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24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完全免费 | 638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3329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93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123篇 |
2014年 | 375篇 |
2013年 | 214篇 |
2012年 | 425篇 |
2011年 | 442篇 |
2010年 | 346篇 |
2009年 | 247篇 |
2008年 | 300篇 |
2007年 | 260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芍总苷对脂肪肝大鼠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及抗脂肪肝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肝功能和肝细胞脂肪变性病理改变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大鼠,饲养56d;57d,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和口服糖耐量试验2h血糖(OGTY-2 hBG),并依血糖和体重将大鼠均衡随机分为脂肪肝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g·kg^-1)、白芍总苷高剂量组(0.15g·kg^-1)和低剂量组(0.05g·kg^-1);连续灌胃给药28d后,测定大鼠FBG,OGTT-2hBG和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血浆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脂酶(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变化,并评估肝组织脂肪变性。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胰岛素含量和IRI明显升高(p〈0.01),而IS/降低(P〈0.01);FFA,TG,TC和LDL-C水平升高(P〈0.01),HDL-C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降低(P〈0.01),MDA含量升高(P〈0.05);AST,ALT和ChE活性增高(P〈0.05,P〈0.01);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增强(P〈0.01)。白芍总苷和二甲双胍均能不同程度地拮抗大鼠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P〈0.05,P〈0.01);降低FFA,TG,TC和LDL-C水平以及提高HDL-C含量(P〈0.05,P〈0.01);降低AST,ALT和ChE活性(P〈0.05,P〈0.01);提高SOD活性(P〈0.01),并降低MDA含量(P〈0.05);二甲双胍能降低FBG和OGTT-2 hBG含量,但白芍总苷对FBG和OGTT-2 hBG含量则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白芍总苷对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具有降低血脂和保肝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以及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丹酚酸A与丹酚酸B改善大鼠心肌缺血作用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丹酚酸A与丹酚酸B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脉以及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两种方法,观察舌下注射丹酚酸A 10、5、2.5mg/kg及丹酚酸B 10mg/kg对大鼠不同时间点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结果丹酚酸A 10、5、2.5mg/kg及丹酚酸B 10mg/kg对结扎大鼠冠脉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有降低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减少梗死面积及降低血清CPK、LDH的作用,其中丹酚酸A 10、5mg/kg的效价明显高于丹酚酸B,2.5mg/kg丹酚酸A的作用相当于10mg/kg丹酚酸B;对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导致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有降低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作用,其中丹酚酸A10、5mg/kg的作用明显强于丹酚酸B,2.5mg/kg丹酚酸A的作用与10mg/kg丹酚酸B无显著差异。结论10、5mg/kg丹酚酸A改善大鼠心肌缺血作用明显强于10mg/kg丹酚酸B,2.5mg/kg丹酚酸A改善大鼠心肌缺血作用相当于10mg/kg丹酚酸B。 相似文献
3.
复方丹参滴丸防治大鼠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考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高糖高脂喂饲加低剂量STZ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12周,动态观察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尿等指标。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大剂量时可降低血糖、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减轻肾脏肥大、减少尿量,而中低剂量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疗效优于氯沙坦。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大剂量时有改善实验性大鼠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主要是改善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幼年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建立幼年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动物模型的可靠方法。方法结扎幼年wistar大鼠(1月龄左右)左颈总动脉两端,置于8%浓度的低氧环境中2.5 h,观察大鼠行为;经心脏灌流4%多聚甲醛固定取脑,观察脑部外观变化,采用HE染色及光镜技术观察其脑组织结构改变。结果造模后幼鼠行为表现符合经典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的行为改变;缺氧缺血后3 h左侧大脑出现轻度脑损伤,24 h病变明显,4 d出现胶质细胞增生,18 d神经元大量坏死、丢失,多部位形成胶质瘢痕。病理变化与幼儿HIE相似。结论本方法建立的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快速、可靠,可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川楝子对大鼠SOD,MDA,γ-GT,GSH-Px及炎症因子TNF-α,NF-κB,ICAM-1等的影响,探求川楝子致大鼠肝脏损害的毒性机制。方法:SD大鼠,连续给药45 d后,取正常组及川楝子(120 g·kg-1组)大鼠肝组织,制成10%肝匀浆,按试剂盒方法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DA活性和γ-GT,GSH-Px,蛋白含量,并根据测得SOD与MDA计算SOD/MDA;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大鼠肝组织TNF-α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测定大鼠肝组织NF-κB p65,ICAM-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口服川楝子120 g·kg-1 45 d后,大鼠肝组织SOD显著下降(P<0.01),MDA显著上升(P<0.05),SOD/MDA显著下降(P<0.01);γ-GT值显著上升(P<0.01),GSH-Px显著下降(P<0.01);TNF-α含量升高(P<0.05);NF-κB p65,ICAM-1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大鼠灌胃给予川楝子后,可对肝脏产生明显的毒性,其机制可能与自由基及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6.
