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单味关木通、配伍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给药后,大鼠肾功能、肾组织形态学及肾脏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单味关木通组、龙胆泻肝汤组、正常对照组3组,其中前两组分别按6,17.5 g·kg-1(其中含关木通6 g·kg-1)给以相应方药水提液灌胃,正常组给予等量饮用水,连续8周。测定大鼠血、尿生化指标及肾脏组织匀浆中IL-1β,IL-6水平,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2种水提液连续给大鼠灌胃8周,均可见明显的肾功能改变,肾脏组织匀浆中IL-1β,IL-6水平比正常组均明显升高,组织切片显示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的肾小管间质病变;龙胆泻肝汤组的肾脏损伤较单味关木通组轻。结论:实验剂量的关木通与配伍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均可引起肾功能损伤,肾脏损伤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和伴有高水平的IL-1β与IL-6为特征。推测关木通及其龙胆泻肝汤引起的肾毒性涉及免疫诱导的炎性损伤机制;复方龙胆泻肝汤肾毒性较低,可能与其减轻单味关木通引起的免疫诱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方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对氧磷酶活性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痰瘀同治方5,2.5,1.25g·kg-1剂量组;采用主动脉球囊拉伤加高脂喂养造模;造模4周开始给药,给药8周。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清对氧磷酶-1(PON-1)活性,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痰瘀同治方5g·kg-1剂量组家兔TC,LDL-C明显降低,痰瘀同治方5,2.5g·kg-1剂量组PON-1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痰瘀同治方各剂量组CRP,TNFα-和IL-6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痰瘀同治方通过调节血脂,抗炎,保护PON-1活性等途径起到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给予质量可控的山豆根(RRST)水煎液致大鼠肝脏毒性,并探讨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代表性好、来源固定的药材,取山豆根饮片加6倍量水,浸泡30 min,武火煮沸,换文火煎煮60 min,共煎煮2次,合并2次的滤液浓缩至生药2 g·mL-1,得山豆根水煎液储备液,并对其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进行测定,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动物实验:选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10% CCl4)、低剂量组(灌胃给予1 g·kg-1山豆根水煎液)、中剂量组(灌胃给予4 g·kg-1山豆根水煎液)和高剂量组(灌胃给予16 g·kg-1山豆根水煎液),每组6只.连续给药14d,第15天ip 25%乌拉坦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血清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摘取肝脏,称重,计算脏器指数,病理制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取部分肝组织加冷生理盐水制成10%肝匀浆,离心,取上清波,测定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大鼠连续给予不同剂量山豆根水煎液7d后,高剂量组出现活动减少,四肢无力;14 d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ALT,ALP,TBA值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的肝细胞肿大,并伴有炎症浸润.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IL-6,TNF-α含量升高(P<0.05及P<0.01),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SOD/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山豆根具有肝脏毒性,给予大鼠16 g·kg-1山豆根水煎液可导致明显的肝损伤,且其损伤机制与炎症因子的作用和脂质过氧化有关,与四氯化碳的肝毒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方案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案(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lderly patients with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EISH)患者血压水平、中医症状、血管内皮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 将135例EISH患者随机分中西医结合组(简称结合组, 给予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胶囊)、中药组(给予降压胶囊+尼莫地平胶囊模拟药)及西药组(给予尼莫地平胶囊+降压胶囊模拟药)3组, 疗程为4周。观察各组患者治前后血压水平及症状改善情况, 血清一氧化氮 (NO), 血浆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 PGF1α)以及hs-CRP含量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各组收缩压水平显著降低, 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各组血清(浆)NO、6-keto-PGF1α水平显著升高, ET-1、TXB2、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 P<0.01);结合组降低收缩压的作用优于中药组或西药组(P<0.05), 改善症状的作用优于西药组(P<0.01);结合组升高血清NO含量及降低血浆TXB2含量作用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案(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降压疗效显著,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真武汤加味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66例DC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味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及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气促、心悸、水肿、乏力等主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6、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真武汤加味方能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症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代谢综合征大鼠脑神经元和微血管损伤炎性反应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对老龄代谢综合征大鼠对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研究,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神经元和微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方法:用喂养法建立代谢综合征大鼠动物模型,分为青年正常组、青年模型组、老龄正常组、老龄模型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清、组织中TNF-α、IL-6表达的变化。结果:青年模型组、老龄模型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均分别较青年正常组和老龄正常组显著上升(P<0.01),青年模型组较老龄模型组上升更明显(P<0.01);青年模型组、老龄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炎性因子TNF-α、IL-6的表达,均分别较青年正常组和老龄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老龄模型组较青年模型组增高更明显(P<0.01)。结论:采用高脂、高糖、高盐复合饲料喂养方法可以复制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该模型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明显增加,提示TNF-α、IL-6参与了MS及其靶器官损伤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宣痹汤合白虎桂枝汤内服外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疗效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将113例患者1:1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片+布洛芬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宣痹汤合白虎桂枝汤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4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自我疼痛评价,评价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压痛、关节肿胀及关节活动障碍情况,记录疼痛缓解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两组综合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第2,3,7,10天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压痛、红肿、活动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ESR,UA,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宣痹汤合白虎桂枝汤加减内服的使用能减轻AGA疼痛,缩短疼痛时间,减轻炎症反应,能更有效、更快控制AGA的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吴茱萸致小鼠肝脏损害的毒性机制。 方法: 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吴茱萸高剂量组(30 g·kg-1·d-1)、中剂量组(20 g·kg-1·d-1)、低剂量组(10 g·kg-1·d-1)和正常组,连续灌胃给药或蒸馏水21 d后,摘眼球取血,离心,取血清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取肝脏,计算脏器指数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物(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脱氢酶(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计算SOD/MDA;采用ELISA 法测定肝组织中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吴茱萸3个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明显升高,肝脏肝组织形态学出现肝细胞灶性坏死。肝组织中SOD/MDA,GSH-Px和NOS活性明显下降(P<0.05),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炎症介质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 结论: 大剂量吴茱萸致小鼠肝毒性的机制可能与自由基及炎症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对尿酸钠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肿胀度的影响,对大鼠血清、肝脏和滑膜中炎症因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20)g,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吲哚美辛(3.0 mg·kg-1)组和槲皮素(100,200,400 mg·kg-)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7d.第5天给药后1h采用大鼠右后肢踝关节腔内注射注入3.0%尿酸钠溶液100μL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2,4,8,12,24,48 h用缚线法测取右后肢小腿踝关节同一部位周径,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色法等测定大鼠血清、肝脏和滑膜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 F-oα)、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结果:槲皮素能够显著抑制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抑制炎症因子IL-1β,TNF-α,PGE2含量,降低机体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结论:槲皮素通过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发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附强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及对脑钠素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强心丸6 g 1次,2~3次/d。疗程8周。观察两组心功能、左心功能、中医证候积分、N末端B型尿钠肽(NT-proBNP)、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增加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浆CRP,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强心丸能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脏舒缩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其血浆NT-proBNP水平,其作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