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震红  刘娆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78-179
目的 介绍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持续腹腔冲洗引流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致腹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致腹腔出血的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腹腔冲洗引流的治疗及护理.结果 本组12例患者通过去甲肾上腺素持续腹腔冲洗引流的治疗及护理,出血症状逐渐好转并治愈.结论 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持续腹腔冲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好引流管冲洗的护理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腹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管饲是口咽喉腔颌面部手术及喉外伤后维持营养的主要途径,不同的手术采用不同的管饲方法,其目的是维持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抵抗力,保护胃黏膜,维持胃肠道的功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近半胃切除术食管胃前壁吻合加胃底重建的抗反流作用.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行食管胃前壁吻合加胃底重建,对照组40例行食管胃后壁吻合.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并分析两组术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钡剂反流入食管,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出血、狭窄、瘘及术后上腹部疼痛、烧心及反酸等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械心脏瓣膜术后患者行为的自我管理。方法将168例机械心脏瓣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86例和对照组82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教育,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则行常规健康教育,分别于治疗护理1年后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定,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并应用中文版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结果治疗护理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SF-36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模式,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康复,达到提高机械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列线图模型。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相关手术信息资料。共纳入20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5例,女性患者69例;病理TNM分期0期11例,Ⅰ期42例,Ⅱ期62例,Ⅲ期89例。根据2009版改良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标准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级,将Ⅱ级以上的并发症定义为临床有意义并发症。分析患者一般基线特征、病理特征及手术相关信息特征与临床有意义并发症发生之间的关系,对临床变量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运用R软件(R4.0.3)绘制列线图临床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及C-index验证和评价列线图模型。 结果204例患者中,共有39例(19.11%)患者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吻合口漏(14例,9.03%;行Dixon术式和结肠肛管吻合术共155例)、肠梗阻(14例,6.86%)、肺部感染(13例,6.37%)、肠造口相关并发症(5例,5.95%;包括Miles术式、Hartmann术式预防性造口共84例)、术后出血(9例,4.41%)、腹腔感染/盆腔感染(6例,2.94%)、排尿困难/尿潴留/尿路感染(5例,2.45%)、切口感染(3例,1.47%)、静脉血栓(1例,0.49%)。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χ2=6.677,P=0.010)、既往腹部手术史(χ2=5.260,P=0.022)、术前白蛋白<40 g/L(χ2=9.495,P=0.002)、术前CEA增高(χ2=4.976,P=0.026)、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χ2=6.683,P=0.010)、术中出血量>100 mL(χ2=10.694,P=0.001)是直肠癌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合并基础疾病(OR=2.770,95% CI:1.175~6.531,P=0.020)、既往腹部手术史(OR=2.538,95% CI:1.023~6.295,P=0.044)、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OR=2.376,95% CI:1.077~5.239,P=0.032)、术中出血量>100 mL(OR=3.154,95% CI:1.339~7.427,P=0.009)、术前白蛋白<40 g/L(OR=3.403,95% CI:1.514~7.653,P=0.003)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构建直肠癌术后有临床意义并发症列线图临床预测模型,合并基础疾病78分、既往腹部手术史72分、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为74分、术前白蛋白<40 g/L为100分、术中出血量>100 mL为80分,各因素积分总和即为总分,总分对应的概率即为该模型预测直肠癌根治术后有临床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区分度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AUC值为0.775(95% CI:0.694~0.855),重复抽样内部验证校正后C-index指数为0.747,校正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具备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合并基础疾病、既往腹部手术史、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术中出血量>100 mL、术前白蛋白<40 g/L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充分的术前评估、营养支持和术中精细操作、减少出血量是降低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临床有意义并发症的概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与手术后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寻找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手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45例为观察组,非脑卒中患者40例为对照组。分析脑卒中患者Ⅱ型糖尿病和非卒中患者2型糖尿病的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2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OR值为4.48。术后脑卒中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4.26±2.45)d,非糖尿病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1.73±1.89)d,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致病危险因素,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手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腹部手术中使用尼莫地平、丁咯地尔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部手术高龄患者120例,年龄75~9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尼莫地平组、丁咯地尔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尼莫地平组和丁咯地尔组于麻醉前10min开始分别静脉泵入尼莫地平0.25μg.kg-1.min-1和丁咯地尔6μg.kg-1.min-1,至手术结束停药。记录3组患者在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T2)、术中(T3)和手术结束(T4)时的MAP,HR,SPO2,并记录患者术前1d(D1)、术后1d(D2)、术后3d(D3)和术后5d(D4)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ES)评分。结果3组各时点MAP HR SPO2,并无显著差异(P0.05)。D2尼莫地平组,丁咯地尔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尼莫地平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丁咯地尔(P0.05)。D3和D4),尼莫地平组和丁咯地尔组记忆力、执行力评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尼莫地平组记忆力,执行力仍高于丁咯地尔组(P0.05)。结论术中使用尼莫地平,丁咯地尔可以改善高龄患者腹部手术术后认知功能,并且尼莫地平更优。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在预防甲状腺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甲状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对症护理,实验组从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方面进行循证,寻求最佳方案并进行实施。结果: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心理支持及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减少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手术后硬膜外镇痛 (PCEA)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方法 :38例择期前列腺摘除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CEA组 (2 0例 )和对照组 (18例 )。PCEA组病人手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 ,维持视觉模拟评分 (VAS)<3分。对照组根据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分别在麻醉前 ,手术后 1、2、3、5d采静脉血样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RR) ,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率 (RBC -ICR) ,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功能 (RBC -CaR)、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 (RFER)、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 (RFIR)、丙二醛 (MDA)。结果 :麻醉前各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手术后 1、2、3d :PCEA组RBC -C3bRR、RFER比麻醉前明显上升 (P <0 .0 5 ) ,RBC -ICR、RFIR、MDA比麻醉前明显下降 (P <0 .0 5 )。而对照组RBC -C3bRR、RBC -CaR、RFER明显低于麻醉前 (P <0 .0 5~ 0 .0 1) ,RBC -ICR、RFIR、MDA明显高于麻醉前 (P <0 .0 5~ 0 .0 1) ,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手术后 5d时各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手术后PCEA能提高老年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和降低MDA水平 ,有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肛瘘术后患者应用促愈熏洗方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浓度及熏洗时间对熏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44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6例,组1用浓度为125 mL:2 000 mL的促愈方熏洗10 min治疗,组2用浓度为125 mL:3 000mL的促愈方熏洗20 min治疗,组3用浓度为125 mL:2 000 mL的促愈方熏洗20 min治疗,组4用浓度为125 mL:3 000 mL的促愈方熏洗10 min治疗。治疗14 d后,对术后疼痛、水肿、渗液、出血、发热及创面愈合等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低浓度长时间熏洗组在治疗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渗液及促进创面愈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应用促愈熏洗方低浓度长时间的熏洗治疗能明显减轻肛瘘术后疼痛、水肿、渗液、出血等症状,并促进创面愈合,是治疗肛瘘术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