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3篇
  免费   686篇
  国内免费   30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97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324篇
内科学   298篇
皮肤病学   163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202篇
综合类   1157篇
预防医学   120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816篇
中国医学   2172篇
肿瘤学   9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草学是东方医药学的重要标志。在生境中辨识药用植物是本草学的重点,本草著作在对药用植物进行描述的同时,基于知识传授的实际需要,会配以药图帮助学者掌握该药材的特点以方便识别。药图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从本草著作的附属成为独立的册页,其科学和艺术价值也日益凸显,然而其重要性并没有被太多研究者重视,尤其将药图研究的视野从传统医药扩展至文化史、艺术史、美学和文化资源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更是鲜有。本文从本草学和本草图谱的演变发展历史为线索,以云南地域本草的杠鼎之作《滇南本草》各时期版本中代表性药图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本草纲目》等几种代表性本草著作中的药图,结合文化和艺术史相关知识,初步梳理《滇南本草》各历史时期药图的特点,分析其演变原因和具体社会条件,尝试从历史角度理解和归纳这些不同时期和版本药图的发展变化呈现的特点并揭示我们今天研究和利用中国传统药图这一重要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100例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肝损伤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0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00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出入院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信息,观察舌象、脉象、中医证候及肝损伤情况、临床结局与转归,比较临床症状、炎症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本研究中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以热毒闭肺型、湿毒郁肺型、肺脾气虚型三型为主;实证明显偏多,虚证主要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偏少。②入院时无任何症状者有43例(占43.0%);服用中药汤剂以后,52例有症状患者的发热、咳嗽、咳痰、纳差、腹泻等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③中药汤剂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比较,患者的血清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及CD4~+等免疫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④中药汤剂治疗前,共有16例患者已存在轻度肝损伤;将服中药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后其中有2例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其余14例仍存在肝损伤、但均为轻度,且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84例患者在中药汤剂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⑤本研究中,共有81例(81.0%)患者病愈出院,19例(19.0%)患者仍在治疗中,病死率为0%。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0±5.8)d。5例重型患者中有3例病愈出院,剩余2例病情转轻,未向危重型发展,危重症转化率为0%。⑥81例出院患者中,仅有5例(6.2%)患者胸部CT提示肺炎感染病灶完全吸收,剩余76例(93.8%)患者胸部CT仍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病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辨证应用中药汤剂治疗可明显减轻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热、咳嗽、纳差、腹泻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体内炎症反应及免疫失调,降低病死率及危重症转化率,且不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3.
张如新  郑杰  黄玉琴 《新中医》2020,52(4):164-166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甲状腺癌术后声音嘶哑的效果。方法:纳入120例气阴两虚型甲状腺癌术后声音嘶哑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加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评价2组患者的声音嘶哑情况评分,评价患者在观察期的用药依从性,出院前评价护理满意度,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较好,绝大多数患者能够按时按量用药,不受症状波动的影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雾化吸入干预甲状腺癌术后声音嘶哑,可有效改善声音嘶哑、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杨自然  牛雅祺  王坤 《新中医》2020,52(6):203-205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管理过程中,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对医院开具的中药处方情况以及23名工作人员和200例患者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中药调剂管理过程中,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发药出错率和调配出错率均少于使用中药饮片的方式(P<0.05)。在对23名药房工作人员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工作人员对于中药配方颗粒的每项态度均优于中药饮片(P<0.05)。在对200名患者的调查结果中显示,患者对于中药配方颗粒的每项态度均优于中药饮片(P<0.05)。结论:在中药调剂的管理过程中,中药配方颗粒的管理方式具有较多的优势,得到患者与医务工作者双方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健康的需求,国内外对胃癌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在胃癌综合治疗中,中医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中医药的抗癌机制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诱导癌细胞凋亡的相关作用机制。通过对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总结,从而为中医药治疗胃癌的基础机制及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促进中医药在临床中治疗胃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药品实行注册管理制度是确保公众健康的全球通用的监管措施。中药作为承载中医药理论与用药实践的主要载体,对中药产品的注册管理又具有其特殊性。2017年正式实施的《中医药法》提出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管理制度的发展方针,研究制定配套文件或修订现行规章以适应衔接其立法精神是当前重要的现实问题之一。欧盟在植物药监管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旨在系统分析欧盟对其注册管理的法规体系,深入剖析其监管特点和对中国中药注册管理的启示,以期为当前《中医药法》背景下中药监管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Lessons Learned
  • A PHY906 and capecitabine combination could be effective as a salvag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multiple systemic therapies.
