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057篇
  免费   22177篇
  国内免费   12530篇
耳鼻咽喉   4199篇
儿科学   3543篇
妇产科学   3182篇
基础医学   19117篇
口腔科学   4056篇
临床医学   36415篇
内科学   28644篇
皮肤病学   2843篇
神经病学   7905篇
特种医学   61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1篇
外科学   13344篇
综合类   84313篇
预防医学   24244篇
眼科学   2526篇
药学   48134篇
  304篇
中国医学   39998篇
肿瘤学   10757篇
  2024年   438篇
  2023年   7886篇
  2022年   7433篇
  2021年   7939篇
  2020年   11010篇
  2019年   13262篇
  2018年   5284篇
  2017年   9543篇
  2016年   9689篇
  2015年   10689篇
  2014年   15307篇
  2013年   15075篇
  2012年   20404篇
  2011年   21441篇
  2010年   18787篇
  2009年   19872篇
  2008年   20827篇
  2007年   19794篇
  2006年   18632篇
  2005年   17464篇
  2004年   14958篇
  2003年   10197篇
  2002年   6345篇
  2001年   5866篇
  2000年   4753篇
  1999年   4514篇
  1998年   3639篇
  1997年   3112篇
  1996年   2349篇
  1995年   2161篇
  1994年   1842篇
  1993年   1765篇
  1992年   1495篇
  1991年   1371篇
  1990年   1227篇
  1989年   1086篇
  1988年   818篇
  1987年   548篇
  1986年   417篇
  1985年   260篇
  1984年   106篇
  1983年   80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Neuroinflammation and the NACHT, LRR, and PYD domains-containing protein 3 inflammasome play crucial roles in secondary tissue damage following an initial insult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 Maraviroc, a 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 antagonist, has been viewed as a new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many neuroinflammatory diseases.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maraviroc on TBI-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 A moderate-TBI mouse model was subjected to a controlled cortical impact device. Mar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糖尿病患者278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于出院1周时进行电话随访;采用用药偏差评估工具(MDT)评估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情况, 并分为用药偏差发生组和未发生组, 比较两组患者社会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以及用药管理相关资料,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发生用药偏差162例(至少发生1项用药偏差), 发生率58.27%;用药偏差发生组家庭关怀度指数低于未发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78, P<0.001);用药偏差发生组出院医嘱药物数量高于未发生组, 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合理服药自我效能量表(SEAMS)评分低于未发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971、6.077, t=5.947、14.105, 均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出院医嘱药物数量多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表达, 并评估其与C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老年CAP住院患者共118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普通肺炎组(67例)和重症肺炎组(51例), 同时选取40例老年无肺炎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Ang-2、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 并对CAP患者进行CURB-65评分。结果老年CAP患者血清中Ang-2、IL-6、PCT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70.698、25.752、15.982、30.588, 均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Ang-2与IL-6、PCT、CRP及CURB-65评分均呈正相关(r=0.715、0.531、0.558、0.450, 均P<0.001)。Ang-2预测社区老年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CI:0.809~0.924), 最佳截断值为5.24 μg/L, 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5...  相似文献   
4.
