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49篇
  免费   2648篇
  国内免费   1385篇
耳鼻咽喉   113篇
儿科学   770篇
妇产科学   489篇
基础医学   3993篇
口腔科学   152篇
临床医学   10351篇
内科学   6111篇
皮肤病学   690篇
神经病学   1015篇
特种医学   11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1763篇
综合类   19950篇
预防医学   6675篇
眼科学   217篇
药学   8259篇
  75篇
中国医学   5345篇
肿瘤学   139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46篇
  2022年   850篇
  2021年   1148篇
  2020年   1815篇
  2019年   2002篇
  2018年   773篇
  2017年   1648篇
  2016年   1510篇
  2015年   1718篇
  2014年   2693篇
  2013年   2489篇
  2012年   3091篇
  2011年   3324篇
  2010年   2983篇
  2009年   2691篇
  2008年   3909篇
  2007年   3276篇
  2006年   2838篇
  2005年   3659篇
  2004年   3371篇
  2003年   3445篇
  2002年   2556篇
  2001年   2207篇
  2000年   1981篇
  1999年   1670篇
  1998年   1502篇
  1997年   1438篇
  1996年   1276篇
  1995年   1353篇
  1994年   1102篇
  1993年   714篇
  1992年   609篇
  1991年   617篇
  1990年   557篇
  1989年   589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荷芪散治疗痰瘀互结证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痰瘀互结证T2DM合并C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降压、调脂及抗血小板聚集等西医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荷芪散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左心室功能相关指标、炎症因子、内皮素1(ET-1)以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TMAO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19/20),对照组为70.0%(14/2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糖代谢相关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对FPG、2hPG、HbAlc、FINS、HOMA-IR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脂代谢相关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对TC、TG和LDL-C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因子以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T-1和TMA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对血清IL-6、hs-CRP、ET-1和TMAO水平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超声心动图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与A峰流速比值(E/A)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对LVEF、E/A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荷芪散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痰瘀互结证T2DM合并CHD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提高左心室功能,降低炎症因子以及ET-1的表达,并降低血清TMAO水平,其疗效优于单用利拉鲁肽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两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分为参照组100例、研究组100例,参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研究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对比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乙肝e抗体阳性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乙肝e抗原阳性率、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乙肝e抗原阳性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可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及时检出疾病,促进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孕妇感染B族链球菌(GBS)血清分型及阴道分泌物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酶8(MMP-8)、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8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产科进行产检的3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BS筛查情况分为GBS阳性组及GBS阴性组,检测GBS菌株血清型,比较两组阴道分泌物IL-6、MMP-8、磷酸化STAT3表达水平,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320例孕妇中GBS阳性48例,GBS阳性率为15.00%;基因分型以Ⅲ型、Ⅰa型为主,占比分别为64.58%、22.92%。GBS阳性组孕妇阴道分泌物IL-6、MMP-8、磷酸化STAT3表达水平均高于GBS阴性组(P<0.05)。GBS阳性组羊膜炎、早产、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组(P<0.05)。结论 GBS阳性孕妇存在阴道分泌物IL-6、MMP-8、磷酸化STAT3水平的升高,GBS血清型以Ⅲ型占比最高,推测这一分型可能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血清对新生乳鼠皮质神经元糖氧剥夺(OGD/R)损伤的作用。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电凝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7d后,各组大鼠进行腹主动脉取血,离心抽取上清。分离新生24h内SD大鼠乳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血清组。对照组以含正常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模型组进行OGD2h后复糖复氧24h处理,电针血清组先以含电针血清的培养基培养24h,余操作同模型组。MTT检测各组神经元的存活率;TUNEL法检测各组神经元凋亡情况;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各组神经元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漏出水平;试剂盒检测各组神经元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神经元Wnt-1、GSK-3β、β-catenin、Neu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神经元凋亡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血清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神经元凋亡显著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LDH漏出量显著增多(P<0.01和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血清组SOD活性显著增加(P<0.01),MDA含量、LDH漏出量显著减少(均P<0.01)。