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4篇
  免费   1238篇
  国内免费   318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433篇
内科学   409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156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59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846篇
  4篇
中国医学   3561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502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301篇
  2017年   421篇
  2016年   437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747篇
  2013年   665篇
  2012年   674篇
  2011年   627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rimary care physician clinical practice patterns, barriers, and education surrounding pediatric physical activity (PA), and to compare practice patterns by discipline.  相似文献   
2.
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了解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7—12月的急诊处方2700张,对其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49.1%,药物应用形式以单用为主(占66.3%);给药途径以口服和静脉注射为主。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0.8%,分别在选药方案、给药方案、溶媒使用、联合应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我院急诊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风毒邪论是一种与传统中医中风病理有所不同的理论 ,在中风毒邪论指导下形成解毒通络方是较为理想的神经保护剂 ,可解决目前神经保护治疗的主要障碍 ,有望成为提高中医治疗中风急性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白术茯苓汤及其配伍对脾虚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方剂治疗脾虚证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苦寒泻下法复制大鼠脾虚模型,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白术茯苓汤及其与补气药。行气药及除湿药的不同配伍对脾虚大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大鼠GAS、MTL降低(P<0.01),VIP升高(P<0.0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各治疗组以上部分或全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综合配伍组改善作用最优。结论:白术茯苓汤的脾虚大鼠胃肠激素的紊乱的某些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综合配合组以上指标的改善,优于白术茯苓汤组及其余各配伍组,说明中医关于复方配伍的理论与实践,有其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Acupuncture is able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healing significantly when employed in cases of nerve paresis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analysis. The patient's constant condition of speech and swallowing impediment before treatment changed relatively fast after start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It is self evident that we took into account the primary disease (AIDS) and its problems. The simplicity of a complementary treatment with acupuncture according to the possible results should make us consider the use of acupuncture as an important way to treat paresis in the early subacute phase and if possible during clinical stay.  相似文献   
6.
方剂学科发展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学科传统模式已发生重大变化,现代方剂学以计算机和实验为重要研究手段,熔理论方剂学、实验方剂学及临床方剂学于一炉。现代方剂学科模式的建立必将培育出新的知识增长点,丰富学科内涵,促进研究方向和专业课程的调整,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世纪方剂学科发展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8.
骨质疏松症(OP)是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多发病,好发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增加了患者骨折的风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导致的。除了雌激素缺乏对骨骼的直接负面影响外,绝经后妇女免疫状态的改变间接导致骨骼的持续破坏,因为绝经后妇女通常表现出慢性低级别炎症表型,细胞因子表达和免疫细胞谱发生改变。PMOP已严重危害我国女性健康。补肾活血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补肾活血中药,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师与患者越来越重视中医药,补肾活血方被应用于多种疾患,包括骨科的多种疾病,其对PMOP的防治效果亦明显。该文基于骨免疫微环境,以骨代谢对PMOP产生影响为基础,论述补肾活血方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当归补血汤出自金元时期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暑伤胃气论》,是一首被历代医家传承发扬的补气生血经典名方,已被收录于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通过系统梳理古籍文献及现代文献,并结合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对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的历史源流、组成、剂量、炮制、制法与煎服法、功效与应用进行考证分析。共收集相关古籍文献信息604条,其中涉及中医古籍186部,其中40部(金元5部,明19部,清16部)中医古籍详细记载了组成、炮制、剂量等内容。有关当归补血汤组成,主要为当归和黄芪;根据古今剂量折算,黄芪37.3~38.1 g,当归7.5~7.6 g;黄芪宜采用蜜炙,当归为酒当归;加入水600 mL,煎至300 mL,饭前温服。该方古籍主要记载功效为血虚发热,证见肌热、燥热,烦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是补气生血名方。现代研究表明,当归补血汤常用于治疗各种贫血、糖尿病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上述研究结果为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后期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盐酸洛哌丁胺灌胃法建立STC大鼠模型,设定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益气活血通便方低、中、高剂量组(3.51、7.02、14.04 g·kg-1)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体征变化、计算粪便含水率及肠道推进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黏膜炎症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AQP)3、AQP4、AQP8和c-Kit蛋白灰度值,通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经过益气活血通便方给药治疗10 d后,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便方不同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的粪便含水率和肠道推进率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无明显黏膜炎症改变,杯状细胞排列较规整无断裂、数量较多。益气活血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血清中S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VIP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