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01篇
中国医学   50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决白芷生产过程中盲目引种、生产无序等导致的药材品质不达标、农残超标等问题,对白芷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技术进行探讨。方法:利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Ⅱ对白芷栽培选地进行科学预测,得出潜在的白芷和川白芷各自生态适宜区。同时,根据白芷种质资源现状、产区考察、文献研究,建立一套无公害白芷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结果:白芷引种栽培以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一带为宜;川白芷引种栽培以湖南、江西、四川、浙江、贵州一带为宜。建立了一套从选地整地、播种、间苗定苗、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储存、良种繁育的完整无公害白芷规范化种植体系。结论:白芷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的建立为白芷无公害精细栽培奠定基础,也为现阶段中药材种植产业精细、集约、高产、高品质的种植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白芷酒炖前后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白芷酒炖前后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白芷生品中初步检测出53个峰,鉴定出36个成分;从白芷酒炖中检测出32个峰,鉴定出26个成分;与生品成分比较,酒炖白芷中有22种成分未测到,但新增了12种成分,表明酒炖白芷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白芷酒炖后由于受热及辅料黄酒的作用使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存在成分转化,本研究为白芷酒炖的炮制机理及其在都梁丸中应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收集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有效处方,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用药的组合规律。对216首处方的分析结果显示,共计使用中药60味,用药频次居前且关联性较大的药物主要为甘草、白芷、路路通、藿香、辛夷、苍耳子、党参、黄芩、地龙、冬瓜子、皂角刺等,均以宣通鼻窍、健脾祛湿等药物为主。关联分析中关联最频繁的药物为白芷,为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核心药物。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得到2个新方组合,新方组合1的组成为白芷、藿香、路路通、陈皮、皂角刺、法半夏、紫菀;新方组合2的组成为白扁豆、鸡血藤、桑寄生、狗脊。分析结果显示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擅长运用通窍健脾祛湿药如白芷、藿香、党 参、地龙、茯苓等中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5类栽培白芷及野生兴安白芷(根)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并分析各类白芷间的化学亲缘关系。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类白芷挥发油,采用GC-MS法对其组分分离及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并对挥发油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5类栽培白芷(川白芷、杭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毫白芷)和野生兴安白芷共鉴定出81种化合物,分别鉴定出27、34、24、32、28、34种。主要为烷烃类、烯烃类、酯类、有机酸类、醇类等五大类化合物。壬基环丙烷、环十二烷和正十六酸分别为各类白芷共有成分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油成分。化学聚类结果显示:兴安白芷与5类栽培白芷形成2个分支,栽培白芷又可分为2小类,即川白芷、禹白芷、杭白芷聚为1小类,祁白芷和亳白芷聚为另1小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六类白芷的挥发油组份及其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壬基环丙烷、环十二烷和正十六酸在各类白芷中含量较高。六类白芷总体上分为野生与栽培2大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纳药鼻中”之“药”所指的具体方药。[方法] 从历代注家注疏入手,对不同观点进行源流上的梳理。同时,通过文字学考证,对“药”字在古汉语中的含义展开探讨。[结果] 对于“纳药鼻中”之“药”,历代注家观点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即随文注解、认为“药”为具有某些特性的药物、认为“药”为瓜蒂散或其类方,其中认为“纳瓜蒂于鼻中”的观点流传较广。通过文字学考证,“药”在楚方言中有指代“白芷”之意,“纳药鼻中”即是“纳白芷于鼻中”,白芷治疗鼻病也为历代医家所习用。[结论] “纳瓜蒂于鼻中”与“纳白芷于鼻中”两种观点都具有一定证据支持,但从文献学角度和仲景书体例而言,“纳药鼻中”原意应为“纳白芷于鼻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芷香豆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大孔树脂的最佳纯化工艺。方法:选用L9(34)进行正交设计试验,对白芷的醇提工艺进行优选,以欧前胡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倍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影响白芷香豆素纯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优化,采用HPLC法测定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得到的最佳醇提工艺条件为使用10倍量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最佳纯化工艺为:选定D101大孔树脂,上样浓度为每m L含生药0.3 g,最大上样量为7倍BV(7倍柱体积),上样速度为4BV·h-1,用6 BV的水以4 BV·h-1的速度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7 BV的90%乙醇以4 BV·h-1的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结论:优选出醇提工艺稳定可靠,有效成分含量高;优选出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简便、稳定,有效成分转移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芷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及其指纹图谱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5月我院购进的白芷21批,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1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成分含量的测定,同时对21批白芷进行指纹图谱的测定确定21个峰为共有特征色谱峰,并建立白芷药材HPLC指纹图谱,对白芷质量进行测量与判定。结果指纹图谱对白芷检测的结果较为精准,具有积极意义。两个组别共有指纹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以及相对峰面积的RSD两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指纹图谱检测具有见较高的重复性以及稳定性。结论白芷指纹图谱建立,能快速、准确地鉴定白芷药材质量以及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杜晖  吕楠  黄洁  邓梅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3):490-494
偏头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表明,5-羟色胺(5-HT)受体在偏头痛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实验通过大鼠纹状体组织制备得到色谱固定相,并利用细胞膜色谱与液相色谱的离线联用来特异性地识别川芎-白芷药对中可与固定相上受体相互作用的配体,发现了欧前胡素是其中潜在的活性成分。以不同浓度(2.42×10-8~4.84×10-7mol·L-1)的5-HT1D受体激动剂舒马普坦为模型药物,记录样品在模型中的容量因子,测得欧前胡素与5-HT1D受体作用的平衡解离常数为(4.59±0.33)×10-6mol·L-1,并采用硝酸甘油致大鼠偏头痛模型验证其药理活性。该研究为体外快速有效地研究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白芷挥发油镇痛、镇静作用.方法 选择雌雄小鼠各半,随机分成对照组,吗啡组,白芷香豆素低剂量组(0.05mL/kg)、中剂量组(0.1mL/kg)、高剂量组(0.2mL/kg),白芷挥发油低剂量组(0.05mL/kg)、中剂量组(0.1mL/kg)、高剂量组(0.2mL/kg),采用热板法、辐射热刺激法、甩尾法、扭体法观察白芷挥发油的镇痛、镇静作用.结果 白芷挥发油各组起效时间更快,作用时间更长,扭体次数更少,且中剂量组(0.1mL/kg)镇痛、镇静效果明显好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结论 白芷挥发油镇痛、镇静作用明显,作用机制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