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1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80篇
内科学   179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1800篇
预防医学   244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59篇
  2篇
中国医学   384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分析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机制、我国治疗新冠病毒肺炎中药药理作用谱和作用机制。中药药理作用谱体现出的主要药效作用(对COVID-19治疗、抗病毒、抗炎及免疫调节等)、次要药效作用(主要靶器官保护、解热、化痰等)、一般药效作用(镇痛、活血化瘀、抗氧化等),构成了中药抗新冠病毒肺炎药理特有而又复杂的"中药药理谱云学说":即"点(多靶点)-线(多信号通路)-面(药理作用谱)-体(复杂易变的药效云)"。中药有效性评价要充分考虑中药适度调节特点、"药理谱-云作用"整合作用和患者风险收益。本文提出的中药药理"谱云"特点与药效学评价要素,对于建立适合评价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的动物模型及评价指标,为现有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室数据和加速中药临床应用转化,推动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评价体系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内经》的成书代表着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出现,同时亦代表了我国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出现。《内经》所论述的形神一体论、阴阳五行、脏象以及七情理论是中医基础治疗思想和心理治疗体系形成的基础,祝由法、以情胜情法、言语开导法、暗示法等治疗方法则为我国心理学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因此,应在《内经》基础上结合后世医家的心理治疗思想,创造符合中国特色和中医特色的心理治疗理论体系,使心理治疗本土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中医经典,对《伤寒论》中"脾约"证提出了新的看法,通过分析《伤寒论》和《内经》原文,认识到"脾约"当为湿热困脾所致,病变重心在小肠,乃小肠湿热导致其气机不利,失于蠕动,亦即脾不健运而发本病,故笔者将小肠失于蠕动的现象称为"脾约"。并从原文、病机到方药,逐步分析,建立起对脾约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5.
6.
特发性膜性肾病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疗效较好,脾肾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健脾补肾是其基本治法。笔者以李东垣脾胃论及其阴火学说指导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形成了较为系统诊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思路与方案,今归结为如下几点:(1)健脾为先,补益脾肾畅气机,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半夏泻心汤、逍遥散等方加减;(2)升阳除湿,甘温健脾散阴火,常用升阳益胃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健脾祛湿和络方等方剂加减;(3)祛风和络,固御肌表断诱因,益气祛风固表常用生黄芪、白术、苏叶、防风、荆芥、连翘等药;风邪客肾络者常用防己、穿山龙、蝉蜕、地龙、荷叶等药;(4)治病求本,因人而异调体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伤寒论》及其研究文献中有关"两感证"论述的含义及谬误。方法:通过对《黄帝内经》中"两感"概念的引证、分析及引述,分析《伤寒论讲义》中所谓"两感证"的释义,溯源《伤寒论》伤寒例篇中的相关论述,论证《黄帝内经》中"两感"概念和《伤寒论》伤寒例篇、《伤寒论讲义》中"两感"概念的不同。结果:《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及其相关文献中的"两感""传经"概念确有不同。结论:本结果为理清少阴病表证的证候特征及麻黄细辛附子汤的适用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张仲景体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可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上,与疾病发病、辨证、治疗用药以及疾病预后等方面有密切联系。本文从疾病易感性、中医证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探讨张仲景体质学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治过程的指导作用,对临床防治PCOS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