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角药"是由3味中药联合应用、配伍而成,相辅相成,互为犄角。《伤寒杂病论》中包含着大量的角药运用,根据其在方剂中发挥作用的不同。文章分别从独立成方、方剂中主要作用、方剂中次要或辅助作用以及多组角药联合作用4个方面对经方中茯苓"角药"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对6家企业生产的黄柏、茯苓及熟地黄3种配方颗粒进行质量考察,分析了不同企业配方颗粒的一致性。方法 以峰位、峰形、相对峰强度或主要标准峰个数等为考察指标,对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品种的配方颗粒与标准药材及自制提取物的谱图进行对比,分析三者之间的差异(相似度)。结果 6家企业的黄柏配方颗粒在1 604、1 507 cm-1处特征峰的相对峰高的变化不同,其原药材质量可能存在差异;茯苓配方颗粒因采用辅料种类不一,中红外光谱图差异明显;熟地黄配方颗粒因原药材投料比不同,随着辅料含量的增加,与熟地黄提取物的相关系数降低。结论 中红外光谱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专属性强、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分离等优点,尤其是揭示不同企业的同一种配方颗粒因采用原药材的品质、辅料不同等因素所造成质量差异,因此,中红外光谱技术为保证配方颗粒的均一性提供了客观的分析手段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茯苓药材中茯苓酸和去氢土莫酸含量的UPLC-MS/MS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乙腈-1.0 mmol·L-1乙酸铵(80∶20),流速0.3 m L·min-1,柱温40℃,进样量5.0μL。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离子对分别为茯苓酸m/z 527.40/465.30,去氢土莫酸m/z 483.20/421.20。结果:茯苓酸和去氢土莫酸分别在26.2~524μg·L-1(r=0.999 8)和24.2~488μg·L-1(r=0.999 9)线性良好,分析时间为6 min,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RSD 1.2%)和99.8%(RSD 1.2%)。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靠、灵敏,可作为茯苓酸和去氢土莫酸的一种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等古代资料,结合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现代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方剂涉及的茯苓药材的基原、产地与品质、采收期、加工炮制方法、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与考证,为包含茯苓药材的经典名方品种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古代茯苓入药的基原应为多孔菌科茯苓Poria cocos的干燥菌核。其产地在我国分布广泛,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茯苓古今品质评价结论基本一致,均以块大、质重、皮薄多皱、断面白色细腻者为佳。采收期多为阴历八月,初加工经历古代阴干到现代“发汗”后阴干的演变;茯苓从古至今炮制方法主要为切制,可将其加工成“茯苓块”和“茯苓片”。栽培技术经历了“野生茯苓-活体松根接种-段木接种”的演化过程,目前茯苓主要以人工段木栽培为主,技术方法成熟、产量丰富,可以满足经典名方的研发需求。  相似文献   
5.
张新雨  范梦月  孙蓉 《中草药》2021,52(14):4307-431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联用的方法探索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 dyspepsia,FD)用药规律并探讨核心中药的功效网络,从组方用药规律和功效网络构建联合角度阐释"理-法-方-药"一致性的科学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治疗肝郁脾虚型FD的文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对方剂中性味归经、药物频次、用药剂量以及关联规则、聚类和复杂网络进行分析。对核心药物进行成分靶点筛选,与肝郁脾虚型FD的靶点映射,利用Cytoscape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并对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网络分析和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文献207篇,处方207个,中药119味,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主要为脾、胃、肺、肝;使用频次在15以上的有30种中药,其中柴胡的使用频次最高;甘草6 g的剂量使用频次最高;关联规则表明柴胡-白芍,白芍-白术、柴胡,白芍-茯苓、白术、柴胡分别为同一个组里支持度最高的组合;聚类分析可将中药分为5类;复杂网络分析显示白术、柴胡、甘草、半夏、麦芽、茯苓和枳壳在肝郁脾虚型FD方剂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综合频数、聚类以及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柴胡、甘草、白术、茯苓治疗肝郁脾虚型FD的关键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甘草次酸等,核心靶点为蛋白激酶Bα(protein kinase