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1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4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093篇
内科学   22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82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3677篇
预防医学   6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927篇
  5篇
中国医学   5343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1019篇
  2011年   1134篇
  2010年   1061篇
  2009年   1025篇
  2008年   1062篇
  2007年   943篇
  2006年   868篇
  2005年   967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601篇
  2001年   541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中药和西药的联合应用越来越多,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配伍不当的话,不但会降低中西药联合应用的药效,而且还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更有甚者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进而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掌握中药和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作用。所以笔者结合日常临床工作,根据药物配伍时发生的各种变化,对比较常见并且具有代表性的中西药联用的禁忌进行了分析、整理和归纳,以提高临床治疗目的,进而避免配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 Breit.的块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为生半夏;一般用姜汁、明矾制过入煎剂。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外用还可消肿止痛~([1])。在古医籍中所记载的诸多方剂中含有半夏的甚多,  相似文献   
3.
通过搜集古医书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川贝母具有以下量效特点:临床用量多为3~30 g。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发挥清热润肺时,治疗肺部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扁桃体炎等,为3~15 g;化痰止咳时,治疗咳喘证、发热证、急性发作性咳嗽等,为5~12 g;散结消痈时,治疗肺痈、肺癌、乳腺癌等,为4.5~30 g。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清热润肺常配伍瓜蒌、桔梗、桑白皮;化痰止咳常配伍甜杏仁、沙参、麦冬;散结消痈常配伍桔梗、冬瓜子、丹参等。  相似文献   
4.
防风为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之要药,临床用于治疗外感表证、风寒湿痹、疮疡初起等证型,已为医者悉知,但对其治疗泄泻尚缺乏全面认识。故通过对古今配伍应用防风治疗不同病因导致泄泻的论述进行梳理研究,以探讨其作用特点与机理。认为防风治疗泄泻主要具有祛风解表、祛湿止泻,风能胜湿、燥湿止泻,升发清阳、健脾止泻,散肝醒脾、缓急止泻,健脾利湿、消导止泻等方面特点,而散邪升阳散肝舒脾以止泻为其作用机理,临床治疗泄泻可通过合理配伍防风增强疗效,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持续炎症和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RA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公共卫生负担日趋严重。雷公藤具有祛风通络、除湿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及皮肤病等,尤其在治疗RA方面疗效显著。从实验药理学与临床研究2个方面系统综述近年来雷公藤治疗RA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雷公藤单味药应用、雷公藤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以及雷公藤与化学药联合用药,以期促进雷公藤用于RA治疗的创新药物研发与临床合理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6.
樊一波  文颖娟  李蒙  李静  朱瑞超 《陕西中医》2020,(10):1351-1355
目的:观察葛根及其配伍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线粒体质量变化的影响,探寻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最优配伍及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进行模型大鼠制备,并将6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5 g/(kg·d)、达美康组16.7 mg/(kg·d)、葛根组1.04 g/(kg·d)、葛芪组2.6 g/(kg·d)、葛参组2.6 g/(kg·d)、葛蒌组4.48g/(kg·d)及葛芪参蒌组7.6 g/(kg·d)各8只,同时选取空白大鼠8只,为对照组6.5 g/(kg·d)。各组依据上述剂量,以相应药物持续灌胃9周后,对比各组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心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及心肌ATP变化情况。结果:电镜显示各药物干预组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葛芪参蒌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各干预组波峰均在模型组、空白组之间; 其中葛芪参蒌组、葛参组、葛根组波峰位于达美康组右侧; 葛芪组、葛蒌组则位于达美康组左侧; 以葛芪参蒌组波峰与空白组最为接近。心肌ATP浓度检测显示:各中药干预组心肌ATP浓度均较模型组有所提升(P<0.05),其中葛芪参蒌组ATP值较其余各干预组提升最为明显(P<0.05),但仍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葛根相关配伍均能够对心肌线粒体结构、心肌线粒体膜电位进行正向调控,进而使因糖尿病心肌病导致的心肌线粒体受损得以恢复,其中以益气、化瘀、祛痰三法合用的组方原则进行配伍的葛芪参蒌方改善效果最优。可见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益气、化瘀、祛痰的协同作用,正向调控心肌线粒体质量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温热、湿热两大类温病为纲,通过分析吴鞠通在应用利小便法时的药物性味合化配伍,详细阐述了各类利小便法在《温病条辨》中的应用,以期指导临床逐邪从水道外出的思路和方法的具体应用。在湿热类温病中,淡渗通利小便以祛湿,通下利小便以逐邪;在温热类温病中,淡渗利小便以通热郁,甘苦益阴气以利小便,淡通活用变苦通。  相似文献   
8.
"角药"是由3味中药联合应用、配伍而成,相辅相成,互为犄角。《伤寒杂病论》中包含着大量的角药运用,根据其在方剂中发挥作用的不同。文章分别从独立成方、方剂中主要作用、方剂中次要或辅助作用以及多组角药联合作用4个方面对经方中茯苓"角药"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大黄临床用量及配伍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多用3~120 g。2)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大黄最佳剂量。如泻下攻积、利湿退黄消脂,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急性胰腺炎、黄疸、上消化道出血、代谢综合征,为6~75 g;逐瘀通经止血,常治疗吐血、衄血、下焦蓄血之妇科疾患,为10~120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泻下攻积、利湿退黄消脂常配伍郁金、金钱草、栀子、茵陈、车前子、黄连、黄芩,逐瘀通经止血常配伍桃仁、石菖蒲、赤芍等。  相似文献   
10.
计算针灸学是一门集计算科学与针灸学于一体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计算针灸学的出现,为针灸学的数据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临床疗效的因素,我们以腧穴配伍为切入点,将腧穴配穴方法与计算科学中的复杂网络技术结合,构建了"经脉-穴位-病症-基因"为一体的针灸腧穴配伍研究框架,并提出网络配穴法的概念。网络配穴法的提出符合针灸的整体调节作用,它将腧穴配伍规律研究从"疾病-穴位"层面深入到"疾病-穴位-基因"层面,为针灸腧穴配伍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实现针灸的靶点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