奇正消痛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为探讨奇正消痛贴对动物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大鼠软组织损伤模型,造模后分组并给药。动态测定大鼠损伤症侯指数、血浆黏度、组织学及形态计量学指标,同时测定血浆IL-1β水平的改变。结果:奇正消痛贴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有良好的恢复作用,给药组在损伤症侯指数、血浆黏度、组织学恢复方面优于模型对照组,奇正消痛贴可使模型过高的血浆IL-1β水平降低。结论:奇正消痛贴具有改变急性软组织损伤症侯作用,该作用与其改善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和降低炎症介质IL-1β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山豆根长期大剂量给药后对大鼠产生的肝毒性反应。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 g ·kg-1山豆根组、20 g ·kg-1山豆根组,分别灌服蒸馏水、12 g ·kg-1山豆根水煎液(0.6 g ·mL-1)、20 g ·kg-1山豆根水煎液(1 g ·mL-1),连续给药26 d。观察给药期间的一般表现,体重变化等。末次给药后,用25℅乌拉坦腹腔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血清,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AST,ALP,TbiL,TP,ALB,GLO等肝功能指标;摘取肝脏,称质量,计算脏器指数;按电镜要求,取肝脏组织,固定,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 结果 : 大鼠连续灌胃山豆根水煎液10 d后,动物活动减少,四肢无力,粪便以及尿液增多;26 d后,与正常组比较,ALT值及肝脏脏器指数升高(P<0.01或P<0.05),TP,ALB值降低(P<0.01或P<0.05);电镜显示,山豆根组动物肝脏细胞核变形、有肿胀趋势,核膜皱缩,毛细胆管扩张,滑面内质网略见扩张。 结论: 大鼠连续灌胃山豆根后,可对肝脏产生毒性,且随着剂量增加,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模型大鼠证候的特征及演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大鼠证候的发生与演变。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或结合高脂饲料喂养形成糖尿病模型,根据血糖诊断为隐性DM大鼠、2型DM大鼠、1型DM大鼠;同步检测体重、饮水、摄食、腋温、心率、爪、尾显微放大拍照及图像处理得到γ值、旷场水平跨格数和垂直站立数、抓力,求出正常对照组各指标均数,及各组的各动物实测值与正常对照组均数的比值,制定阴虚程度、阳气程度及胃热程度等计量辨证方法,对各组四诊进行比较。结果:1型DM大鼠成模后证候迅速发展为胃热、阴虚证候,并持续加剧、严重,早期见有阳气旺盛,以后逐渐发展至阳虚、气虚证,出现阴虚胃热兼气虚、阳虚证。2型DM成模后逐渐发展为胃热、阴虚证候,并持续加剧,程度轻于1型DM;成模早期有阳气旺盛倾向,以后逐渐向阳虚、气虚证过渡,但程度轻,不典型。隐性DM有轻度的胃热证候,且主要表现为饮水增加,其余证候不明显。结论:糖尿病大鼠存在特殊的证候、兼证,及其演变规律,其证候的严重程度是可以定量的,因而本研究对于糖尿病模型大鼠辨证论治治法的确定和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西洋参叶20s-原人参二醇组皂苷(Panax quinquefolium 20s-protopanaxdiolsaponins,PQDS)对大鼠实验性心室重构的防治作用。方法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周造成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模型,同时应用PQDS进行治疗,给药4周后测定心室重构大鼠的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生物化学等参数。结果ipPQDS25~100mg·kg-1,对心室重构大鼠,能明显升高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及其校正值[±dp/dtmax)/LVSP],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亦能明显降低左心室容积(LVV)、左心室长轴(LVLA)长度、左心室短轴(LVSA)长度、左心室绝对重量(LVAW)、左心室相对重量(LVRW),但对右心室绝对重量(RVAW)、右心室相对重量(RVRW)、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平均动脉压(MAP)及体重(BW)均无明显影响。此外,PQDS可明显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肾上腺素(E)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论PQDS能有效防治大鼠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可能与抑制心脏局部AngⅡ生成和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CA以及提高心肌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五方膏外敷治疗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探讨五方膏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将60只Wh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方膏组(A组)、芬必得乳膏组(B组)与空白组(C组),造成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动物模型,A、B组分别外敷五方膏和芬必得乳膏,C组不用药。以损伤症侯指数、血浆黏度、组织学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验观察。结果五方膏组在损伤症侯指数、血浆黏度、组织学方面均优于芬必得乳膏组和空白组。表明五方膏具有抑制创伤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促进伤区血肿吸收和组织修复的作用,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一种有效的外用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