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 了解参麦注射液不同使用剂量对肾功能是否有影响。 方法: 以全国1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为数据来源,从中选择使用参麦注射液、年龄在18~80岁、使用参麦注射液前后7 d有2次血肌酐与尿素氮检测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2次理化指标测定期间内的最大单次给药剂量大于100 mL的纳入超说明书推荐剂量组,其余纳入未超说明书推荐剂量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法,比较2组间肾功能发生异常的差异。 结果: 超说明书推荐剂量组与未超说明书推荐剂量组比较,导致血肌酐、尿素氮发生异常变化的可能性相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 结论: 基于现有数据,未发现"超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参麦注射液对肾功能有损害"的情况,但临床中用药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是基于全国18家大型三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中所有使用苦碟子注射液(KDZ)住院患者临床用药信息数据仓库的回顾性分析。根据使用KDZ不同疗程分为2组,1 707例病人使用疗程≤14 d,275例病人使用疗程>14 d。运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对比2组人群在用药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指标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变化,为KDZ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有用信息。运用generalized boosted models(GBM)倾向评分加权法,消除71个已知混杂因素在组间的差异,如年龄、性别、住院病情等,使结果更加贴近临床真实情况。同时使用另外2种Logistic回归分析确证GBM的分析结果,发现2组人群肝肾功能指标除了AST估计出来的平均处理效应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3个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这不足以说明疗程>14 d使用KDZ会导致肝肾功能发生异常变化。倾向性评分方法为一种有效控制混杂偏倚的统计分析方法,但真实世界还存在诸多未知潜在混杂因素,因此有待将来前瞻性研究或更高级的混杂因素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参麦注射液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不经胃肠道吸收,肝肾毒性尤当重点关注。"量-毒"关系与"时-毒"关系是探讨肝肾毒性的2个重点问题,笔者已对超剂量使用参麦注射液是否引起肝肾毒性(即"量-毒"问题)进行探讨,该文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提供的使用参麦注射液患者的数据信息,探讨不同疗程(临床连续使用超过14 d)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苷(Cr)和尿素氮(Bun)等4个反应肝肾功能指标的影响,采用列联分析、Logistic回归及倾向性评分法(propensity score,PS)、倾向性评分的加权分析法(propensity score weighting,PSW)等分析方法,发现尚不能说明不同疗程对肝肾功能有明显影响。然而肝肾毒性监测是一个长期与重要的问题,尚需毒理学实验及临床前瞻性观察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对大鼠血压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高血压与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的密切联系,采用动物长期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以期得到接近人类病症的生活性高血压动物模型。方法:采用SD大鼠长期高糖高脂饲料(普通饲料、蔗糖、猪油、胆固醇、胆盐按一定比例配比制成)喂养,每天正常饮水,连续30周,建立生活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于造模0、6、15、21、30周分别采用无创尾动脉法测定大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于8、10、12、18、20、24周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A)、肌酐(Cr)水平;于7、9、11、16、19、22周进行尿代谢,收集4h尿液,测尿Cr、UA水平。结果: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则血压开始明显升高,15周收缩压达到160mmHg;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2周血清ALT、AST、GGT、ALP、TP、ALB、UA、Cr水平升高(P<0.01~0.05),9周时尿液UA水平降低(P<0.01~0.05),16周时尿液Cr水平降低(P<0.01~0.05),提示肝肾功能生化指标出现紊乱;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0周血清中TC、TG含量升高,提示血脂生化指标出现紊乱。结论:采用长期高糖高脂饲料喂养造模法,连续造模15周以上能使SD大鼠的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达到轻、中度高血压水平,同时还能造成肝肾损伤以及血脂异常等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5.
复肾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2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复肾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12 4例 ,设尿毒清对照组 6 0例 ,主要观察尿蛋白、尿红细胞、ScrBUN等相关检查项目 ,以及浮肿、呕吐、腰膝酸软、纳呆、乏力、瘙痒等临床伴随症状。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 5 % ,对照组为 6 5 % ,具有显著性意义 ,检验指标及伴随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 ,均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栀子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糖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栀子水提取物、栀子总苷和栀子苷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糖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对小鼠腹腔注射造成小鼠糖尿病模型,给药组分别灌胃栀子水提取物组(1.5 g/kg)、栀子总苷组(0.03g/kg)、栀子苷组(0.003g/kg),卡托普利组(0.02g/kg),连续给药2周。观察以下指标:①测定血糖;②测定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③计算肾脏系数;④测定尿酸、尿素氮及肌酐。结果:栀子各给药组与用药前比较小鼠血糖值均有所下降,其中栀子水提物组(P<0.05)和栀子总苷组(P<0.01)血糖下降尤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差异不明显。栀子水提物组(P<0.05)和栀子总苷组(P<0.01)小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栀子各给药组对小鼠胰岛素敏感指数影响不大。栀子水提物组和栀子苷组肾脏系数比模型组有所下降(P<0.05),栀子总苷组肾脏系数显著降低(P<0.01)。栀子水提物和栀子总苷能降低小鼠血清尿酸水平(P<0.05),水提物和栀子苷能使小鼠尿素氮水平下降(P<0.05);栀子各给药组对小鼠血清肌酐水平影响不大。结论:栀子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及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低、中、高3个剂量组.模型组给予大量高尿酸饮食,造成肾损害模型,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治疗组给予高尿酸饮食的同时给予当归补血汤低、中、高3个治疗剂量;14 d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组织所分泌的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同时测定肾组织SOD和MDA含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观察各项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大鼠肾组织细胞产生的NO含量和NOS、SOD均减少,MDA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后血清尿酸(UA)水平降低,同时肾组织含量升高,MDA降低,其中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造成的肾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肾浊清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丽姝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41-4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肾浊清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肾浊清汤,对照组采用析清胶囊口服,观察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症状体征、肌酐、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服用肾浊清汤剂后,患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肾功指标改善,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肾浊清汤剂能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实验观察排毒养颜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肾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对小鼠尾静脉注射造成小鼠糖尿病模型,分别连续灌胃给药4周。观察以下指标:①一般情况;②测定血糖;③测定肌酐及尿素氮;④计算肾脏器系数。结果:给药后2—4周,排毒养颜胶囊组小鼠血糖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给药4周后,排毒养颜胶囊组小鼠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肾脏器系数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排毒养颜胶囊对糖尿病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及肾脏保护作用,从而可延缓糖尿病小鼠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