  • Th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tion can work with Western cancer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to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or alleviate side effects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CC.
Background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apecitabine combined with a PHY906 (a pharmaceutical‐grade formulation of four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n Asian patients who were positive for hepatitis B virus (HBV).MethodsThis study was an open‐label, phase II safety and efficacy clinical trial of PHY906 and capecitabin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CC. Patients received 750 mg/m2 capecitabine b.i.d. 14 days plus 800 mg of PHY906 b.i.d. on days 1–4 and days 8–11 every 21‐day cycle.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6‐month survival rate, and secondary endpoints wer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verall survival, disease control rate, and safety.ResultsThirty‐nine subjects completed the study with a 46.2% stable disease rate. The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was 1.5 months, and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mOS) was 6 months with a 51.3% 6‐month survival rate.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events included lower hemoglobin, diarrhea, pain, abdomen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fatigue, increase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nd bilirubin. Patients who (a) had not received previous chemotherapies or targeted therapy or (b) had lower starting alpha‐fetoprotein (AFP) levels or (c) had HBV infection showed better clinical outcome.ConclusionOur data showed that PHY906 increases the therapeutic index of capecitabine by enhancing its antitumor activity and reduces its toxicity profile in advanced HCC.  相似文献   
8.
陈蒙  林龙飞  刘宇灵  邵金鑫  王春民  李慧  杨宇杰 《中草药》2019,50(13):3237-3245
中药经典名方的研发是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和提高临床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经典名方中药材基原的确定对其研发尤为重要,是保证质量、药效及安全性的源头。"术"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为经典名方中常用中药。但南北朝以前"苍术""白术"均可作为"术"入药,未做明确区分,致使本草考证是含"苍术""白术"经典名方研发中的难题。结合历代本草,从植株形态、产地、性味、功效等方面梳理"术"的历史变迁,以期为"术"的本草考证以及经典名方的研发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There is currently no drug or therapy that can cure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which is highly contagious and can be life-threatening in severe cases. Therefore, seeking potential effective therapies is an urgent task. An older female at the Leishenshan Hospital in Wuhan, China, with a severe case of COVID-19 with significant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decrease in peripheral oxygen saturation (SpO2), was treated using manual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granule formula Fuzheng Rescue Lung with Xuebijing Injection in addition to standard care. The patient’s breath rate, SpO2, heart rate, ratio of neutrophil/lymphocyte (NLR), ratio of monocyte/lymphocyte (MLR),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chest computed tomography were monitored. Acupunctu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atient’s breathing function, increased SpO2, and decreased her heart rat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ight mak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more stable; the use of herbal medicine also seemed to accelerate the absorption of lung infection lesions when its dosage was increased.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herbs decreased NLR from 14.14 to 5.83, MLR from 1.15 to 0.33 and CRP from 15.25 to 6.01 mg/L.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s adjuvants to standard care, might achieve better results in treating severe cases of COVID-19.  相似文献   
10.
吴威  李楠  于长禾  张会永 《中草药》2021,52(18):5688-5696
目的基于文献报道,回顾总结中医古方辨证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现代临床应用及其药效学机制研究提供指导。方法通过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将检索时间限定为自建库到2020年7月4日,查阅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运用古方辨证治疗前列腺癌的相关文献并追溯综述类文章,将涉及的古方与对应证型的名称规范化并按功能分类整理方剂,运用SPSS26.0软件对不同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的使用频数进行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对古方-功能类别-证型的复杂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从3大数据库中共检索到中医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相关不重复文献共2025篇,依据研究目的共纳入医家经验38篇,病例报道14篇。证型规范后有34种,湿热蕴结证最常见,频率为10.7%,其次是肝肾阴虚证和瘀血内阻证,频率皆为8.4%,气血两虚证频率为7.6%。共得到古方64种,功能类别以补益剂、祛湿剂和理血剂为主,单个古方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六味地黄丸8.3%、八正散7.7%、知柏地黄丸5.9%、肾气丸4.1%、四君子汤4.1%等。古方-功能类别-证型的网络分析亦证实这一结论,六味地黄丸在网络中的关联程度最高,方剂对应的证型多为肝肾阴虚证、瘀血内阻证、湿热蕴结证等。结论通过对中医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经验的梳理和总结可为古方治疗前列腺癌现代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但其药效学机制仍需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