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27篇
  免费   1662篇
  国内免费   1267篇
耳鼻咽喉   212篇
儿科学   158篇
妇产科学   163篇
基础医学   2696篇
口腔科学   601篇
临床医学   3392篇
内科学   2073篇
皮肤病学   100篇
神经病学   527篇
特种医学   10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1697篇
综合类   8744篇
预防医学   4473篇
眼科学   357篇
药学   5159篇
  15篇
中国医学   2724篇
肿瘤学   50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7篇
  2022年   529篇
  2021年   512篇
  2020年   617篇
  2019年   559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522篇
  2016年   598篇
  2015年   811篇
  2014年   1360篇
  2013年   1391篇
  2012年   1829篇
  2011年   1985篇
  2010年   1716篇
  2009年   1872篇
  2008年   3083篇
  2007年   2402篇
  2006年   1997篇
  2005年   2391篇
  2004年   1569篇
  2003年   1523篇
  2002年   1118篇
  2001年   947篇
  2000年   775篇
  1999年   637篇
  1998年   502篇
  1997年   458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362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维黑磷具备独特的层状结构和出色的光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生物降解性。近年研究显示,二维黑磷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稳定的载药和光控调节缓释药物功能、优异的抗菌活性和促血管和神经再生能力,因此在口腔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二维黑磷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二维黑磷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基于中医辨识护理结合食物成分识别技术的膳食管理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膳食结构和身体成分方面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接受康复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72例,按照随机区组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识护理结合食物成分识别技术的膳食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指导。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膳食结构和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MI、腰臀比均值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的水平(P < 0.05~P < 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膳食中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钙、钠的摄入量高于对照组,碳水化合物、脂肪、胆固醇、纳的摄入量低于对照组(P < 0.05);组内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钙、钠的摄入量较干预前增加,碳水化合物、脂肪、胆固醇、钠的摄入量降低(P < 0.05~P < 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营养素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食物种类摄入过量和不足的占比较干预前降低,其中奶类、蛋类、水果类和蔬菜类摄入量充足占比高于干预前(P < 0.05),干预后观察组蔬菜摄入充足占比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将中医体质辨识护理和食物成分识别技术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膳食干预中可以很好地改善病人膳食结构和身体成分,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为参考模型,构建科学的分级诊疗制度试点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分级诊疗制度试点情况的实时监测与评价。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构建分级诊疗制度试点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试点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评价指标1项,二级评价指标3项,三级评价指标11项,四级评价指标33项。结论经过专家咨询、修改并最终确定的分级诊疗制度试点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常规性、科学性与适应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如何准确、合理地衡量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下的肌间耦合关系,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在时变copula函数的基础上,通过与熵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时变copula互信息估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10名被试腕屈、腕展运动过程中,肱二头肌(BB)和肱三头肌(TB)记录的表面肌电(sEMG)信号在theta、alpha、beta等特征频段的耦合分析,同时对照静态copula函数验证其有效性,所用数据源自Ninapro DB4。实验结果表明,较之静态copula函数,时变copula函数对肌间相依结构的拟合优度更高,由时变copula互信息描述的肌间耦合强度存在显著的频段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频段越高肌间耦合强度越低(腕屈:0.075 7~0.214 7 bit;腕展:0.078 0~0.237 3 bit),而静态copula互信息严重地低估肌间耦合强度。时变copula互信息为肌间耦合分析提供一种先进的理论指导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评估AAA、AXB算法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剂量计算的准确性,并分析空腔和骨性结构对剂量计算准确性造成的影响,以期指导临床应用。