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0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陈汤出自成书于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历代公认的祛痰剂祖方,该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当,即可理气,又能化痰,对痰饮证及相关疾病的疗效确切。近些年来,围绕此方的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扩展与深化。根据收集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关于二陈汤的研究多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相关,即便是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往往通过中医理论"从肺论治",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二陈汤的研究多数为二陈汤的加味或者合方,基于此,通过对研究资料的收集,发现呈现此特点的原因与历代医家的用药规律有关。药理学的研究成为当下的热门,常涉及多个信号传导通路,来探讨二陈汤的多靶点治疗作用。药理学研究也以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为主,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研究内容尤为详尽。将从二陈汤的文献研究,临床研究,药理学研究等方面为二陈汤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的概述。最新的文献研究对理解二陈汤的内涵大有裨益,而多位研究者通过最新的检测技术阐明了二陈汤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7,(1):32-33
目的:观察化痰截哮汤治疗AECOPD的疗效及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AECOPD(痰瘀伏肺证)患者1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化痰截哮汤。治疗10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候积分、CRP、PC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81%,优于对照组71.11%(P0.05)。两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CRP、PCT及临床症候积分数值下降明显(P0.01,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第5天痰量积分,第10天痰量、气喘、胸闷积分较对照组同期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PCT数值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化痰截哮汤协同治疗AECOPD疗效好,可能与其明显降低CRP及PC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7,(10):1372-1373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化痰通脉定眩汤治疗痰浊型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自拟化痰通脉定眩汤(半夏、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丹参、川芎、葛根、泽泻、菖蒲、远志、麦冬、黄连等)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敏使朗,疗程14d。采用临床症状评分差值法,观察痰浊型眩晕主症、伴随症状、发作频率改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痊愈率和总愈显率为66.7%和26.7%,对照组总痊愈率和总愈显率为43.3%和36.7%,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伴随症状、发作频率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优(P0.01)。结论:以化痰定眩为组方原则的化痰通脉定眩汤对痰浊型眩晕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眩晕患者主观症状、减少发作频率,且疗效优于敏使朗。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7):893-894
目的:观察分析清热化痰方剂联合吸入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COPD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和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热化痰方,测定肺功能,FEV_1和FEV_1/FVC,检测患者的氧分压(P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_2);对患者的排痰及痰液情况进行分析,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_1和FEV_1/FVC、PO_2均显著提高,PCO_2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的FEV_1和FEV_1/FVC均大于对照组,P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昼夜痰量、排痰难度、痰粘度及痰性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痰方剂联合吸入剂能够显著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改善排痰和痰液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伟 《陕西中医》2012,33(11):1478-1479
目的:观察三拗汤合杏苏二陈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疗效。方法:两组各20例均采用西药常规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三拗汤合杏苏二陈汤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效果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孙静  张龙生  汪歆宁  时磊  董宝杰 《陕西中医》2013,(11):1469-147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32例)采用血塞通冻干粉针和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68例)采用化痰通络方(法半夏、生白术、香附、天麻、丹参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相减,发现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减,发现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俱佳,可息风化痰通络,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4,(8):955-956
目的:观察通阳散寒,涤痰开结类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伤寒论》半夏散及汤加味(半夏、桂枝、桔梗、炙甘草)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克拉霉素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有效率7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对寒凝痰结型咽炎具有止痛散结的功效,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3,34(3):269-270
目的:观察疏肝化痰消癖类中药配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自拟疏肝化痰消癖汤(柴胡、夏枯草、白芍、炒枳壳、当归、川芎、香附、郁金、栝楼、昆布等),对照组40例服用乳癖消胶囊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经前停服,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结论:本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有疏肝化痰消癖之效,疗效优于乳癖消胶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3,(2):173-17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类中药治疗老年人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自拟止眩汤(黄芪、党参、当归、茯苓、白术、桃仁、红花、丹参、葛根、川芎、半夏、陈皮、天麻);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为6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优于单纯活血祛瘀法。  相似文献   
10.
曾红梅 《陕西中医》2012,33(7):829-829
目的:探讨宣肺平喘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8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80例加用自拟平喘汤(白果、白术、苏子、黄芪、炙麻黄等)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平喘汤协助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