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45篇
  免费   2460篇
  国内免费   2376篇
耳鼻咽喉   320篇
儿科学   438篇
妇产科学   614篇
基础医学   2780篇
口腔科学   292篇
临床医学   5357篇
内科学   4323篇
皮肤病学   303篇
神经病学   902篇
特种医学   9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2277篇
综合类   8658篇
预防医学   3886篇
眼科学   408篇
药学   4333篇
  32篇
中国医学   2123篇
肿瘤学   244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04篇
  2022年   734篇
  2021年   663篇
  2020年   870篇
  2019年   929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707篇
  2016年   847篇
  2015年   956篇
  2014年   1649篇
  2013年   1812篇
  2012年   2758篇
  2011年   3065篇
  2010年   2815篇
  2009年   2893篇
  2008年   3163篇
  2007年   2685篇
  2006年   2613篇
  2005年   2738篇
  2004年   1747篇
  2003年   1148篇
  2002年   875篇
  2001年   834篇
  2000年   577篇
  1999年   457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2、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水平及其与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6例为AIS组,另选取同期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JAK2、SOCS1水平和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及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AIS患者血清JAK2、SOCS1水平间的相关性及二者与肠道菌群数量、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IS组血清JAK2水平高于对照组,SOCS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IS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AIS组CD_(3)+、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血清JAK2水平与血清SOCS1水平呈负相关(P<0.05);AIS患者血清JAK2水平与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数量、CD_(3)+T淋巴细胞百分比、C_(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呈负相关,与大肠埃希菌数量、肠球菌数量、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呈正相关(P<0.05);AIS患者血清SOCS1水平与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数量、CD_(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呈正相关,与大肠埃希菌数量、肠球菌数量、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AIS患者血清JAK2水平升高,SOCS1水平降低,且二者间呈负相关;此外,血清JAK2、SOCS1水平均与肠道菌群数量及免疫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即随着血清JAK2水平升高、SOCS1水平降低,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数量、CD_(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逐渐降低,大肠埃希菌数量、肠球菌数量、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探究丙泊酚对七氟烷诱导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实验室进行实验,选取健康、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七氟烷组、七氟烷+丙泊酚组(联合组),各10只。七氟烷组吸入1.5%七氟烷干预,联合组在七氟烷组基础上加丙泊酚150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干预,均连续干预2周。干预后各组大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凋亡相关因子及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逃避潜伏期、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比较,七氟烷组>联合组>对照组(F/P=17.038/0.001、36.834/0.001),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占比比较,七氟烷组<联合组<对照组(F/P=8.913/0.001、9.125/0.001)。LDH、MDA、Bax、Caspase-3水平比较,七氟烷组>联合组>对照组(F/P=35.166/0.001、20.773/0.001、43.896/0.001、17.462/0.001),SOD、GSH-Px、Bcl-2水平及PI3K、p-Akt表达比较,七氟烷组<联合组<对照组(F/P=12.092/0.001、16.243/0.001、15.236/0.001、28.850/0.001、28.869/0.001)。结论丙泊酚能改善七氟烷诱导的大鼠认知功能、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蛋白质及血脂代谢指标分布特征,探讨蛋白质及血脂代谢与GBS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8-2020年90例确诊GBS患者作为GBS组,从不同年龄、性别、严重程度、分型、治疗前后等方面对蛋白质及血脂代谢指标进行分析;同时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之间蛋白质及血脂代谢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GBS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而血清清蛋白水平、清蛋白/球蛋白低于治疗前(P<0.05);轻度GBS患者血清三酰甘油、清蛋白水平高于重度GBS患者(P<0.05);女性GBS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低于男性患者(P<0.05);≤50岁GBS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50岁GBS患者,而血清清蛋白水平高于>50岁GBS患者(P<0.05);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在不同分型GBS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组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BS患者蛋白质及血脂代谢指标在不同分组及与对照组比较时存在一定差异,提示蛋白质及血脂代谢指标与GBS有一定关系,可能成为GBS的辅助诊断指标,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对IHH4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10例PT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PHK1的表达,分析SPHK1表达与其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小干扰RNA-SPHK1转染PTC细胞系IHH4,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分析其对IHH4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和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SPHK1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47.27%(52/110)vs.11.82%(13/110)](P<0.05)。SPHK1表达与包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干扰SPHK1后,侵袭和迁移细胞数目减少(P<0.05),MMP-2和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SPHK1在PTC组织中高表达,与IHH4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密切相关,可能是通过MMPs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肠炎清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1/Smad3/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2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肠炎清低剂量组和肠炎清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建立UC模型。造模24 h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分别用0.9%生理盐水灌胃;美沙拉嗪对照组以30 mg/kg艾迪莎混悬液灌胃;肠炎清高剂量组以147.2 g/kg肠炎清灌胃;肠炎清低剂量组以36.8 g/kg肠炎清灌胃;1次/d,时间固定,持续7 d。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的水平及TGF-β1信号通路活化的程度。结果:模型组ERK表达水平最低,低于溶媒对照组、美沙拉嗪组、肠炎清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肠炎清剂量组该指标水平随剂量升高而上升,且高剂量肠炎清组ERK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模型组TGF-β1和Smad3高于美沙拉嗪组组、空白对照组和肠炎清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结论:肠炎清对UC大鼠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TGF-β1-Smad3通路,提高ER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技术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性别间生物学差异的关键基因和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GSE55457、GSE55584、GSE12021中正常男女性滑膜样本和RA男女性患者滑膜样本的基因表达数据,将数据整合并使用R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鉴定。使用在线工具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使用Cytoscape 3.6.0构建DEGs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进行模块分析。结果:男性组高表达基因416个,低表达基因336个,女性组高表达基因744个,低表达基因309个。在男性RA发病中,IL-6、MYC、EGFR、FOS和JUN被认为是关键基因;在女性RA发病中,IL-6、ALB、PTPRC、CXCL8和CCR5被认为是关键基因。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的差异基因分别参与男性和女性RA疾病进展的不同机制,为RA发病机制的探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CLI)是临床常见肝脏疾病,其生化本质是各种原因导致胆汁酸异常蓄积,使系统胆汁酸暴露增加,并在肝脏内造成肝细胞损伤。若病情持续进展,可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等疾病。本文聚焦于胆汁淤积引发肝细胞损伤的生物学环节,从炎性反应的角度探讨胆汁淤积导致肝损伤的分子机制,将对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及胆管细胞等在CLI相关炎性反应中作用以及介导CLI相关炎性反应的信号通路进行阐述,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评价转Cry1Ab-ma基因玉米和亲本玉米的蛋白质功效比。方法 6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酪蛋白对照组、亲本玉米组和转基因玉米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酪蛋白对照组酪蛋白添加量占饲料的10%,亲本玉米组和转基因玉米组饲料按照玉米最大掺入的原则掺入后蛋白质含量仍不够10%时,以酪蛋白补充。大鼠自由饮食饮水,喂养28天。每周记录各组摄食量及体重,试验末期采血测定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称重计算脏器体重比,并计算蛋白质功效比及校正蛋白质功效比。结果各组动物的体重均呈增长趋势,体重增长正常,末期的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中个别指标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并无生物学意义。各主要脏器系数也均未发现有生物学意义的改变。转基因玉米、亲本玉米和酪蛋白的蛋白质功效比分别为2.01±0.22、1.77±0.30和3.64±0.48。转基因玉米和亲本玉米的校正蛋白质功效比分别为1.38和1.22。结论该批次转Cry1Ab-ma基因玉米的蛋白质功效比优于亲本玉米,劣于酪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