选取20例鼻咽癌IMRT计划导入SciMoCa中,使用蒙特卡罗算法进行独立验算,以蒙特卡罗计算结果为标准,对比光子剂量算法(AAA和AXB)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差异,以及γ通过率,并分析空腔和骨性结构对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AAA、AXB算法的计划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95.99%和96.26%,无统计学差异(P>0.05)。靶区内空腔区域AAA、AXB算法的平均剂量偏差为-2.26%和-0.33%,γ通过率为80.22%和98.55%;靶区内骨性结构区域AAA、AXB算法的平均剂量偏差为1.43%和0.17%,γ通过率为93.25%和99.72%。AAA算法下靶区内空腔区域的γ通过率与其体积呈线性正比(r=0.65),靶区骨性结构区域的γ通过率与其体积呈线性反比(r=-0.74);当空腔体积<20 cm3或骨性结构体积>10 cm3时,γ通过率均<95%。使用AAA算法时需要注意靶区内空腔和骨性结构的体积对剂量计算准确性的影响,而使用AXB算法时无需考虑空腔和骨性结构体积的影响,其计算结果与蒙特卡罗算法更接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抑制剂TAK?242对大鼠重度牙周炎骨质吸收的影响,为重度牙周炎寻找辅助治疗手段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8只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其中1组为正常对照组,另外2组以含有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ATCC33277的5?0丝线结扎大鼠双侧上颌磨牙行重度牙周炎建模,分为牙周炎组、TAK?242组;TAK?242组从丝线结扎第1天起,通过尾静脉隔天注射1次溶于DMSO的TAK?242(2 mg/kg),另外两组注射相同体质量比例的DMSO溶剂,连续8周;第8周末处死3组大鼠,获取大鼠上颌骨标本,采用micro?CT扫描后三维重建,测量特定位点釉牙骨质界?牙槽嵴顶的距离评估骨丧失量,并对牙槽骨骨质相关参数和骨质微结构进行分析;组织学切片苏木精?伊(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改变;甲基绿染色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分布情况。结果Micro?CT定量分析显示:牙周炎组与TAK?242组牙槽骨吸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牙周炎组相比,TAK?242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根吸收位点的骨丧失均显著减轻(P<0.001),骨密度(P<0.05)与骨体积/总体积分数(P<0.01)显著增高,骨小梁数目与骨小梁厚度(P<0.01)相对增多,骨小梁分离度(P<0.01)和骨小梁结构模式指数显著降低。牙周炎组骨质呈现疏松多孔的蜂窝状结构,骨小梁结构恶化,向杆状结构转变;TAK?242组骨质微结构改善,骨量改善,骨小梁分布相对更致密,骨小梁结构与对照组更相似。HE染色发现牙周炎组与TAK?242组牙周附着丧失与牙槽骨吸收较对照组显著;与牙周炎组相比,甲基绿染色表明TAK?242组骨吸收减轻,TRAP染色显示破骨细胞浸润减少(P<0.001)。结论TLR?4抑制剂TAK?242能缓解大鼠重度牙周炎骨吸收,改善其多孔、稀疏、排列紊乱的炎症性骨小梁结构。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结合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超出支付标准的病例进行分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住院费用精细化管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病案信息系统,基于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对2021年1~6月住院总费用超出估算支付标准的DRG组别进行费用组成、影响因素及变动情况分析,进一步借助处方医嘱点评手段,对筛选病例开展用药合理性评价。结果:不同DRG组别之间的住院费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结构变动贡献率指标可筛选药品费用变动大的超支病例开展处方医嘱点评,同时,临床药师发现超支病例存在不同程度用药问题,主要包括:围手术期预防选用抗菌药物不适宜及用药疗程过长、无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肠外营养疗程过长、未首选指南推荐用药等。结论:通过剖析DRG产出的标准化数据,利用结构变动贡献率可"靶标"用药问题,为DRG背景下住院费用精准管控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枣的化学成分,为其研究与开发奠定物质基础。方法综合应用多种色谱法和波谱法对新疆和田产大枣果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从和田大枣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酚类成分,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香草酸(2)、香草酸4-O-β-D-葡萄糖苷(3)、异直蒴苔苷(4)、苄醇-β-D-吡喃葡萄糖苷(5)、苄基-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6)、2-羟基-5-(2-羟乙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4-O-β-D-吡喃葡萄糖基顺式苯丙烯酸(8)、茵芋苷(9)、双酚A(10)、蔗糖-6-苯甲酸酯(11)、蔗糖-1′-苯甲酸酯(12)和蔗糖-4′-苯甲酸酯(13)。结论化合物4-7和9-13为首次从枣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11和13的~(13)C-NMR谱数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在COVID-19疫情期间其社会支持、焦虑及睡眠质量的情况,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问卷对居民的社会支持、焦虑以及睡眠质量情况进行调查,问卷选自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调查上海市社区居民在COVID-19疫情下社会支持、焦虑、睡眠质量情况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拟合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三者的关系。  结果  共回收问卷258份,其中有效问卷237份。结果显示在不同最高学历的居民之间,其睡眠质量(P=0.004)及社会支持(P=0.009)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CFI=0.929,NFI=0.891,IFI=0.930,NNFI=0.907,RMSEA=0.082,χ2 /df=2.599,拟合效果良好,其结果表明居民所受社会支持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焦虑程度(r=-0.15),所受社会支持越高,其焦虑程度越低。而焦虑程度可影响睡眠质量(r=0.72),焦虑程度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上海市居民的社会支持与其焦虑程度相关,而焦虑程度与睡眠质量相关,可通过提升居民的社会支持,降低其焦虑程度,从而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