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508篇
预防医学   230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549篇
中国医学   105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主客观评价结合分析挥发性成分变化,筛选美洲大蠊去腥矫臭的炮制方法,研究去腥矫臭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制备美洲大蠊生品、醋炙品、酒炙品与麸炒品,采用志愿者感官评价法结合电子鼻系统评价美洲大蠊生品与炮制品的腥臭气味差异,筛选较优炮制品种类。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HS-SPME-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关键性腥臭气味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生品与炮制品挥发性成分差异,探究炮制去腥矫臭的作用机制。结果志愿者评分结果显示生品、醋炙品、酒炙品与麸炒品的平均评分分别为3.38、1.25、2.88与3.04。电子鼻结果显示,醋炙品、酒炙品、麸炒品与生品间的欧式距离分别为7.34、3.77、1.60,但醋炙品的散点分布方向与酒炙品、麸炒品方向相反,提示可能作用机制有异。整合分析主客观评价数据,确定醋炙为最优去腥矫臭炮制方法。ROAV法确认美洲大蠊关键性腥臭气味成分为3-甲基丁醛、己醛、壬醛、庚醛、癸醛、苯乙醛、(E,E)-2,4-壬二烯醛、2-戊基呋喃、(+)-柠檬烯、肉豆蔻醛。挥发性成分的PCA结果显示,4种炮制品可被明显区分开,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生品与醋炙品中存在7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己醛、棕榈酸、油酸、油酸乙酯、醋酸、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醋炙品含量较生品均有减少,其中关键性腥臭味成分己醛减少最为明显。结论醋炙为改善美洲大蠊腥臭气味的较优方法,其炮制机制是通过降低己醛等挥发性腥臭气味成分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升麻为临床常用药材,然历代所用品种复杂、屡有变迁,有必要通过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考证,正本清源,为含有升麻药材的不同历史时期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以历代本草、医籍方书为基础,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及著作,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升麻类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产地、品质、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变迁进行系统梳理,考证结果表明古代药用升麻的来源主要为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次为兴安升麻C.dahurica(Turcz.) Maxim.、大三叶升麻C.heracleifolia Kom.及其他非正品植物,建议在开发升麻类药材经典名方时优先采用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为主要药用基原。然目前升麻野生资源较少,尚未实现人工栽培,需尽快开展升麻的人工驯化。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慢性肺系疾病,为全球四大慢性疾病之一。2018年王辰院士团队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慢阻肺流行病学现状,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约1亿,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发病率高达13.7%。长期慢性病程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往往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在重症慢阻肺治疗中立足精准辨证,应用麻黄升麻汤效如桴鼓,显示出厥阴经方在治疗复杂危重病的独特优势。笔者在临床运用经方治疗慢阻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验案,汇总显示应用麻黄升麻汤在治疗重症慢阻肺方面具有独特疗效。鉴于麻黄升麻汤病机复杂,特从病因、病位、病机、病势等方面予以剖析,择取重症慢阻肺验案一则,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五味子醋制前后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UPLC-Q/TOF-MS解析生、醋五味子饮片中主要的木脂素类成分,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筛选出炮制前后潜在的差异化学成分,即化学标记物。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著差异成分相关的主要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关系,预测生、醋五味子潜在的质量标志物。结果筛选了五味子醋制前后差异性成分40个,其中8个为生、醋五味子之间显著性差异成分(即化学标记物)。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5个化学成分,分别是5-羟甲基糠醛、五味子甲素及其同分异构体、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丁。而其余3个化学标记物通过解析一级、二级质谱信息,推测它们很可能也属于木脂素类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并确认的5个潜在质量标志物与五味子的主要药理作用密切相关。最终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被确定为最具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结论五味子醋制前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经研究分析确定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可作为五味子醋制前后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并推测木脂素类成分可能为五味子醋制保肝的重要效应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群体具有较为显著的特殊性,多数患者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发病常伴各种染色体不良预后核型以及多种耐药基因表达,造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性低下。我们首次提出节拍式化疗结合升麻鳖甲汤加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根据子午流注疗法,强调患者状态调整、适时服药,同时把中医体质思想渗透到辨证论治体系中,从而指导合理科学用药。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该治疗方案使广大患者获益,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双醋瑞因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的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入组,以动态分组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醋酸强的松龙开展痛点封闭治疗,玻璃酸钠关节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双醋瑞因,评估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观察组患者的AKS膝关节功能评分、WOMAC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存在明显统计学明显.结论: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封闭与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基础上应用双醋瑞因,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升麻是东北地区重要道地药材之一。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大,导致升麻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目前,升麻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栽培体系。因此,可直接以无公害种植标准对升麻药材进行无公害种植生产研究并推广。为了指导无公害升麻药材生产,生产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的中药材,本文依据本课题组多年研究结果,结合升麻药材的生长特性和研究现状,探索建立升麻药材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促进升麻药材无公害、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对给予醋甘遂不同成分群(B,C)前后大鼠的粪便代谢物进行比较研究,探求与醋甘遂毒性相关的差异性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揭示醋甘遂的毒性作用机制。采用快速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技术,对大鼠粪便样本进行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种方法筛选并鉴定与醋甘遂毒性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采用t检验进行单变量统计分析,考察给予醋甘遂成分群B,C后正常大鼠粪便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变化,揭示醋甘遂成分群B,C对大鼠粪便代谢组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基于MetaboAnalyst数据库的代谢通路分析探求醋甘遂成分群B,C的毒性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醋甘遂成分群B和C组大鼠粪便样本代谢组发生了明显改变,且醋B组改变程度更大,发现并鉴定了16种醋甘遂毒性潜在生物标志物及5条相关代谢通路。醋甘遂的毒性作用可能与色氨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嘌呤代谢和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等代谢通路的紊乱有关。该研究为醋甘遂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贾莉  桑伟 《北京中医药》2006,25(12):745-745
升麻始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上品.陶弘景说:"旧出宁州者第一,形细而黑,极坚实,今惟出益州,好者细削,皮清绿色,谓之鸡骨升麻.北部亦有,形又虚大,黄色.建平亦有,形大味薄,不堪用."李时珍说:"其叶如麻,其性上升,故名升麻."又说:"今人惟取里白外黑而紧实者,谓之鬼脸升麻.去须及头芦,锉用."由此可见,古代本草所载的升麻除正品之外,仍有其他植物做升麻用,但以毛茛科升麻属的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10.
升麻药材及其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摘要:目的 建立升麻药材及其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为升麻药材及其颗粒的质量控制以及工艺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C18 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 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 ℃。结果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能够对升麻药材及其颗粒各组分进行良好分离,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并对图谱中的6个主峰进行了化学指认。结论 采用HPLC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简单,重复性好,能够准确分析升麻药材及其颗粒的物质组成以及有效物质群的变化,可用于升麻药材及其颗粒的质量控制和工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