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芪参益气滴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喂养高胆固醇饲料造模,12周末将模型兔随机分为自然消退组和中药组,药物干预12周。分别于实验开始、12周末、24周末检查hs-CRP水平。结果第12周hs-CRP水平较造模前明显升高(P<0.01);第24周中药组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病理检测显示,中药组斑块厚度减小,泡沫细胞减少,体积变小。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以显著降低hs-CRP水平,具有抗炎作用,从而可延缓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白血病患者中增高的状况。方法对7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行hs-CRP检测,观察各种类型白血病患者hs-CRP增高比例,并将各型白血病hs-CRP值与正常人比较。结果79例白血病有73例增高(92.4%),增高比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各种类型白血病hs-CRP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各种类型白血病患者hs-CRP均增高,hs-CRP可作为白血病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和2型糖尿病9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测定C反应蛋白。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C反应蛋白浓度随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高而增高;C反应蛋白与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相关。结论C反应蛋白的浓度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针刺督脉穴为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为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督脉组(A组)、传统针刺组(B组)、单纯药物组(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清CRP测定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CRP含量均有减少,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治疗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中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督脉穴为主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3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以及对血浆炎症介质、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5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前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中医证候疗效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无改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显著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抑制外周血浆炎症介质及D-二聚体。 相似文献
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与尿蛋白水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沈方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3):3620-362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与尿蛋白水平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7月—2006年9月妊娠晚期健康者39例,同期住院妊高征患者46例,包括轻度妊高征17例、中度妊高征15例、重度妊高征1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CRP水平,我院生化室完成24 h尿蛋白检测。结果妊高征组血浆CRP与尿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CRP显著高于轻度妊高征患者,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CRP显著高于中度妊高征患者,血浆CRP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CRP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进程,同时CRP可能促进了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肾脏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化瘀解毒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化瘀解毒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的疗效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UA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化瘀解毒汤,观察治疗效果,以及炎症因子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无论在心绞痛的缓解率,硝酸甘油停减率还是在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方面,都较对照组明显,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化瘀解毒法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并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9.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IR、血脂各项、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相关性。选择186例2型糖尿病病例,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痰浊)困脾、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血瘀脉络及阴阳两虚血瘀水停等5型,对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及分析。结果:①2型糖尿病中医各辨证分型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低于正常组(P〈0.05,〈0.01);血脂各项、UA、CRP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组间比较,湿热(痰浊)困脾组和瘀血阻络组大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②ISI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各项(除高密度脂蛋白外)、UA及CRP均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各辨证分型在ISI、血脂各项、UA、CRP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湿热(痰浊)困脾和血瘀脉络两型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2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1例]血清hsCRP,cTn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AP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AMI组血清hs-CRP,cTnI,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P组、UAP组血清hs-CRP,cTnI,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AM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P组血清hs-CRP,cTnI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TC,TG,LDL-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DL-C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hs-CRP与cTn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cTnI及血脂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