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28篇
  免费   3762篇
  国内免费   516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16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717篇
内科学   1067篇
皮肤病学   91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94篇
综合类   10409篇
预防医学   1229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070篇
  14篇
中国医学   32570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1685篇
  2022年   1414篇
  2021年   2006篇
  2020年   1893篇
  2019年   1853篇
  2018年   741篇
  2017年   1537篇
  2016年   1600篇
  2015年   1726篇
  2014年   2754篇
  2013年   2391篇
  2012年   3018篇
  2011年   3105篇
  2010年   2737篇
  2009年   2249篇
  2008年   2688篇
  2007年   2116篇
  2006年   1882篇
  2005年   1758篇
  2004年   1699篇
  2003年   1497篇
  2002年   1112篇
  2001年   893篇
  2000年   808篇
  1999年   675篇
  1998年   649篇
  1997年   532篇
  1996年   509篇
  1995年   453篇
  1994年   364篇
  1993年   289篇
  1992年   255篇
  1991年   271篇
  1990年   273篇
  1989年   266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通过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患者证候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三个中心的AE-IPF患者76例,其中痰热壅肺证26例、痰浊阻肺证50例,并纳入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测定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分析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AE-IPF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CCL18、HMGB1、KL-6、MMP-7和SP-D水平在痰热壅肺证和痰浊阻肺证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SP-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SP-A与AE-IPF证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清SP-A的浓度升高,与痰热壅肺证关系越密切,反之,血清SP-A浓度降低,则与痰浊阻肺证关系越密切。AE-IPF痰热壅肺证患者的预后可能较痰浊阻肺证患者更差。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药辨治老年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据库(CSPD),纳入研究对象为老年人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献,对其调查目的、调查疾病及调查结果等进行描述统计。结果 ①最终纳入168篇文献,其中2010至2020年之间发表138篇(82.14%);调查地区涵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共纳入43948例老年人,累计覆盖340个研究中心;②主要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中医证候阴虚阳亢证(10.05%)>血瘀证(9.5%)>痰浊(湿)证(8.91%)>阴阳两虚证(4.98%)>痰瘀互结证(4.96%);单元证分布阴虚证(14.70%)>痰证(11.22%)>气虚证(7.15%)>肾虚证(4.72%)>血瘀证(4.18%);涉及病变脏腑肾>肝>脾>肺>心。结论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老年人证候分布虚证多于实证,虚证中又以阴虚证、气虚证最为多见,实证常见血瘀证、痰浊(湿)证等,且多见痰瘀互结证;老年人五脏皆损,其中又以肾、肝、脾功能失调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基于数据非依赖性采集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data 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对稳定性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血浆蛋白质进行研究分析,初步探索冠心病血瘀证的关键生物学过程与核心靶点。方法 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5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疾病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成人5人作为对照组,采用DIA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受试者的血浆进行检测,确定蛋白质表达量后进行差异蛋白质表达分析、GO富集分析、KEGG信号通路图查询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结果 在差异倍数为1.5倍时,疾病观察组相比于健康对照组,共鉴定到22个蛋白质下调,9个蛋白质上调。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冠心病血瘀证的生物学过程与补体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关键信号通路是补体与凝血级联反应的信号通路,核心蛋白质为C反应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补体因子H、维生素D结合蛋白等。结论 冠心病血瘀证的生物学过程与补体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瘀热型慢性前列腺炎(CP)临床症状与心理性因素及性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泌尿外科门诊诊治的91例瘀热型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表(NIH-CPSI)、中医证候量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疼痛灾难化量表(PCS)、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和早泄诊断量表(PEDT)对患者进行评估,对量表评定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症状量表:NIH-CPSI总分与中医量表总分、GAD-7总分呈正相关,中医证候量表总分与CPSI、GAD-7、PHQ-9、PCS、PEDT总分呈正相关(P<0.05);CPSI总分随中医量表总分递增而升高,中医证候量表总分随CPSI疼痛症状、PHQ-9总分递增而升高(P<0.05)。(2)情绪量表:GAD-7总分与CPSI、中医证候量表总分、排尿症状、PHQ总分、PEDT总分呈正相关,PHQ-9总分与中医证候量表总分、疼痛及排尿症状、PCS总分、PEDT总分呈正相关,PCS总分与中医证候量表总分及疼痛症状分值呈正相关(P<0.05);GAD-7总分随PHQ-9总分递增而升高;PHQ-9总分随中医证候量表排尿症状、GAD-7、PCS分值递增而升高;PCS总分随中医证候量表疼痛症状、PHQ-9分值递增而升高(P<0.05)。(3)性功能量表:IIEF-5总分与中医证候量表疼痛分值呈负相关,PEDT总分与中医证候量表总分及疼痛症状、GAD-7、PHQ-9分值呈正相关(P<0.05);IIEF-5总分随中医证候量表疼痛症状分值递减而升高(P<0.05)。结论瘀热型CP患者表现为以疼痛为主,伴随排尿异常、情绪异常、认知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系列症状,同时使用中医证候量表及CPSI评估能较好的反映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从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评价的角度,探讨肾虚髓亏证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性,丰富中风病病机及证候诊断,拓宽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药防治思路,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肾虚髓亏证患者运动功能损伤程度提供临床依据,强调肾虚髓亏证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损伤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病例,根据证候分别归入肾虚髓亏组和非肾虚髓亏组,每组各45例。每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入院后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测,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记录两组患者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病例发病时的轻重程度及治疗前后两组病例组间的恢复差异。结果 研究显示,治疗前肾虚髓亏组在NIHSS评分方面高于非肾虚髓亏组(P<0.05);治疗前肾虚髓亏组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面低于非肾虚髓亏组(P<0.05)。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情况,非肾虚髓亏组要优于肾虚髓亏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健侧内囊后肢及大脑脚外侧处FA值及ADC值无明显差异;肾虚髓亏组在患侧内囊后肢及大脑脚外侧处FA值及ADC值均低于非肾虚髓亏组(P<0.05)。相关性分析得出,两组患者患侧内囊后肢FA值与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两组患者患侧内囊后肢FA值与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呈正相关;肾虚髓亏组患者患侧内囊后肢FA值与肾虚髓亏证中医证候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肾虚髓亏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病机。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损伤存在相关性,且肾虚髓亏组在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方面与其中医证候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外感病是感受六淫、疫毒等外界因素引起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为细菌或病毒。在以肉身体验为主要认知手段的古代,中医学家不可能发现细菌或病毒的存在,因而中医学家往往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来把握认知外感病。由于外感病的发病与传播受到外界气候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尤与人体的内环境密切相关。有鉴于此,本文从“环境隐喻”的立场出发,对外感病发病的因机证治进行分析。外界的气候环境和社会环境容易被人们感受,而对于古代无法观察人体的内环境,作者借助《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祸起萧墙”的故事,对人体内环境为何与外感病的发病关系密切作以阐释,并通过人参败毒散、达原饮等方证的案例式说明,揭示清理人体内外环境而达治疗外感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