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1.
针对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研究中对"络"之发病多以"肝络"定位的情况,从络病理论入手,结合慢性乙型肝炎络脉瘀滞的病因病机特点,提出了以"络"为慢性乙型肝炎病位类证候要素的观点。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病变涉及脏腑较多,邪气入络是本病多脏多腑病理变化的基本病机,以"络"作为病位类证候要素可更好体现肝病全身病变特点,有助于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中医常见证型、证候要素及复合证型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搜集不同地区的高血压患者,经数据清洗后得到787例有效问卷,经统计患者的症状出现频次,将53个全身症状和舌象、脉象的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得出高血压患者的证候要素、病位、舌脉等信息。结合两者的情况进行复合证型的判断,总结出患者的实际证型分布及常见复合证型的特征。[结果] 四诊信息出现频次大于50%的有18个。因子分析提取16个公因子后,分析高血压患者证候要素,病性包括:火热、痰湿、瘀血等。病位以肝为主,涉及肾、心、脾胃等脏腑。中医证型主要以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等为主。复合证型多为虚实夹杂,兼夹痰浊、瘀血等。[结论] 高血压患者以阴虚阳亢证、气虚血瘀证、肝火上炎证为主,与肝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尝试运用症状元素的概念处理寻找一种处理方法解析中医药领域中的复杂症状术语,解决词义模糊、同义词、一词多义等问题,进一步为医药信息的标准化提供更为清晰和条理的术语支持。方法:以中医医案数据库中大量症状数据为基础,以症状术语的词性及限定元素为轴对其进行清洗、分类,提取出症状元素简化症状术语的表达。结果:通过对中医医案数据库的整理得到症状数据8万余条,并得出一个基本清晰的症状元素划分方法。结论:运用症状元素这一概念并且根据词性和限定元素这一组划分轴,可以有效处理复杂的症状术语,对中医药领域的学术沟通、对中医药领域隐性知识的挖掘、发现和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