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9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26篇
内科学   23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科学   291篇
综合类   1569篇
预防医学   346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3040篇
  2篇
中国医学   2606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714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685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3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孕康颗粒联合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河南省生殖妇产医院就诊的10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3 200 IU/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孕康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激素雌二醇(E2)、孕酮(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清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水平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2、P及HCG、PT、APTT及TGF-β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IL-17、PAI-1和IL-2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康颗粒联合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其中机制可能与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激素水平、凝血-纤溶系统及调节Th17/Treg细胞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骨肽中15种氨基酸含量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EclipseAAA柱(150 mm×4.6 mm,5μm),衍生剂为邻苯二甲醛(自动衍生化进样程序),流动相A为40 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 7.8),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水(45∶45∶10,V/V/V),梯度洗脱,流速为2.0 mL/min,检测波长为338 nm,柱温为40℃。结果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的质量浓度均在0.01~1.59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76);检测限为0.0083 nmol/μL,定量限为0.025 nmol/μL,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63%~108.28%,RSD为0.87%~2.66%(n=9);3批样品中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83%,1.75%,1.7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较好,可用于测定注射用骨肽中15种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细胞水平评价血必净注射液(简称血必净)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甲型流感病毒(H1N1)、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等多种病毒复制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免疫系统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CCK-8法检测血必净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血必净对VSV-eGFP、H1N1、HSV-1复制的影响;利用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血必净对病毒引起的细胞死亡的影响;qRT-PCR检测血必净对干扰素(IFN)及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mRNA水平的影响,以及其对病毒引起的促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血必净以剂量相关方式抑制VSV、H1N1及HSV-1等病毒的复制(P<0.001),并显著减少病毒诱发的细胞死亡(P<0.05);血必净能有效降低病毒感染诱导的IL1Β、IL6、TNFΑ基因的表达(P<0.05),并抑制IFIT1、IFIT2等ISGs的表达(P<0.05)。结论 血必净能在体外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诱导的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其抗病毒的机制可能独立于Ⅰ型IFN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
5.
《Drug discovery today》2022,27(10):103321
Pain is a constant in our lives. The efficacy of drug therapy administered by the parenteral route is often limited either by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ug itself or its ad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 (ADME) mechanisms. One promising alternative is the design of innovative drug delivery systems that can improve the pharmacokinetics |(PK) and/or reduce the toxicity of traditionally used drugs.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several products that have been approved by the main regulatory agencies (i.e., nano- and microsystems, implants, and oil-based solutions), highlighting the newest technologies that govern both locally and systemically the delivery of drugs. Finally, we also discuss th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scale-up process required, given the impact that this approach could have on drug manufacturing.Teaser: The management of pain by way of the parenteral route can be improved using complex drug delivery systems (e.g., micro- and nanosystems) which require high-level assessment and shorten the regulatory pathway.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中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合并用药规律。方法:对221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临床特征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利用关联规则算法挖掘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联合用药规律。结果:男性患者共996例(44.99%),少于女性的1196例(54.02%);患者的平均年龄(72.1±12.36)岁,其中66~85岁的患者最多,共1544例(69.74%);住院病情以一般者为最多,共945例(42.68%);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1.96±16.26)d,其中住院天数在15~28 d的患者最多,共865例(39.07%);本研究中生脉注射液用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共1768例,占79.86%);通过静脉滴注的用药方式应用生脉注射液的单次剂量平均为(54.09±18.09)mL;其中41~60 mL者最多,共1008例(57.01%);生脉注射液的平均用药(5.4±6.49)d;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最常用的合并用药组合为丹红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速效救心丸-丹红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阿伐他汀→乙酰水杨酸、单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乙酰水杨酸。结论:经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的严格清洗以及标准化,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进行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的挖掘分析,并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取穴处方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分析针刺取穴规律,旨在为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医治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9年12月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摘录穴位处方,形成Excel数据库,分析文献中针刺处方特点。结果:现代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为足三里、攒竹、合谷等;选用最多的特定穴为五腧穴、原穴以及合穴;选取的穴位主要集中在膀胱经、督脉、胃经;配穴上以三部配穴为主,远端配穴及局部取穴也较为重视;Osserman分型下的选穴各有其特点。结论:近代医家治疗重症肌无力多为“三部配穴”,重视“治痿独取阳明”及“调摄阴阳”的理论,可指导针灸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OF(表柔比星+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方案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朝阳市第二医院治疗的12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2组,其中单纯接受EOF方案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时接受EOF方案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共计6周。疗程结束后1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66.67%,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1周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80.18±6.55)、(83.84±6.99)、(83.84±6.99)、(77.99±5.6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9.15±5.76)、(63.88±6.25)、(72.68±6.88)、(63.44±5.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CD3+、CD4+、CD8+、NK细胞比率分别为(64.72±6.08)%、(53.68±7.26)%、(34.15±6.25)%、(37.11±7.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9.26±6.24)%、(47.70±0.26)%、(32.94±6.55)%、(27.01±7.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选取EOF方案联合脾多肽注射液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其自身免疫力,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吴金兰  马岚  张丽 《陕西中医》2021,(9):1193-1196
目的:研究补肾安胎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患者分为联合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联合组给予补肾安胎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及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收缩期峰值血流(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炎症因子[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2(IL-2)、IL-4]和血清β-HCG、P、E2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估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SV、EDV水平和血清IL-4、β-HCG、P、E2水平高于对照组,RI、INF-γ、IL-2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肾安胎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及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可调节炎症因子、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明显改善血清β-HCG、P、E2水平及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与健康人大陵、神门、内关穴伏安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检测仪检测56例甲亢患者与40名健康人大陵、神门、内关穴的伏安曲线,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亢患者左大陵穴的惯性面积显著大于健康人(P<0.01),甲亢患者右大陵穴的增、减程伏安面积均显著小于健康人(P<0.01)。甲亢患者左神门穴减程伏安面积和右神门穴的增程伏安面积显著小于健康人(P<0.01)。甲亢患者左内关穴减程伏安面积小于健康人(P<0.05)。结论:甲亢患者穴位的伏安特性较健康人发生变化,且对该疾病的反映主要体现在大陵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