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77篇
中国医学   61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梦月  刘静  孙蓉 《中草药》2020,51(9):2297-2306
目的筛选藿朴夏苓汤治疗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分析藿朴夏苓汤与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方证关系。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藿朴夏苓汤中潜在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根据结合能筛选与两者均有较好结合作用的核心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成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核心靶点的GO分析,Cytoscape软件Clue GO插件进行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方证关系分析藿朴夏苓汤用于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筛选出藿朴夏苓汤中潜在作用成分12个,核心靶点67个。其中通草中的通脱木皂苷元Ⅰ,茯苓、猪苓中的过氧麦角甾醇,半夏中的黄芩苷与SARS-CoV-2 3CL水解酶、ACE2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藿朴夏苓汤中12个潜在作用成分参与调节刺激反应、信号转导、细胞死亡等生物过程以及白介素信号通路、癌症EGFR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编程性细胞死亡途径、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藿朴夏苓汤以化湿解毒、宣肺透邪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患者,菲酮、黄芩苷、酸枣仁皂苷、啤酒甾醇、常春藤皂苷元、过氧麦角甾醇、柠檬二烯醇、麦角甾-7,22-二烯-3-酮、通脱木皂苷元Ⅰ、泽泻醇B-23-醋酸酯、泽泻醇B、新橙皮苷可能为其主要的物质基础,通过阻断SARS-CoV-2病毒蛋白合成,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通过调控白介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Shouwen Zhang  Jie Wang 《Drug delivery》2016,23(9):3696-3703
Context: Baicalin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protective function 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a by antioxidant effects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However, its rapid elimination half-life in plasma and poor water solubility limits its clinical efficacy.

Objective: Novel baicalin-loaded PEGylat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 (BN-PEG-NLC) were developed to improve bioavailability of BN, to prolong retention time in vivo and to enhance its protective effect.

Methods: In this study, BN-PEG-NLC were prepared by the emulsion-evaporation and low temperature-solidification method using a mixture of glycerol monostearate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monostearate as solid lipids, and oleic acid as the liquid lipi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LC were characterized. The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behaviors of BN-PEG-NLC or BN-NLC were evaluated in acute MI rat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The particle size, zeta potential, and entrapment efficiency for BN-PEG-NLC were observed as 83.9?nm, ?32.1?mV, and 83.5%, respectively. The release profiles of BN from both BN-PEG-NLC and BN-NLC were fitted to the Ritger–Peppas modal, which presented burst release initially and prolonged release afterwards. Pharmacokinetic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N-PEG-NLC exhibited a 7.2-fold increase in AUC in comparison to BN solution, while a 3-fold increase in comparison to BN-NLC. Biodistribu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BN-PEG-NLC exhibited higher heart drug concentration compared with BN-NLC as well as BN solu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BN-PEG-NLC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d infarct siz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imply that PEG-NLC could be the biocompatible carriers for heart-targeted drug delivery to improve myocardial ischemi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ten和survivin基因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10、20、40、80、160、320μmol/L)的黄芩苷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80、120、160μmol/L的黄芩苷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后,采用RT-q PCR法检测Toll样受体8(TLR8)、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β(PDGF-β)和第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和张力白同源缺失性基因(pten)的表达,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胃癌细胞TLR8、HIF-1α、PDGF-β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均能抑制细胞增殖,RT-q PCR法检测显示TLR8、HIF-1α、PDGF-β基因表达下调,pten基因表达上调。结论: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能上调pten和下调TLR8、HIF-1α、PDGF-βm RNA及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通络清脑注射剂后尿液中的代谢产物,为该制剂的作用机制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通络清脑注射剂,收集0~12 h尿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分析尿液样品,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1),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 100~1 400。结果:检测并鉴定到7个原型成分(黄芩苷,栀子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Rd和Re)及10个可能的代谢产物(其中4个来源于黄芩苷,6个来源于栀子苷)。10个可能的代谢产物分别为葡萄糖基化代谢物(B-M1,G-M2和G-M4),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物(B-M2),甲基化代谢物(B-M3),水解代谢物(B-M4),去甲基化代谢物(G-M1),脱氢代谢物(G-M3)和羟基化代谢物(G-M5和G-M6),而人参皂苷类成分则暂时未能在尿液中检测到代谢产物。结论:尾静脉注射通络清脑注射剂后,大鼠尿液中能检测到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原型及不同途径的10个代谢产物,而三七总皂苷各成分则只检测到药物原型,暂时未能检测到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5.
