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79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完全免费 | 3135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913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513篇 |
2021年 | 765篇 |
2020年 | 378篇 |
2019年 | 298篇 |
2018年 | 194篇 |
2017年 | 434篇 |
2016年 | 415篇 |
2015年 | 390篇 |
2014年 | 1017篇 |
2013年 | 598篇 |
2012年 | 1009篇 |
2011年 | 658篇 |
2010年 | 547篇 |
2009年 | 362篇 |
2008年 | 310篇 |
2007年 | 342篇 |
2006年 | 187篇 |
2005年 | 153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126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目的:体外观察164种中药95%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含珠菌、啤酒酵母和威克海姆原藻3种真菌的作用,并对其中抑菌效果明显的中药中的主要成分进行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半固体药基混合法,微量稀释法。结果:22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1种或几种真菌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所试验的单体化合物对3种真菌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首次对中药95%乙醇提取物应用半固体药基混合法进行抗真菌活性筛选,土槿皮、牡丹皮95%乙醇粗提物对3种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61,自引:10,他引:51
基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除外)起作用必须被吸收进入血液的事实及传统中药口服给药的用药特点,我们建立了从口服中药后血清中直接分离鉴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性的新方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利用该方法已完成了茵陈蒿汤,越桔等中药的系统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工作,分析确定了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4.
中药鉴定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30,他引:19
作者对近20年中药鉴定学研究和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和评述了每种技术或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实例及发展方向,探讨了现有新技术在鉴定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能力较强,在鉴定没有背景信息的中药样品及在方法通用性和可数字化方面具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光谱鉴定具有指纹特征性,在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管理和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显微鉴定新技术、色谱鉴定、特定引物PCR标记鉴定、生物效应鉴定、DNA芯片以及仿生技术等其他技术在特定中药鉴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近年来在中药及复方的研究领域方兴未艾。作者回顾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念的提出及独立理论体系形成的整个演变过程;总结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成功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及具体方案;预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必将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中医药研究的的各个领域,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不断地发展壮大,最终成为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学科。 相似文献
6.
用受体微量法测定5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18例非糖尿病者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变化,以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证型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缺陷的程度。结果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缺陷,特点是受体数目秒;Ⅱ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证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缺陷的程度不同,阴虚热盛型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缺陷较轻,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缺陷较重。提示Ⅱ型糖尿病不同证型的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缺陷可随虚损加重而明星 相似文献
7.
方剂通过配伍提高临床疗效,组分配伍是中药方剂配伍的新形式。组分配伍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其目标是能够按照中医理论辨证用药,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适应证明确且针对性好,成分及作用机理相对清楚,质量稳定可控,能够产业化推广。因此,组分配伍必须要建立标准组分的配伍方法,并根据实验设计确定主要组分,剔除有毒组分,还要建立组分剂量配比的方法。组分配伍模式有从有效方剂的饮片配伍深入到组分配伍,直接组分配伍及单味药的标准组分配伍几类,组分配伍的作用方式仍然是多组分、多靶点、整体综合调节。有效组分配伍的意义在于确保临床用药剂量准确和安全有效,提高疗效,节省药材,减少毒副作用。通过上述工作创制成分清楚,机理明确的现代中药。现代对中药化学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为有效组分配伍提供了科学依据,现代医药学面临的多基因复杂性疾病靠单一成分难以获得最佳疗效为有效组分配伍新药提供了新机遇。因此,从传统有效复方中寻找最佳配伍,从成分清楚的单味标准组分中按中医理论组合最佳配伍,突破以临床经验积累作为中药研制的一贯模式,相信可以为中医学术进步及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规范初稿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文章所讨论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规范以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基础,参考2009年8月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制定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兼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中医专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协作组临床推广验证方案的精华,确定DPN的中医病名为消渴痹证,对DPN的中医病因、病机、病位、演变规律、临床分期、辨证施治、成药治疗、外治疗法、疗效评价标准等分别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推广和发挥中医药在治疗DPN中的特色与优势,规范DPN的诊疗行为,促进DPN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升。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不属于该规范研讨范畴。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肺痈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肺痈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32个肺痈处方的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6个、新处方8个.表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实现对方剂数据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是一个有价值的中医药研究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0.
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本文以痛必定粉针(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研究对象,对各种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方法:先通过理论分析,比较了各种相似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如距离系数法、夹角余弦法、相关系数法、Nei系数法、改进Nei系数法.然后采用数字模拟以及统计方法对各种方法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各种相似度评价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其中距离系数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质.结论:实际应用中,应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采用适合的相似度评价方法,以便更好的用于中药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