Bα,AKT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3,MAPK3)等,主要作用通路为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结论从组方用药规律和功效网络构建联合角度阐释了"理-法-方-药"一致性的科学性,数据挖掘分析揭示了中医药治疗肝郁脾虚型FD的核心药物以及配伍规律,同时得到治疗该病潜在的中药配伍,中药复方治疗肝郁脾虚型FD以疏肝理气、健脾益气为主,组方的核心中药柴胡、甘草、白术、茯苓可能是通过槲皮素、山柰酚、甘草次酸等成分作用于IL-6等靶点,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发挥治疗肝郁脾虚型FD的作用,为中医药治疗肝郁脾虚型FD提供新方法、新思路,并为下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茯苓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主成分聚类分析,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有效、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MGⅡS5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2 nm,柱温25℃,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了茯苓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使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了模式识别。结论:将指纹图谱和模式识别结合起来进行中药材质量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较全面的反映茯苓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信息,为评价茯苓药材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中药茯苓为例,建立一种挖掘药物潜在功能的方法,再通过系统论证使之成为确定的新功能,有利于中药应用范围的扩大和临床疗效的提高。方法:利用先前课题组建立的《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中药茯苓跨病种检索,可以得到含茯苓复方在所有疾病的分布情况,再与历代本草学著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所记载的功能主治相比较,经过统计分析和逻辑判断,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和临床疗效评价,从而获取对茯苓传统和潜在功用的整体认识。结果:从历代本草总结出来的茯苓生津止渴、化痰、益智、固涩、止咳、止呕、活血、开胃和安胎的功效,以及古代含茯苓复方治疗虚损、呕吐、中风、消渴、咳嗽、伤寒、痉病等病症,均未被《中国药典》收录。结论:补肾强壮,止咳化痰,降逆止呕,生津止渴,息风止痉和安胎是茯苓的潜在功用,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王妍妍  施晓艳  张越  彭慧  温艳艳  彭灿  俞年军  陈卫东 《中草药》2018,49(20):4899-4904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步测定茯苓中4种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并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以茯苓酸为内参物,建立其与去氢茯苓酸、去氢土莫酸和松苓新酸的相对校正因子(f)与相对保留时间,计算3种成分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并将一测多评法测得的结果与外标法比较,验证一测多评的可行性。结果 17批不同产地茯苓样品中4个活性成分,采用f的计算值与外标法的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对照品缺乏的情况下,以茯苓酸为内参物同时测定去氢茯苓酸、去氢土莫酸、松苓新酸的含量是可行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茯苓中三萜类成分的定量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抗胃腺癌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方法:对从茯苓菌核中提取的(1→3)-?-D-葡聚糖PCS3-Ⅱ及其硫酸酯、羧甲基、羟乙基、羟丙基和甲基化衍生物,用粘度法、激光光散射(LLS)及尺寸排除色谱和光散射仪联用(SEC-LLS)表征了他们在磷酸缓冲液(PBS)中37℃下的[?]、Mw及z1/2等分子参数.然后用MTT法研究了PCS3-Ⅱ和几种衍生物对不同分化程度的胃腺癌细胞株MKN-45、SGC-7901和MKN-28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S-PCS3-Ⅱ、C-PCS3-Ⅱ、M-PCS3-Ⅱ、HE-PCS3-Ⅱ和HP-PCS3-Ⅱ衍生物在PBS溶液中Mw值分别为3.8×104、18.9×104、16.0×104、76.8×104和224.3×104,未改性?-葡聚糖PCS3-Ⅱ几乎无抗胃腺癌活性,而他的硫酸酯和羧甲基衍生物对细胞株MKN-45、SGC-7901和MKN-28却显示较高的抑制率.结论:天然茯苓菌核多糖体外没有抗胃腺癌活性;水不溶性多糖PCS3-Ⅱ链上引入羧甲基和硫酸酯基后,其衍生物溶于水,且链刚性增大,同时其抗胃腺癌活性增强;良好的水溶性、较高的链刚性和适当大的分子量有利于茯苓多糖抗胃腺癌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中药面膜治疗痤疮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中药面膜方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 ~ 30岁痤疮患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11例,治疗组睡前外敷中药(白芷、刺蒺藜、茯苓等)面膜方,前5d为1次/d,后改为隔日1次,一般护理及禁忌.对照组予一般护理及禁忌.2组疗程均为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积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2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组总积分从治疗后均有下降,且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P< 0.01.治疗组疗效指数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不同分级痤疮患者之间疗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面膜方治疗15 ~ 30岁痤疮患者,能有效减轻皮损严重程度、减少皮损数量及减轻皮肤自觉症状,对于不同程度分级的痤疮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