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2篇
  免费   826篇
  国内免费   847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463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984篇
内科学   681篇
皮肤病学   216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2748篇
预防医学   1199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1756篇
中国医学   3226篇
肿瘤学   10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764篇
  2010年   660篇
  2009年   610篇
  2008年   853篇
  2007年   711篇
  2006年   729篇
  2005年   676篇
  2004年   516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母属植物归属于百合科,野生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一种极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目前发现贝母属植物中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类、二萜类以及甾体和多糖等。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在止咳、平喘、祛痰、抗炎、抗肿瘤、降血压、神经保护、镇痛、抗氧化等方面。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近年来国内针对贝母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全面综述了贝母属植物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贝母属植物的研究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多样的环境因素使得不同产地栽培滇重楼的化学成分也丰富多样,不同居群栽培滇重楼的甾体皂苷类成分具有很大的差异,多源数据融合分析能更全面的表征药材化学信息,建立一个高效而准确的产地鉴别模型,为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来自云南和四川的8个产地(保山、楚雄、大理、红河、丽江、成都、文山、玉溪)共366份栽培滇重楼根茎为实验材料,采集其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ATR-FTMIR)数据。采用Kennard-Stone算法将不同产地的样品分为2/3的训练集和1/3的预测集,基于4种特征变量提取方法(CARS、VIP、SPA、SO-Covsel)结合2种数据融合策略(低级数据融合和中级数据融合),建立偏最小二乘产地判别分析模型。根据模型参数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评估模型的稳定性,模型训练集和预测集准确率(ACC)评估模型分类性能。结果 近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光谱均能反应不同产地栽培滇重楼的化学成分差异,在中级数据融合中,基于VIP和SPA提取的特征变量建立的模型正确率均大于94%。相较于中级数据融合,低级数据融合模型得到了最为满意的结果,其预测集分类正确率达到100%。结论 根据近红外和中红外数据建立的低级数据融合PLS-DA模型,能够用于栽培滇重楼的产地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3.
江媛  杨青淑  王婧  杨成金  黄林芳  杨燕  段宝忠 《中草药》2021,52(13):4014-4022
目的获取毛重楼Parismairei叶绿体基因组信息特征并对其系统位置进行研究。方法采用Illumination测序技术对毛重楼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对其进行组装、注释和特征分析,并构建最大似然(maximumlikelihood,ML)系统发育树。结果毛重楼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63 918 bp,总GC含量为37.05%,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copy,LSC)、小单拷贝区(smallsingle-copyregion,SSC)分别为84173、13054bp,反向互补重复区(invertedrepeats,IR)大小为33296bp,共编码113个基因,包括7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t RNA基因和4个r RNA基因。在系统进化树中,重楼属Paris L.与藜芦科(Melanthiaceae Batsch ex Borkh.)关系较近,与百合科(Liliaceae Juss.)关系较远。结论 LSC区和SSC区序列变异高于IR区;相较于重楼属,毛重楼与蚤休组的亲缘关系最近,应将毛重楼归属为蚤休组;相较于百合科,毛重楼与藜芦科藜芦属亲缘关系更近,应将蚤休组从百合科中独立,归属为藜芦科。  相似文献   
4.
何昊  刘杨  钱小英  靳曼菲  郑蕾  成昭 《中草药》2021,52(7):1981-1986
目的研究重楼皂苷Ⅶ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观察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考察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重楼皂苷Ⅶ对PANC-1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ell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associated X protein,Bax)、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DNA酶抑制物(inhibitor of caspase-activated deoxyribonuclease,ICAD)和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重楼皂苷Ⅶ可抑制PANC-1细胞存活率,显著抑制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显著诱导PANC-1细胞凋亡(P0.05、0.01),显著升高PANC-1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PARP、Bax表达水平(P0.01),显著降低pro-PARP、ICAD、Bcl-2、PD-L1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重楼皂苷Ⅶ能够抑制PAN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可能通过下调PD-L1表达诱导PANC-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滇重楼地上部分总皂苷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滇重楼地上部分总皂苷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为滇重楼地上部分总皂苷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cosil HPLC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1℃。建立6批滇重楼地上部分总皂苷HPLC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硅胶、反向硅胶RP-C18柱色谱等方法对特征图谱中的3个未知共有峰化合物进行分离,应用质谱法(MS)、核磁共振(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参照各对照品的色谱行为及其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紫外光谱图,对共有峰进行归属和指认。结果:指纹图谱中的3个未知共有峰化合物为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cld01)、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cld02)、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cld03)。