF-κB转录活力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 G ODN加含药血清组TLR9、My D88、NF-κB、IFN-αmRNA、TLR9、NFκ-B蛋白表达和NF-κB转录活力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解毒祛瘀滋肾方治疗SLE所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TLR9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