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稳心冲剂治疗气虚血瘀型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稳心冲剂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与胺碘酮进行比较,近3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稳心冲剂临床主症总有效率93.58%(248/265),各症状平均总有效率92.26%,心电图总有效率90.2%(239/265);胺碘酮临床总有效率88.0%,心电图总有效率84.0%(63/75)。经统计学处理,稳心冲剂优于胺碘酮(P<0.05)。 相似文献
2.
大鼠肺气虚“证”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风寒和二氧化硫综合刺激大鼠,大鼠出现了咳嗽、气急、乏力,易感等肺气虚症状。检测表明肺气虚模型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负重游泳试验时间减少;体表温度,尤其是背部体表温度下降;超微结构观察发现气管、支气管粘膜存在广泛的缺损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论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理,认为气虚血瘀、本虚标实是中风的主要病机.补阳还五汤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补气活血祛瘀,乃治疗气虚血瘀所致中风偏瘫的比较理想的方剂;其集补气活血、通络功效于一方,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管血流量,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增进神经系统的修复,祛除脑府之瘀,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使中风向愈. 相似文献
4.
慢性鼻炎鼻腔腺体分泌功能与气虚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慢性鼻炎(CR)及正常健康人群进行中医气虚辨证,将具有典型与非典型气虚者进行鼻腔腺体分泌功能(GSF)对照观察,结果发现CR及正常健康人群中具有典型气虚者GSF相对亢进。本研究还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腺体的神经调控与气虚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GSF亢进是CR气虚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3):162-163
目的:证明气虚证肛肠病的发生与肺通气功能障碍有关。方法:选以以脱肛为主要症状的内痔,混合痔及直肠粘膜脱垂患者共100例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糖足消足浴治疗气虚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00例病人入组,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糖足消和安慰剂(配制着色剂)足浴,隔日1次,每次20 min,疗程12周,观察临床症状、踝壁血压指数、肢体位置试验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7例和45例纳入分析,总有效率分别为82.98%和51.11%,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12周后才见明显下降(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踝臂血压指数上升明显(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糖足消足浴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见效快,操作方便,适合在社区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肺积方对肺癌免疫逃逸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肺积方对肺癌免疫逃逸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r、IL-10、VEGF、sCD44v6及TGF-β1表达水平,并从肺癌患者瘤体变化、Karnofsky(KPS)评分、中医证候临床方面评价肺积方临床疗效。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降低外周血CD4^+CD2^+5Tr、VEGF、sCD44v6、TGF-β1、IL-10水平;(2)治疗组瘤灶稳定率(78.26%)优于对照组(50.00%,P〈0.05);(3)治疗组KPS评分增加稳定率76.67%,对照组为43.33%;治疗组KPS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组气阴两虚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肺积方可稳定瘤体,改善气阴两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2)肺积方可以通过多途径干预肺癌免疫逃逸,恢复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降糖中药片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RBC—SOD,MDA,Ins,AchE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糖中药片有较好的降糖和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本文观察到该药在降糖的同时,还可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含量,抑制血清丙二醛(MDA)生成,降低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酸(AchE)水平,和玉泉片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01)。对血清胰岛素水平(Ins)无明显影响。提示降糖中药片既可改善糖代谢,还可影响自由基及乙酰胆碱酯酶的代谢。 相似文献
9.
10.
加味八珍汤对升高大强度训练运动员血红蛋白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八珍汤对升高大强度训练运动员血红蛋白(Hb)值的作用。方法:将120名男运动员随机分为3组各40例。非治疗组不采用任何药物治疗;治疗组口服加味八珍汤煎剂(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阿胶等组成)治疗;对照组口服硫酸低铁片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以1月为1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及Hb值变化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后症状积分改善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后治疗组Hb值明显升高,与观察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对照组观察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八珍汤对大强度训练运动员Hb值有较好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