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39篇
  免费   1115篇
  国内免费   333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84篇
基础医学   17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959篇
内科学   1006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178篇
特种医学   2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44篇
综合类   5963篇
预防医学   1071篇
眼科学   235篇
药学   3091篇
  10篇
中国医学   10719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518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682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524篇
  2016年   594篇
  2015年   722篇
  2014年   1301篇
  2013年   1120篇
  2012年   1467篇
  2011年   1538篇
  2010年   1353篇
  2009年   1245篇
  2008年   1368篇
  2007年   1307篇
  2006年   1143篇
  2005年   1246篇
  2004年   1180篇
  2003年   1148篇
  2002年   1040篇
  2001年   911篇
  2000年   660篇
  1999年   540篇
  1998年   489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276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2.
目的对医院制剂通鼻消涕颗粒对慢性鼻窦炎鼻黏膜功能是否有调控作用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收集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采用单盲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通鼻消涕颗粒组)和对照组(克拉霉素片组)。分别给予口服通鼻消涕颗粒和克拉霉素片治疗4周,并对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患者进行糖精试验、鼻部症状VAS评分与鼻内镜Lund Kennedy评分。并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比较服药前、服药后的评分变化。结果 VAS评分提示:治疗组中,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的各个阶段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Lund Kennedy评分提示: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4周后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则在治疗后各个阶段无明显变化(P>0.05)。糖精试验提示2组在治疗后2周患者糖精清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患者糖精清除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鼻消涕颗粒对慢性鼻窦炎的鼻黏膜形态与传输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促进鼻黏膜纤毛功能的恢复,并优于克拉霉素片组,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凉血通瘀方对高血压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脑组织miRNA表达的影响,对差异表达的miRNA靶基因进行分析,探索凉血通瘀方可能的药效机制。方法 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B)和实验组(C)。适应性饲养一周后,C组灌胃凉血通瘀方,B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5天,每天1次。构建脑出血模型后收集脑组织,借助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miRNA表达量,与miRBase数据库比对获取已知miRNA,使用miRDeep2预测新miRNA。差异分析软件为DESeq2,筛选阈值为|log2FC| ≥1 并且P <0.05。对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和PPI网络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共发现21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上调有9个,下调有12个,共预测得到124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靶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生物过程中突触囊泡分泌的调节、神经递质分泌的调节和神经递质运输的调节占前三位,神经元投射终点、全膜、质膜区域和细胞投射则是主要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分别为小GTPase绑定、底物特异性跨膜转运蛋白活性和离子跨膜转运体活性。通路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在癌证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MAPK通路等分布广泛。采用STRING网站和Cytoscape软件,根据MCC算法筛选出ADRA2C、CASR、CCL28、CCR1、DRD2、GNAT3、GRM2、DYNC1LI1、GABBR1、GNAI1等核心靶基因。结论 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急性期鼠脑组织内miRNA的表达有重要影响;显著差异表达miRNAs可能通过靶向核心基因调控凉血通瘀方干预急性脑出血的病理过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消癥杀胚煎剂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对产妇卵巢功能、生育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74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对照组使用抑那通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癥杀胚煎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20. 44±1. 74) U/Lvs (28. 55±1. 93) U/L,(21. 28±2. 13) U/L vs(25. 25±2. 18)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250. 12±7. 77) pmol/L vs(174. 78±8. 16) pmol/L](P 0. 05);观察组血清EMAb阳性率低于对照组[10(27. 03%) vs 22(59. 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血清β-HCG、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正常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癥杀胚煎剂联合抑那通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异位妊娠可有效改善内异症患者卵巢功能,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尿路排石汤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 2012年 6 月—2017 年 6 月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 889 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治疗组采用尿路排石汤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平均需要碎石次数、腹痛减轻时间、肉眼血尿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P<0.05),对照组平均碎石治疗次数为(2.1±1.1)次,治疗组平均碎石治疗次数为(1.4±1.2)次(P<0.05),对照组平均腹痛时间为(3.76±2.24)天,治疗组平均腹痛时间为(3.01±1.54)天(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茅根水提物联合热敏灸法对膀胱灌注化疗所致化学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灌注化疗引起化学性膀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白茅根水提物组、白茅根水提物联合热敏灸组和索利那新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及方法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的IC症状指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每次平均尿量、膀胱容量。结果:白茅根水提物联合热敏灸组治疗后IC症状指数显著下降,优于白茅根水提物组和索利那新组(P 0. 05);每次平均尿量、膀胱容量显著提高,优于白茅根水提物组和索利那新组(P 0. 05)。结论:白茅根水提物联合热敏灸法能明显减轻化学性膀胱炎的刺激症状,缓解膀胱痉挛,增加储尿期膀胱容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通腑法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参与组和联合组,各60例。参与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采用通腑法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参与组(16.67%),联合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2.32±0.41)d]短于参与组[(4.36±0.52)d],联合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呼吸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_1)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参与组,治疗后,联合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a)、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参与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法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式的基础上添加注射用血栓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红细胞沉降率、血液黏度及红细胞比容指数均低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内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含量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注射用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改善脑缺血和缺氧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