Western-Blot结果示,模型组Wnt-1、GSK-3β、β-catenin、Neu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均P<0.01);电针血清组Wnt-1、β-catenin、NeuN蛋白表达显著增多(均P<0.01),GSK-3β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电针血清可以减轻缺糖缺氧诱导的皮质神经元损伤,减少神经元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疏肝宁胃汤联合奥美拉唑对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致炎因子水平,血清环氧化酶-2(COX-2)及胃泌素(Gas)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CSG患者8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肝宁胃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OX-2、Gas水平,致炎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75.00%(3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胃脘胀痛积分(1.02±0.21)分、嗳气频繁积分(1.05±0.26)分、嘈杂泛酸积分(0.98±0.10)分、胆汁反流积分(0.89±0.08)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53±0.36)分、(2.49±0.30)分、(1.98±0.13)分、(1.65±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OX-2水平(5.43±0.76) IU/L、Gas水平(18.24±3.16) ng/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9.87±1.05) IU/L、(27.20±2.8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IL-6水平(17.31±4.62) ng/L、TNF-α水平(19.51±4.19) ng/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0.52±4.81) ng/L、(25.57±5.5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2/44),低于对照组的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疏肝宁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CSG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降低COX-2、Gas水平,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探究甘草干姜汤(LDGD)的体外抗胃癌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讨其抗胃癌机制。方法: 以不同配比的甘草干姜汤灌胃大鼠后以腹主动脉取血方式提取含药血清,利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观察甘草、干姜不同配比LDGD大鼠含药血清对人胃腺癌细胞AGS以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活力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构建LDGD抗胃癌的“成分-靶点”网络,通过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筛选出关键靶点,通过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LDGD抗胃癌可能涉及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通过分子对接分析LDGD中文献报道的8种主要成分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酸、6-姜酚、6-姜烯酚、8-姜酚和抗胃癌关键靶点的结合情况。结果: 血清药理学实验中不同配比LDGD灌胃大鼠后提取的30%含药血清对人胃腺癌细胞AGS的细胞活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HUVEC无明显抑制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LDGD有效化学成分101个,抗胃癌关键靶点为VEGFA、TNF-α、CASP3、MYC;富集分析结果表明,LDGD抗胃癌可能主要通过对凋亡信号、氧化应激、活性氧反应等途径的调节,以及对TNF、p53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甘草酸、甘草苷与VEGFA对接良好,6-姜酚与TNF-α对接良好,且这3种成分在LDGD中含量相对较高。结论: 甘草干姜汤具有一定抗胃癌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作用于TNF、p53等信号通路,其中甘草酸、甘草苷、6-姜酚可能为关键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99m 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 Tc-MIBI) 显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2例肾性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为对照,比较不同显像方案(A组:仅行99m Tc-MIBI双时相法平面显像;B组:在A组显像基础上加做早期相SPECT/CT) 对SHPT诊断效能的差异。根据影像与病理结果是否一致,再将B组患者分为完全诊断组(MIB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完全一致)与部分诊断组(MIBI诊断的腺体数目少于病理结果),进一步分析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对MIBI显像的影响。结果:在SHPT 诊断效能分析中,B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A组(81.9% vs. 70.3%;97.1% vs. 60.0%;82.2% vs. 69.9%; 99.9% vs. 97.9%,P < 0.01),但两组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 vs. 10.2%,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磷离子水平是预测MIBI显像假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0.57,95%CI:0.372~0.866,P = 0.007)。ROC曲线显示,当血清磷离子水平 < 1.97 mmol/L时,99m Tc-MIBI 双时相法平面显像加早期相SPECT/CT诊断SHPT发生漏诊的风险增加。结论99m Tc-MIBI 双时相法平面显像加做早期相SPECT/CT可提高SHPT患者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腺体的检出灵敏度及准确度。影像结果的判断应当结合血清磷离子水平,当血清磷离子水平较低时,MIBI显像存在漏诊的可能,影像医生和临床医生都须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家兔模型的作用机制,为耳穴贴压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提供参考。 方法 将30只SD清洁型家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耳穴组各10只。耳穴组于造模成功后耳穴贴压胃、大肠、耳中穴,每日按压3次,每次每穴30 s,连续干预7 d;模型组进行造模手术未进行耳穴贴压;空白组不给予任何处理。 结果 耳穴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早于模型组(均P<0.05)。三组术后6 h、3 d及7 d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干预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显著,模型组及耳穴组术后6 h及3 d血清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且术后3 d耳穴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干预后,三组小肠推进率、C-kit蛋白阳性表达、iNOS活性有显著差异,其中耳穴组、空白组小肠推进率、C-kit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但iNOS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耳穴组的C-kit蛋白阳性表达显著低于空白组(均P<0.05)。 结论 耳穴贴压可缩短腹部术后家兔首次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降低血清皮质醇浓度及应激反应,有助于提升小肠推进率及结肠组织中C-kit蛋白阳性表达,促进腹部术后胃肠蠕动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