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9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74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ummary We have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the ACE inhibitor benazepril hydrochloride are altered with proteinuria by studying 8 patients with major proteinuria of different causes who were given a single dose of 10 mg p.o.The maximum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benazepril was found between 0.5 and 2 h after dosing (median 1 h). Its elimination was almost complete within 6 h. Peak plasma levels of benazeprilat, the active metabolite of benazepril, were observed between 1 and 6 h (median 2.5 h). The elimination of benazeprilat from plasma was biphasic, with mean initial and terminal half-lives of 3.0 and 17.3 h, respectively. On average,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benazepril and benazeprilat in the patients did not differ from those in a historical control group of healthy volunteers, but intersubject variability in the AUC and half-lives of benazeprilat was greater in the patients.Plasma ACE was completely inhibited from 1.5 to 6 h after dosing, and at 48 h the mean inhibition was still 42 %. Plasma renin showed substantial intersubject variation. Mean supine blood pressure (systolic/diastolic) was reduced from baseline by a maximum of 18/13 mm Hg at 6 h. Proteinuria was diminished after benazepril in 7 patients.I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proteinuria in the nephrotic range does not require a change in benazepril dosage.  相似文献   
2.
苯那普利对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丽敏 《黑龙江医学》2006,30(2):118-119
目的探讨血管酶转换抑制剂苯那普利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衰的疗效。方法选择适宜病例50例,应用苯那普利10 mg/次,2次/d,口服,分别于用药后1、2、3周监测心功能、醛固酮系统、心钠素及血流动力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50例中显效23例,有效25例,无效2例。结论血管转换酶抑制苯那普利对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疗效确切,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室组织中Gq蛋白-肌醇磷脂途径的变化,以阐明该信号转导通路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心衰组和苯那普利干预组。心衰组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累积剂量达 20 mg·kg-1 BW 制作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苯那普利组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同时给予苯那普利 10 mg·kg-1·d-1。4周后大鼠经颈内动脉插管至左心室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肌组织中Gαq/11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磷脂酶C活性测定采用酶水解同位素底物法。 结果: 心衰组大鼠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左室组织中Gαq/11蛋白表达、基础磷脂酶C活性和GTPγS刺激后磷脂酶C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苯那普利组大鼠±dp/dtmax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高于心衰组(P<0.05),其左室组织中Gαq/11蛋白表达、基础磷脂酶C活性和GTPγS刺激后磷脂酶C活性均显著低于心衰组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力衰竭大鼠左室组织中Gq蛋白-肌醇磷脂途径活性显著升高,该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可能在心衰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ACEI类药物苯那普利可部分逆转心衰大鼠左室组织中Gq蛋白-肌醇磷脂途径的激活。  相似文献   
4.
探讨纳催离(吲哒帕胺)治疗高血压(HP)合并Ⅱ型糖尿病(NIDDM)病人降压效应及对微量白蛋白(mAlb)尿的影响,并与苯那普利(洛丁)的疗效相比较,对HP合并NIDDM病人46例给予催离以及44例给予苯那普利治疗6个月,进行用药前后24h动态血压(ABPM)及尿mAlb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及自身对照相比,纳催离与苯那普利治疗后,ABPM指标及尿mAlb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而两药之间疗效对比无差异,上述结果提示,纳催离治疗HP合并NIDDM病人与苯那普利效果一样,明显降低血压的同时,还兼有降低mAlb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尼群地平与苯那普利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润成 《河北医学》2001,7(11):988-990
目的 :观察尼群地平与苯那普利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0例 ,单用尼群地平 10mg ,每日 3次口服。联用组 30例 ,尼群地平 10mg ,每日 3次 ,苯那普利 5mg ,每日 2次。两组病人均于用药第 1周、2周、3周、4周各测量两次血压及心电图 ,根据病情调节服药剂量。结果 :联用组在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改善心电图S—T段下移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尼群地平与苯那普利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副作用少 ,只要注意禁忌症 ,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肾小球滤过膜对不同分子量蛋白质通透性能对苯那普利短期治疗的反应性。方法 :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计算出大分子量和中分子量尿蛋白排泄量。口服苯那普利 10mg/d ,共两天 ,测定用药前后2 4小时尿蛋白总量、尿蛋白圆盘电泳、平均动脉血压等。结果 :用药后大分子尿蛋白、平均动脉血压明显降低 ( 1.15± 0 .89)g/ 2 4hvs ( 0 .84± 0 .74)g/h ,P <0 .0 1;( 14 .19± 1.96)kPavs ( 12 .76± 1.12 )kPa ,P <0 .0 1) ,2 4小时尿蛋白总量、中分子尿蛋白数减少无显著性 ( 3 .16± 2 .2 4)g/ 2 4hvs ( 2 .83± 2 .2 7) g/ 2 4h ,P >0 .0 5 ;( 1.72± 1.2 2 )g/ 2 4hvs ( 1.62± 1.47) g/ 2 4h ,P >0 0 5 )。结论 :短期使用苯那普利可改善肾小球滤过膜对大分子蛋白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7.
35例心衰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15例及苯那普利加常规治疗组20例,于治疗前后对照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内皮素(ET)、循环内皮细胞(CEC)、心胸比率、射血分数、收缩时间间期、小轴缩短率及左室重量指教。结果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苯那普利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表明心衰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ACE活性增加。Ang Ⅱ生成增多,ET及CEC增加,致心肌损害,引起心肌重构,形成心衰恶性循环,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抑制Ang Ⅱ生成及改善内皮功能,从而阻断心肌重构和改善心衰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拮抗剂(AT1RA)缬沙坦对大鼠肾病综合征病理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阿霉素肾病(AN)模型,将大鼠分为阿霉素肾病组和缬沙坦及苯拉普利治疗组,检测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尿素氮及其他生化指标,并取肾脏进行光镜及电镜检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并没正常对照组。结果 缬沙坦及苯拉普利可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蛋白尿排泄,改善生化指标。结论 缬沙坦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效应,减轻肾损伤,降低蛋白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安全性、耐受性。方法 62例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 ,应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 ,观察其降血压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服药 2周 ,显效 3 7例 (59 68% ) ,有效 2 3例 (3 7 10 % ) ,无效 2例 (3 2 2 % ) ,总有效率达 96 78%。不良反应少而轻 ,持续时间短暂。结论 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两药联合应用在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 ,效果好 ,平稳 ,依从性好 ,耐受性好 ,方便 ;两者可以常规联合应用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苯那普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逆转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和Chymase(CMA)基因A/B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157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24个月的随访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以及CMA基因A/B多态性;超声心动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结果 (1)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而心率改变不明显;(2)能明显逆转LVH;(3)ACE基因型间除左室质量(LVM)下降值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下降值在DD基因型明显大于Ⅱ型和ID型以外,其余各临床指标下降值在ACE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CMA基因型间各临床指标下降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ACE基因中各基因型与CMA基因中各基因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6)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仅ACE基因型与LVMI下降值有关。结论 长期服用苯那普利可以明显降低血压、逆转LVH;其中ACE基因为DD型的患者较其他基因型患者更易于LVH逆转,而CMA基因多态性与LVH逆转不相关;两种基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