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9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完全免费 | 351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137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152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161篇 |
2011年 | 173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活血、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动物模型,比较观察由丹参、川芎、红花组成的活血注射液和由党参、黄芪组成的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心脏形态学结构及胶原成分、心脏湿重/体重、左心腔面积、心梗区左室壁变薄比、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活血、益气注射液组较模型组心梗健存区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减少,心脏湿重/体重比值变小(P<0.05),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明显增多(P<0.05),左心腔面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无正性肌力作用的活血注射液与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体液免疫(IgG、IgA、IgM)、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将62例属NYHA心功能分级为2~4级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30ml(相当于生药6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用硝酸甘油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20天。两组治疗前后均采血测定IgG、IgA、IgM、T细胞亚群和sIL-2R,同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心功能改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5.8%、74.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收缩末期容积(ES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4和CD4/CD8比值上升(P<0.05),sIL-2R明显下降(P<0.05),IgG、IgA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可作为治疗CHF的重要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CHE)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属NYHA心功能分级为2-4级的住院CHF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黄芪注射液40ml(生药8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2周,并随访1-6个月。对照组用硝酸甘油1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亦为2周,同样随访1-6个月。结果:治疗组用黄芪治疗后1个月、6个月临床心功能改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2%、78.6%,34.2%、81.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快速充血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E/A)、每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1),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6个月治疗组心脏性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作为HF尤其重症CHF抢救的重要辅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交叉对比的方法,对1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参麦注射液和门冬氨酶钾镁治疗比较。结果:应用参麦注射液2周后,左室射血分数由29.5±9.0升至36.6±10.2,68.75%的患者心功能改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阂冬氨酸钾镁可使37.50%的患者心功能改善,但左室身因分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参麦注射液是治疗充血性心力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心功能Ⅲ-Ⅳ级,辨证属气(阳)虚血瘀、水饮证患者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对照组服用开搏通。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心房肽(AN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降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作用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部分相似,有可能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室重构;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可能对防止血栓的形成及改善心衰的进程有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大剂量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功能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即生脉注射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生脉注射液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仅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用药前后心功能改善程度及血浆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衰患者血浆P-选择素、vWF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vWF和D-二聚体水平均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状态,大剂量生脉注射液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衰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应用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甙IV(XGA)注射液治疗1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周后15例患者胸闷、气急症状好转,活动能力有所提高。以放射性核素心血池造影术观察示左心室构型改善:即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缩小(从101.24±45.36ml到89.86±44.13ml),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也缩小(从78.80±42.25ml到61.68±33.41ml),此两项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5);心率减慢(从88 相似文献
9.
10.
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是禀赋薄弱、外邪袭心、心阴受损、心阳耗竭,其病机是气阳亏虚、瘀血阻滞、水饮停蓄。临床治疗心衰的经验是强调益气温阳利水及滋阴活血等,用药则宜辨证审因而设,不可偏颇,并对心、肺、肾三脏常需兼顾而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