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84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38篇
预防医学   26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08篇
  1篇
中国医学   28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蒲地蓝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消炎制剂,可以清热解毒、抗炎消肿,常被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因其临床起效快,又具有“中成药”的身份,所以在人群中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2.
涎腺疾病     
20062419脂质体介导nm23-h1质粒体内转染腺样囊性癌可行性;20062420腮腺切除改良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20062421内镜辅助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病因分析;20062422核因子KB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微血管密度、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20062423唾液腺腺样囊性癌FAK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20062424CT灌注诊断腮腺肿瘤的临床价值评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1)目的 探讨无精子症患与腮腺炎的发病关系。(2)方法 对128例无精子症患同时进行染色体G显带及性激素5项检测。3)结果 发现在128例被检测的患中,除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异常以外,有29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第二性征也基本下,但性激素水平与正常值比较相差较大,经询瓿病史,此类患均在不同年龄曾患过腮腺炎。(4)结论 无精子症患与患腮腺炎的时间长短,年龄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1 病例 孙某,男性,38岁.3年前曾患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近3年自觉右侧腮腺区时有胀痛不适,20d前因右侧腮腺区疼痛肿胀难忍于某院就诊,诊断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急性发作,予阿莫西林胶囊0.5g口服、每6小时1次,甲硝唑片0.4g、每日3次口服,用药1周无效;又给予头孢克洛缓释片0.375g 口服、每日2次,奥硝唑片0.25g、每日3次口服,用药1周,未见明显好转,自觉腮腺导管口仍有脓液流出,于2008年2月29日来我院就诊.当时右侧腮腺嚼肌区肿胀,尤以进食后肿胀加重,胀痛明显,停食后疼痛可逐渐减轻.诊见右侧腮腺嚼肌区肿胀,右腮腺导管口红肿,按压右侧面颊部见从腮腺导管口处流出大量黏稠脓液.  相似文献   
5.
治腮腺炎方     
腮腺炎俗名痄腮。我院2006~2008年,共诊治该病患者92例,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1.腮腺肿痛者: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亦可)、桔梗各10g,甘草5g。水煎,分2次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腮腺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2例小儿腮腺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7月份为小儿腮腺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病高峰季节(92.31%).发病年龄以6~12岁为主(82.69%),多发生于腮腺肿痛3天以上伴有持续发热者(78.85%),少数患者同时有其它脏器的损害,一般治疗疗效较好.结论:腮腺炎极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年长儿发生率高,应推广接种流腮活疫苗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儿童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尽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已广泛应用并有满意的效果,但是,对MMR的安全性仍有争议,从而引起一些国家的疫苗接种率下降。目的:系统评价MMR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检索策略:检索了Cochrane中心对照试验资料库(Cochrane文库2004年第4期)、Medline(1966年至2004年12月)、  相似文献   
8.
对深圳市蛇口工业区新生儿~14岁儿童1993~1997年间的五种传染病493例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发病次序前三位为腮腺炎、菌痢、麻疹;其次是猩红热、甲型肝炎。腮腺炎五年来均占首位。甲肝发病率较低。在儿保工作上仍应重视两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10.
患儿,男,6天,G3P2孕足月顺产,生于家中,出生体重及Apgar评分等情况均不详。否认有生后窒息史。生后第6天因左耳垂前有1包块,伴发热。收住院。查体:神清,精神可,体温38.5℃,体重:2805克,口腔粘膜光滑无破溃。全身皮肤及巩膜呈中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耳以耳垂为中心可触及2×2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