cld0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cld03为首次从该植物地上部分分离得到;6批样品特征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共归属指认了7个共有峰。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为滇重楼地上部分总皂苷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及附子药材主产区的资源、栽培及产地加工现状,为乌头类药材的资源保护、规范栽培、产地加工、质量控制等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及走访产地、市场对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材产区的乌头属植物种类、分布和附子药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品种较多,分别有67、63、10个种。乌头属药材主要来自人工栽培,但基原复杂;乌头属药材新种植区域产地加工欠规范,部分存在品种间掺混现象。结论 四川、陕西、云南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加强资源保护、种源鉴定和新品种选育,大力推广规范栽培及产地加工,规范流通市场,建立质量溯源体系,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假单胞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s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至2019年在吉林省4家三甲医院就诊的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按照病原学分为PsP组和非PsP组。计算PsP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Cox回归法分析影响PsP技术失败的危险因素。总结铜绿假单胞菌PDAP的治疗方案和PsP药敏情况。结果 共纳入临床资料完整的腹膜透析患者1530例,其中439例患者发生664次PDAP。PsP发生率为0.007次/人年。与非PsP组相比,PsP组难治性腹膜炎比例高(41.38%比19.69%,P=0.005)、治愈率低(55.17%比80.79%,P=0.001)、拔管率高(24.14%比7.09%,P=0.003)。PsP组的技术生存率低于非PsP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是PsP患者技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HR=9.020,95%CI=1.141~71.279,P=0.037)。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结论 PsP较非PsP的治疗效果差,铜绿假单胞菌是影响PsP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学生群体风险感知、自我效能和态度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体防护行为的关系,为疫情防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1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8所高校大学生4 092名进行问卷调查,使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群体风险感知、自我效能和态度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体防护行为的关系。  结果  大学生情感风险感知(ARP)总分为(19.72±4.01)分,认知风险感知(CRP)总分为(14.56±3.64)分,距离感知(DIP)总分为(18.04±5.33)分,自我效能总分为(27.27±6.74)分,态度信念总分为(26.15±4.54)分,个体防护行为总分为(25.67±4.45)分。情感风险感知(β=0.16)、认知风险感知(β=0.08)、态度(β=0.23)和自我效能(β=0.13)均与大学生个体防护行为正向相关(P值均 < 0.01),而距离感知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学生群体风险感知、自我效能和态度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体防护行为相关。高校应强化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关注态度,提高学生风险认知水平,促进校园疫情的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9.
习晓丽  叶美玲 《安徽医药》2022,26(4):824-828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苷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病人的肝功能、糖脂代谢水平、肝纤维化程度以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6年 12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 120例 NAFLD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病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60例。对照组予以控制膳食热量摄入,调整膳食结构,选择适合的体育锻炼方式等基础治疗,并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绞股蓝总苷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 3个月后检测肝功能、稳态模型 IR指数( HOMA-IR)、体质量指数( BMI)、脂代谢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γ-谷氨酰转移酶( γ-GGT)低于对照组[( 39.82±13.66)IU/L比( 49.40±11.85)IU/L,(32.36±8.97)IU/L比( 44.46±10.64)IU/L,(43.21±11.78)IU/L比( 57.79± 9.47)IU/L,P<0.05]观察组胰岛素并计算稳态模型 IR指数( HOMA-IR)低于对照组[( 2.54±0.55)比( 3.45±0.65),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低于对照组[(5.33±0.95)mmol/L比( 6.24±1.06)mmol/L,(1.48±0.33)mmol/L比(1.87±0.34)mmol/L2.54±0.57)mmol/L比( 3.17±0.46)mmol/L,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于对照组[(1.33±0.26)mmol/L比( 0.98±0.21)mmol/L,P<0.05];观察组透明质酸( HA)、 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C-Ⅳ)、层粘连蛋白( LN)低于对照组[( 96.66±16.32)μg/L比( 154.95±21.94)μg/L,(96.89±16.81)μg/L比( 131.12±21.86)μg/L,(84.15±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对1株植物内生真菌Talaromyces sp.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稻米培养基培养,通过正反相 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质谱、核磁 共振、圆二色谱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该菌株中共分离鉴定11个已知化 合物,其中包括9个聚酮类化合物(1~9)和2个环肽类化合物(10和11),分别为1-deoxyrubralactone(1)、alternariol(2)、alternariol 5-methyl ether(3)、altenuisol(4)、3-hydroxyalternariol 5-O-methyl ether(5)、(2'R,4'R,5'R)-altenuene(6)、(2'S,4'R,5'R)-isoaltenuene(7)、 (2'R,4'R,5'R)-altenuene-5'-acetoxyester(8)、7-hydroxy-3,5-dimethyl-isochromen-1-one(9)、腾毒素(10)和二氢腾毒素(11)。结论 化合 物1、化合物3~11为首次从该属菌株中分离,化合物2和3在100 μmol/L的浓度下对人膀胱癌J82细胞株具有抑制活性,抑制率分 别为56.9%和5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