黄芩苷降解细菌内毒素的定量分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方法采用连续倍比稀释的方法,依次选取6.250、3.125、1.562、0.781 μg/mL黄芩苷溶液,分别与1 EU/mL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混合,分别于(37±1)℃恒温水浴15、30、60 min,应用鲎实验检测反应液中内毒素含量。结果6.250 μg/mL黄芩苷对1 EU/mL的细菌内毒素的降解作用最强,15 min内完全降解。3.125、1.562 μg/mL黄芩苷分别在30 min和60 min内完全降解。在同一时间段内,4种不同浓度的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依次减弱。结论黄芩苷降解内毒素的作用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随黄芩苷浓度升高,降解内毒素作用逐渐增强;随作用时间延长,黄芩苷降解内毒素作用增强。该结果提示黄芩苷有较好的降解细菌内毒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念,使用UPLC-Q Exactive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对清热灵颗粒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和鉴定,建立清热灵颗粒的潜在Q-Marker库,为探讨建立中成药清热灵颗粒的系统质量控制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50%甲醇作为提取液制备供试液,采用ACQUITYUPLC BEHC_(18)色谱柱(100mm×2.1mm,1.7μm)进行分离,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负离子监测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的功能,对清热灵颗粒中成分进行识别及鉴定。并采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以H5N1禽流感病毒为神经氨酸酶受体,利用AutoDock Tools 1.5.6程序确定靶蛋白的活性口袋,对所选标志物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通过高分辨UPLC-Q Exactive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共鉴定了39个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25个,苯乙醇苷类6个,有机酸4个,三萜类化合物2个,木脂素类2个。32个化学成分为首次在该制剂中鉴别出,其中15个为专属性成分,建议其中的黄芩苷、汉黄芩苷、连翘酯苷A、甘草苷、连翘酯苷E、连翘酯苷B、异甘草苷、黄芩素、连翘苷、汉黄芩素、甘草素11个成分可作为清热灵颗粒的Q-Marker。结论通过高分辨UPLC-Q Exactive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可以快速分析和确定中成药清热灵颗粒的化学成分,建立清热灵颗粒的潜在Q-Marker库。  相似文献   
7.
黄芩牡丹皮提取物杀菌效果及毒性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芩牡丹皮提取物杀菌效果、稳定性及其毒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该提取物原液含黄芩甙3.60g/L、丹皮酚0.12g/L。以该提取物原液作用1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用该提取物原液涂擦手前臂皮肤作用1min,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消除率>90%。该提取物密封包装经54℃放置14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无变化。该提取物原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5000mg/kg(体重);对家兔完整皮肤刺激指数为0;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阴性。结论黄苓丹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性能稳定,属实际无毒类物质,对皮肤无刺激性,无致微核作用。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扁咽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扁咽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溶液(45∶5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7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黄芩苷在1.064~106.4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26%(n=6),RSD为1.92%。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扁咽口服液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在进食和空腹状态下中国健康受试者口服百可利咀嚼片400 mg药动学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双周期、自身交叉、安慰剂对照设计,12例健康受试者空腹或餐后口服百可利咀嚼片400 mg或安慰剂,HPLC-MS/MS测定血浆中百可利及其主要代谢物黄芩苷的浓度,计算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受试者空腹和餐后口服单剂量百可利后,血浆中百可利的ρmax分别为(15.752±9.328),(19.572±9.439) ng·mL-1;AUC0-t分别为(89.468±48.631),(122.073±28.285) ng·h·mL-1;AUC0-∞分别为(93.356±50.110),(126.212±28.270) ng·h·mL-1。黄芩苷的ρmax分别为(182.472±99.555),(154.782±100.834) ng·mL-1;AUC0-t分别为(1 193.230±693.408),(933.921±282.318) ng·h·mL-1;AUC(0-∞)分别为(1 266.425±866.664),(940.882±286.192) ng·h·mL-1。空腹与餐后各发生4起不良事件,程度均为轻度。结论 与空腹服用400 mg百可利咀嚼片相比,进食后百可利的吸收程度增加,而黄芩苷的吸收降低。400 mg耐受性良好,空腹或进食下发生的不良事件相当。吸收程度的改变未影响药物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敷胸巴布贴醇提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敷胸巴布贴的醇提工艺。方法:以大黄素、黄芩苷、桑辛素含量及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敷胸巴布贴醇提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大黄素及黄芩苷含量,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4%磷酸溶液(80∶20),甲醇-0.4%磷酸溶液(47∶53),检测波长分别为254,280 nm。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桑辛素含量。结果:最佳醇提工艺为加6倍量75%乙醇提取2次,每次3 h。大黄素、黄芩苷、桑辛素质量分数及浸膏得率分别为0.19%,3.61%,0.51%,31.19%。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