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329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90篇
中国医学   276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ALL患儿,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37例)实施VDLD方案治疗,联合组(37例)实施甲磺酸伊马替尼+VDLD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及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IL)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P<0.05);联合组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BAFF、APR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RFS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化疗方案治疗ALL,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血清BAFF、APRIL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定义为胃肠道、肠系膜和网膜中的KIT蛋白(CD117,干细胞因子受体)阳性间充质梭形细胞、上皮样或偶尔多形性间充质肿瘤,通常(约95%)表达为KIT蛋白,并且通常(高达90%)含有编码Ⅲ型受体酪氨酸的基因突变[1].发生在直肠的间质瘤较为少见,占所有直肠肿瘤的0.1%[2],因其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特殊的发病位置,早期诊断和治疗直肠间质瘤这一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挑战性.故本文报道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例直肠间质瘤患者,并检索近10年于PubMed发表的文献,来探讨该病的发病位置、临床表现和手术方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胃腺癌细胞(AGS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索相关作用机理。方法:CCK-8法检测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体外培养AGS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JC-1荧光探针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AGS细胞增殖,IC_(50)为20.62μg/ml;与对照组相比,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20μg/ml、40μg/ml作用48小时可显著提高AGS细胞凋亡率;40μg/ml则可显著降低AGS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与溶剂组和正常组比较,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40μg/ml可使Bcl-2蛋白水平降低,Bax蛋白水平增高,从而使Bcl-2/Bax的比率显著降低。结论: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诱导AGS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其机制与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为GIST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柳州市中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00例GIST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于术后行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采用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GIST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GIST患者3年生存率有差异的指标包括肿瘤切除情况、切缘阳性情况、有无破裂、有无转移、核分裂数、Ki 67指数、NIH分级和术后甲磺酸伊马替尼服用与否及服用疗程(P<005);Cox风险模型结果显示,肿瘤切除不完整、切缘阳性、肿瘤破裂、肿瘤转移、核分裂数增多、Ki 67指数>5%、NIH分级高危险性、术后未进行靶向治疗皆为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切缘阳性、肿瘤破裂、肿瘤转移、核分裂数增多、Ki 67指数>5%、NIH分级高危险性、术后未进行靶向治疗,临床治疗应结合各临床病理因素综合考虑,以准确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私立济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最早始于1922年马大夫纪念医院的护理专业培训班,至1930年创建马大夫纪念医院附设护士学校,1937年更名为天津市私立济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于1953年合并入天津护士学校。在经历战乱和动荡的几十年里,坚持护士教育,为临床培养出大批高端护理人才,在天津护理历史中具有广泛影响和优秀的护理传统。专题研究小组经多方资料查询,老护士走访等查找发掘该校创建和教育经历,把这段宝贵的历史留给后人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ABCB1(1199G/A)重组细胞模型中不同性激素对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及甲磺酸伊马替尼转运的影响。方法:将构建的ABCB11199G/wtABCB11199A/mut重组质粒稳定转染入HEK293细胞中,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不同性激素对P-g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HPLC检测性激素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累积量的影响。结果:浓度梯度的性激素(雌酮、雌三醇雌二酮、黄体酮和睾酮)刺激ABCB11199G/wtABCB11199A/mut重组细胞后,雌酮和雌三醇能刺激P-g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且雌三醇上调ABCB11199A/mut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BCB11199G/wt;雌酮和雌三醇可降低甲磺酸伊马替尼在细胞内的累积量,产生对伊马替尼的耐药性。结论:雌酮和雌三醇增加了细胞内P-gp的表达,并促进P-gp介导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外来源胃肠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并复习相关文献。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2017年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EGISTs临床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共收集到15例原发性EGISTs,所有病例经病理确诊。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中位发病年龄为45岁(33~70岁)。首发症状多为腹盆腔包块或腹痛。原发部位中,有4例位于腹膜后,4例位于结肠系膜,3例位于小肠系膜,1例位于盆腔,1例位于左侧胸膜腔,1例位于胰腺被膜,1例位于小网膜囊。中位随访时间为53个月(1~102个月)。免疫组化显示,14例CD117表达阳性(14/15),10例CD34表达阳性(10/15),6例患者DOG-1表达阳性(6/8)。有7例患者接受基因检测,2例c-KIT基因外显子9突变,2例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1例PDGFRa基因外显子12同义突变,2例未检测到c-KIT基因及PDGFRa基因突变。依据改良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标准进行危险度分级,5例高危病例行R0术后接受伊马替尼靶向治疗,平均生存期为67个月;高危患者中8例未行辅助靶向治疗,平均生存期为36.58个月。有8例在随访过程中出现复发转移,8例出现肿瘤相关性死亡。 结论 EGISTs发病率低,症状多为腹盆腔包块,预后差;其病理特征与常见的胃肠来源的GISTs相仿。R0手术切除是治疗首选,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并预防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对胶质瘤细胞U87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苦马豆素(0、4、8、12μg/mL)培养U87细胞系,依次命名为对照组、苦马豆素低剂量组、苦马豆素中剂量组、苦马豆素高剂量组,培养48 h后,采用细胞染色观察其形态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U87细胞的凋亡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caspase 3、HSP90和AKT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U87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一,胞体上有突起向周围延伸,染色质均匀分布;苦马豆素中剂量组和苦马豆素高剂量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细胞和细胞核体积明显缩小,细胞质浓缩,细胞内染色质固缩,有的细胞出现凋亡小体。苦马豆素中剂量组和苦马豆素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苦马豆素中剂量组和苦马豆素高剂量组caspase 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苦马豆素中剂量组和苦马豆素高剂量组HSP90、AKT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苦马豆素能够抑制HSP90/AKT信号通路中HSP90和AKT蛋白的表达、促进胶质瘤细胞U87凋亡,推测苦马豆素是通过抑制HSP90/AKT信号通路的活性促进胶质瘤细胞U87凋亡。  相似文献   
9.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为主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属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失治、误治或患者正气亏虚易发展为顽固性面瘫。该文介绍运用倒马针法联合放血、探穴针刺、透刺、选穴针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1则。  相似文献   
10.
冲任二脉隶属奇经八脉,乃肝、脾、肾三脏所系,与女性经、带、胎、产息息相关.冲任如"湖""海"一般,水满则溢,月事如常,得以荫胎;虚损则涸,血枯经闭,终致不孕.马大正主任认为,冲任既虚,药少而力不逮,宜大剂血肉有情之品,填补奇经,滋养胞宫.本文介绍马大正主任运用填补冲任法治疗闭经和不孕症的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