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对调理高血压病人痰湿体质、控制血压、提高生存质量和降低血脂的作用。[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在社区选择中年高血压痰湿体质病人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食疗结合常规健康宣教,对照组为常规健康宣教,干预时间12周。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8周、12周评定病人痰湿体质表现、抗高血压药物用量、血压情况,以及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血脂及生存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8周、12周观察组病人痰湿体质分值明显下降(P<0.01),干预后4周抗高血压药物减量人数多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2周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下降明显(P<0.01),SF-36中6个维度得分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中医食疗可以调理高血压病人的病理体质,有助于控制血压、降低血脂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二陈汤出自成书于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历代公认的祛痰剂祖方,该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当,即可理气,又能化痰,对痰饮证及相关疾病的疗效确切。近些年来,围绕此方的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扩展与深化。根据收集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关于二陈汤的研究多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相关,即便是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往往通过中医理论"从肺论治",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二陈汤的研究多数为二陈汤的加味或者合方,基于此,通过对研究资料的收集,发现呈现此特点的原因与历代医家的用药规律有关。药理学的研究成为当下的热门,常涉及多个信号传导通路,来探讨二陈汤的多靶点治疗作用。药理学研究也以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为主,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研究内容尤为详尽。将从二陈汤的文献研究,临床研究,药理学研究等方面为二陈汤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的概述。最新的文献研究对理解二陈汤的内涵大有裨益,而多位研究者通过最新的检测技术阐明了二陈汤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分型论治浅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疕,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云母状鳞屑、红膜症、点状出血为临床特征.近年来,银屑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其初期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冬重夏轻,无论男女老幼皆可发病,目前病因未明,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自2000年以来,我们根据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将其辨证分型为:血热毒盛,寒湿侵袭、脉络瘀阻、血虚风燥、肝肾亏虚等五型,对证治疗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疗效,现予介绍,以求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对患者进行体质评分,评定体质类型,采用微软ACCESS数据库软件做频次以及关联性分析,非参数指标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结果: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医体质调查中,阳虚质出现的频次最多44次,其次为阴虚质29次,气虚质25次,血瘀质24次,气郁质18次,平和质17次,痰湿质13次,湿热质9次,特禀质8次。9种体质出现频次的差异,经过非参数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人群中阳虚体质的人最多,其次为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  相似文献   
5.
胸痹中痰湿内蕴证为临床常见证,亦为疑难之证。湿性弥漫,极易影响全身,波及三焦,从而影响多个脏腑的功能,故陈阳春老师认为,应从三焦论治,酌加活血之品及灵活使用"风药",同时要兼顾患者正在使用的抗栓药物,必须中西医结合诊治,方能完善胸痹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关系。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王琦教授的体质学说,分析体质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内在关系。结果:30~50岁的女性中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是子宫肌瘤的易发人群,尤其是在春季及长夏易发病。结论:在子宫肌瘤的好发阶段,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通过运用药物、加强锻炼等途径来调整病理体质从而有效减少并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历史沿革、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病案举例四方面探讨失眠从痰论治。“百病皆由痰作祟”,痰热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致失眠。t临证实证采用宁心安神,疏肝清热化痰之法。虚证拟安神定志,兼益气,补养心脾,滋阴降火之法,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为湿病、痰饮、水气病确立的共同治疗法则:宣通阳气,恢复三焦气化。在具体的方药应用上,则存在以下共同点:麻黄、桂枝等入肺宣通上焦,白术、甘草、生姜等入脾胃温运中焦,附子等入肾振奋下焦。湿病、痰饮、水气病之间存在紧密的动态联系,层层递进,不断发展:从主论外湿的湿病,到水液停聚于体内局部的痰饮病,再到水液泛溢于周身的水气病,由外到内,由轻到重,呈现动态的发展规律。痰饮病实为联系湿病与水气病的枢纽所在,因本篇的治法方药论述最为详实完整,而湿病与水气病的论述则有省略之处,而这些省略之处皆可在"痰饮病篇"找到相应内容,如治疗内湿可用五苓散,水气病之下法可用十枣汤、己椒苈黄丸等。"痰饮病"详实完整的论述正是其沟通联系湿病与水气病的坚实基础所在。因此,三病虽然分篇论述,但可前后合参,将湿病、痰饮病、水气病作为一整体来学习,将对津液代谢障碍类疾病的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清代医家李子毅的治痰思维及其治疗痰证之经验。[方法]研读李氏撰写的《痰疬法门》内容,对相关论述及病例进行分析与归纳,阐述其治痰特色。[结果]李氏认为,痰证可依其病情轻重及治疗难易程度分为痰子和瘰疬两种;治疗时,当内外合用联合施治;李氏重视七情致病,善调情志,同时,治疗时注重饮食调护,严守忌禁。[结论]李氏对痰证的认识及治疗都极具特色,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亚健康状态从痰湿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应用中药通过健脾化湿、化痰利湿、清热祛湿等方法,治疗亚健康状态。结果:辨证分型准确,疗程较短,临床疗效好,病人易于接受。结论:亚健康状态从痰湿辨证施治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