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叶下珠复方Ⅱ号(CPUⅡ)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以及叶下珠复方Ⅱ号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信号通路转录的影响,探讨叶下珠复方Ⅱ号抗肝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分子干扰RNA技术(siRNA)转染肝癌Huh7细胞,构建抑制IGF-1R的肝癌Huh7细胞(anti-IGF-1R Huh7),选择稳定表达的抑制IGF-1R的肝癌Huh7细胞,将肝癌Huh7细胞以及抑制IGF-1R的肝癌Huh7细胞分别分为4组:空白组,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低质量浓度组(3.0,1.5 g·L-1)以及5-氟尿嘧啶(5-FU)组(0.03 g·L-1),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各组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IGF-1R以及其下游相关指标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转染(SASI_Hs01_00126196及SASI_Hs01_00126196_AS)序列肝癌Huh7 IGF-1R mRNA及蛋白表达量最低,选择该细胞进行实验。MTT比色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叶下珠复方Ⅱ号能够抑制Huh7细胞以及抑制IGF-1R的肝癌Huh7细胞增殖,并且siRNA抑制IGF-1R基因表达后,叶下珠复方Ⅱ号还能继续抑制Huh 7细胞增殖,且IGF-1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3(Akt3)mRNA表达量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叶下珠复方Ⅱ号能够抑制Huh7细胞增殖,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IGF-1R及其下游mRNA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叶下珠复方Ⅱ号肝癌HepG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建立BALB/C裸鼠肝癌HepG2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叶下株复方Ⅱ号高、中、低剂量组(17.28、8.64、4.32 g·kg-1)和5-Fu组(25mg·kg-1),给药6周后处死裸鼠,剥离瘤组织称重。体外观察叶下株复方Ⅱ号对HepG2细胞增殖、集落形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药物作用后Wnt1和β-catenin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叶下株复方Ⅱ高、中、低剂量组对裸鼠HepG2肝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肿瘤重量均明显减轻(P<0.01),但与5-Fu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叶下株复方Ⅱ号体外在10mg·mL-1以上浓度能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叶下株复方Ⅱ号在2 mg·mL-1以上浓度, 对HepG2细胞集落形成呈明显的抑制作用;叶下株复方Ⅱ号以15、20 mg·mL-1浓度作用HepG2细胞48h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与细胞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下株复方Ⅱ号在10、15、20 mg·mL-1浓度,作用于HepG2细胞48h,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明显增加,与细胞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下株复方Ⅱ号高、低剂量组(20、10 mg·mL-1) 作用于HepG2细胞48h后,Wnt1和β-catenin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细胞对照组(P<0.01、0.05)。结论 叶下株复方Ⅱ号对BALB/C裸鼠肝癌HepG2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Wnt1/β-catenin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活化,从而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叶下珠复方Ⅱ号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昆明小鼠(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叶下珠复方Ⅱ号高剂量组(6.04 g/kg)、中剂量组(3.02 g/kg)、低剂量组(0.604 g/kg)和联苯双酯组(150 mg/kg),给药7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按10 m L/kg腹腔注射0.12%CCl4大豆油溶液,16 h后取小鼠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取肝组织,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P0.01或P0.05),显著减轻肝组织病理改变,并提高肝组织SOD活性(P0.01或P0.05),降低肝组织MDA水平(P0.01)。结论叶下珠复方Ⅱ号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合并严重低血糖1例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何素1患儿男,16小时,孕36 ̄+6周经胎头吸引娩出于本院产科。出生体重3200g,Apgar评分1分钟9分,5分钟10分。羊水清,脐带、胎盘无异常。生后即刻断脐,发现患儿皮肤明显发红。生后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叶下珠复方Ⅱ号对肝癌HepG_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裸鼠肝癌HepG_2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中、低剂量组(17.28,8.64,4.32 g·kg~(-1))和氟尿嘧啶(5-Fu)组(0.025 g·kg~(-1)),给药6周后处死裸鼠,剥离瘤组织称质量。体外观察叶下株复方Ⅱ号对HepG_2细胞增殖、集落形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药物作用后Wnt1和β-catenin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叶下珠复方Ⅱ高、中、低剂量组对裸鼠HepG_2肝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肿瘤质量均明显减轻(P0.01),但与5-Fu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叶下珠复方Ⅱ号体外在10 mg·mL~(-1)以上浓度能明显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叶下珠复方Ⅱ号在2 mg·mL~(-1)以上浓度,对HepG_2细胞集落形成呈明显的抑制作用;叶下珠复方Ⅱ号以15,20 mg·mL~(-1)浓度作用HepG_2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与细胞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下珠复方Ⅱ号在10,15,20 mg·mL~(-1)浓度,作用于HepG_2细胞48 h,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明显增加,与细胞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低剂量组(20,10 mg·mL~(-1))作用于HepG_2细胞48 h后,Wnt1和β-catenin基因m RNA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细胞对照组(P0.01,P0.05)。结论叶下珠复方Ⅱ号对BALB/C裸鼠肝癌HepG_2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Wnt1/β-catenin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活化,从而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治疗效应研究各环节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方法]通过整合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建库以来至2020年9月小儿推拿相关文献类型,分析小儿推拿治疗效应的既往研究,提出刺激量、治疗量、效应指标等研究环节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改进思路。[结果]目前小儿推拿治疗效应研究数量少,缺少高质量文献支持,研究环节存在推拿刺激参数模糊,量效关系不明确,推拿疗程设置、组穴欠规范,生物效应观察指标单一,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手法操作中信息技术运用不成熟等问题,是小儿推拿规范化发展和推广的瓶颈。改进思路是让现代科技与小儿推拿结合,根据小儿生理特征,改进力学模型,促进手法刺激量可视化,建立手法时间、强度、效应多维度量化数据库,拓展在体实验与对应离体实验的比较研究,增加手法刺激敏感度与适应性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研究等。[结论]小儿推拿治疗效应研究中,目前主要存在技法研究不规范、效应研究不深入、现代化技术应用不到位等问题,应补足短板,充分运用现有技术手段,量化规范技法研究,多层次、多维度深入研究效应关系,为小儿推拿走向标准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