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春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132-4133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在小儿哮喘间歇期治疗中的作用,为小儿哮喘的诊治及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4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中就医的儿童哮喘患者356例,随机分为健康管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家属采取医嘱及康复建议的处理方式,而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话随访等督促手段保障家长对该组儿童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2年后对所有儿童患者哮喘发作的次数及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2年的比较观察,显效、有效、无效率在经确认未进行有效健康管理的146例患者中分别为17%、31%、52%,在经确认进行有效健康管理的142名患者中为56%、34%、10%.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 有效的健康管理对儿童哮喘间歇期的延长及儿童哮喘的治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分析颞叶癫痫发作间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和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对致癫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手术治疗的80例单侧颞叶癫痫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术前进行PET-CT和VEEG监测定位致痫灶,以术中监测结果为定位致痫灶的金标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ET-CT放射性分布不对称指数(AI)对颞叶癫痫致癫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PET-CT、VEEG确定致癫灶的灵敏度分别为88.73%、47.89%,特异度分别为88.89%、66.67%。颞叶癫痫发作间期病灶侧AI显著高于非病灶侧(P<0.05),同时也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颞叶内侧AI(P<0.05)及颞叶外侧AI(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I=0.153诊断颞叶癫痫致癫灶的曲线下面积为0.730,95%置信区间在0.544~0.916。结论 颞叶癫痫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定位准确率优于VEEG,对手术治疗准确定位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且AI为0.153时诊断癫痫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间歇期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利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方法 研究对象为第2次发作住院治疗的情感性障碍患者,根据2次发作间歇期的长短,分为长间歇期组(间歇期≥5年,下称研究组)和短间歇期组(间歇期<5年,下称对照组).应用自编调查表收集相关资料,抑郁发作患者评定汉米尔顿抑郁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严重程度分量表(SI),躁狂发作患者评定躁狂量表和SI.结果 研究组目前年龄平均(45.32±14.13)岁,大于对照组的(39.71±13.26)岁,差异有显著性(t=2.50,P<0.01);研究组女性占63.83%,对照组44.78%,差异有显著性(X~2=8.24,P<0.01);研究组外向性格63.33%.对照组40.43%,差异有显著性(X~2=6.69,P<0.01);研究组家族史阳性率45.00%,对照组69.15%,差异有显著性(X~2=4.37,P<0.01);研究组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38.33%,对照组86.17%,差异有显著性(X~2=9.54,P<0.01).结论 长间歇期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女性偏多,性格外向者多,家族史阴性者多,而伴精神病性症状少,疾病严重程度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社区护士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专项技能培训对提高化疗间歇期PICC维护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留置PICC的220例食管癌或肺癌患者,其中男174例(79.1%)、女46例(20.9%),年龄为(61.1±9.0)岁.以社区护士参加PICC技能专项培训时间为界限,将患者分为培训前组(n=119)和培训后组(n=101).比较两组患者在化疗间歇期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社区护理期间PICC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9% (46/220),按照发生率高低依次为感染(7.2%,16/220)、静脉血栓(4.5%,10/220)、导管堵塞(3.6%,8/220)、导管脱落(2.7%,6/220)、渗出或损坏(2.7%,6/220).培训后组PICC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培训前组(14.9%比26.1%,P=0.047; 3.0%比10.9%,P=0.035),而患者满意度(对PICC疑问的解答、对手臂上导管及其位置的感受、总体评价)显著优于培训前组(P =0.003、0.011、0.001).结论 实施社区护士PICC专项技能培训能够提高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PICC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对淋巴瘤患者化疗间歇期血象监测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遴选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来本科室已接受过化疗的淋巴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后予常规护理随访,实验组结合跨理论模型干预,即依据患者的不同行为特征进行分期并实施相应的推荐措施。两组患者化疗间歇期均予一周一次电话或微信随访,每例患者共观察5个化疗间歇期,比较该理论对患者血象监测的次数、血象监测主客观因素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化疗间歇期血象监测主客观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血象监测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住院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跨理论模型可有效提高淋巴瘤患者化疗间歇期血象监测依从性,降低总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发作间歇期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痛风间歇期患者11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非布司他组55例和活菌辅助组55组。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口服非布司他,活菌辅助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黄嘌呤氧化酶(XOD)、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水平,肠道菌群变化和治疗期间的痛风发作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XOD、UA和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活菌辅助组患者的IL-1β(P=0.018)、IL-6(P=0.044)、XOD(P=0.000)、UA(P=0.000)和ESR(P=0.003)水平均明显低于非布司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UN、CR水平比较,组内、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前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拟杆菌和肠杆菌数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活菌辅助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和拟杆菌数量增加,肠杆菌数量减少,与治疗前、非布司他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活菌辅助组患者的痛风急性发作率为3.64%(2/55),低于非布司他组的12.96%(7/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发作间歇期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辅助治疗,可以降低UA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痛风急性发作;其机制可能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参与嘌呤氧化代谢,促进UA分解、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7.
吴胜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839-3840
目的 比较中医治疗方式与西医治疗方式对控制儿童哮喘复发的效果,为儿童哮喘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择某院近两年3~7岁哮喘儿童患者179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中医组儿童患者在哮喘间歇期采取黄芪辅助治疗,西医组儿童患者采取耱皮质激素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测定IL-2及IL-4水平,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间歇期利用黄芪进行治疗的儿童患者总有效率为86%,而利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儿童患者总有效率为90%,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IL-2及IL-4的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黄芪治疗组的细胞因子更趋向于正常.结论 利用中西医方式对儿童哮喘患者在间歇期进行治疗的效果不具有显著差异,然考虑到糖皮质激素的诸多副作用及儿童成长的需要,建议对该类患者哮喘间歇期采取黄芪进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发作间歇期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痛风间歇期患者11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非布司他组55例和活菌辅助组55组。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口服非布司他,活菌辅助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黄嘌呤氧化酶(XOD)、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水平,肠道菌群变化和治疗期间的痛风发作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XOD、UA和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活菌辅助组患者的IL-1β(P=0.018)、IL-6(P=0.044)、XOD(P=0.000)、UA(P=0.000)和ESR(P=0.003)水平均明显低于非布司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UN、CR水平比较,组内、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前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拟杆菌和肠杆菌数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活菌辅助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和拟杆菌数量增加,肠杆菌数量减少,与治疗前、非布司他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活菌辅助组患者的痛风急性发作率为3.64%(2/55),低于非布司他组的12.96%(7/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发作间歇期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辅助治疗,可以降低UA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痛风急性发作;其机制可能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参与嘌呤氧化代谢,促进UA分解、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9.
王新春  王蓓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4):4714-4715
<正>期前收缩亦称期外收缩、额外收缩、过早搏动(简称早搏)。它是由于单源性及多源性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强或折返激动所引起的心脏冲动。早搏心电图共同特征有:有提早出现的异位冲动;早搏后因干扰正常节律而出现一个较长的间歇,称代偿间歇。  相似文献   
10.
王新春  王蓓 《实用医技》2007,14(34):4714-4715
期前收缩亦称期外收缩、额外收缩、过早搏动(简称早搏)。它是由于单源性及多源性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强或折返激动所引起的心脏冲动。早搏心电图共同特征有:有提早出现的异位冲动;早搏后因干扰正常节律而出现一个较长的间歇,称代偿间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