《中华内科杂志》2022,(5):594-597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其病理特点包括肝脏脂肪变性、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抗糖尿病药物, 可通过增加尿葡萄糖排泄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发现SGLT2抑制剂可能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影响MAFLD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SGLT2抑制剂在治疗MAFLD中的应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安东  李树仁  罗飞  郝潇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1):2680-2685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即SGLT2抑制剂,最初是作为降糖药而开发的,现已被证明其可降低伴/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心力衰竭住院(HFH)和心血管死亡风险。EMPEROR-Preserved实验研究评估了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其临床效果可进一步扩大到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中。虽然SGLT2抑制剂使降低心力衰竭发病率和预防心力衰竭恶化进入到新时代,但仍应继续寻找SGLT2抑制剂改善症状的关键机制,以保护患者免受心力衰竭致命进展的影响。本文就HFmrEF患者应用SGLT2抑制剂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HFmrEF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综合征(PGAD/GPD)为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PGAD)和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GPD)的合称,是国外近年发现的一种以自发或继发出现的持续性性兴奋状态以及生殖器官和骨盆区域的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独特病症,但在国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尚未查到PGAD/GPD的相关报道。姿势解密技术(DPS)是在融合国际上各种主流姿势矫正技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以4R原则为核心的手法治疗技术,对改善肌骨疼痛和体态异常等病症疗效独特。本文报道了国内1例运用DPS治疗PGAD/GPD症状完全缓解的病例,并复习国外关于PGAD/GPD的相关文献,以期引起国内同行对此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背景 在老龄化背景下,缺血性中风发病呈年轻化、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失眠是该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目的 探究经筋解结联合涌泉贴敷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眠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缺血性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中医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各40例。中医治疗组采用经筋解结联合涌泉贴敷治疗,西药治疗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10次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及各维度(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血清IL-6与TNF-α水平,治疗后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过程中中医治疗组脱落1例、西药治疗组脱落2例,最终中医治疗组39例、西药治疗组38例纳入研究。组别与时间对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存在交互作用,组别及时间对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1、2个疗程,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均低于治疗1个疗程(P<0.05)。治疗1、2个疗程中医治疗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IS评分均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组别与时间对血清IL-6、TNF-α水平存在交互作用,组别及时间对血清IL-6、TNF-α水平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1、2个疗程,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组内治疗1个疗程(P<0.05)。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1、2个疗程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Z=2.234,P<0.05)。 结论 经筋解结联合涌泉贴敷可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全科诊室衍生的新概念,是全科医学团队服务签约居民的平台和载体,但我国家庭医生工作室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随着医防融合概念的不断深入,也为了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急迫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的评价体系。基于此,本文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综述国内外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结构、过程及结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家庭医生工作室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背景 致密性骨炎(OCI)和其他疾病有时难以鉴别,探讨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为OCI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目的 探索女性OCI患者的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6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OCI的61例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15~50岁,平均(33.8±6.6)岁,病程2周~15年。选择同期61例女性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年龄15~48岁,平均(35.6±7.6)岁。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并对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病情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血清白蛋白(45.4±2.9)g/L低于对照组(46.5±2.8)g/L(t=2.190,P<0.05)。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0.28(0.23,0.37)μg/L〕、N-端骨钙素(OC)〔13.1(11.2,16.2)μg/L〕、25-羟维生素D3〔25-(OH)VD3〕〔(14.1±5.1)μg/L〕低于对照组〔0.36(0.29,0.48)μg/L,15.6(13.7,17.3)μg/L,(17.5±6.6)μg/L〕(Z=-2.983、-3.255,t=3.081,P<0.05)。长病程亚组OC水平〔14.6(12.4,18.5)μg/L〕高于短病程亚组〔11.7(10.2,14.0)μg/L〕(Z=-2.407,P<0.05)。多孕亚组β-CTX〔0.25(0.22,0.32)μg/L〕、OC水平〔12.2(10.3,15.0)μg/L〕低于非多孕亚组〔0.33(0.26,0.44)μg/L、13.4(12.0,18.8)μg/L〕(Z=-2.486、-1.897,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与妊娠次数、生产次数均呈负相关(rs=-0.276、-0.298,P<0.05),OC与体质指数(BM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妊娠次数均呈负相关(rs=-0.284、-0.374、-0.360,P<0.05),25-(OH)VD3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s=0.275,P<0.05)。 结论 女性OCI患者血清OC、β-CTX水平明显降低,可为鉴别其他疾病提供依据;血清OC水平可以反映OCI患者的严重程度,同时OC水平与患者妊娠次数相关;tP1NP与妊娠次数、生产次数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采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数据,分析中国1990—2019年先心病发病人数、标化发病率、死亡人数、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标化DALY率的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以上指标进行时间趋势分析;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进行先心病死亡率的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以上指标与人类发展指数(HDI)的相关性。结果:1990—2019年,中国先心病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及DALY率年平均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0.1%(95%CI:–0.7%~0.4%)、–3.5%(95%CI:–3.7%~ –3.2%)及–3.5%(95%CI:–3.7%~–3.2%)。先心病发病主要集中在1岁之前:新生儿平均发病率为2497.9/10万;1岁以下儿童平均发病率为2626.6/10万。1995—2000年新生儿及1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呈指数级上升,随后呈平稳下降趋势,但2010—2013年与2014—2015年1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有两次呈指数级上升,随后呈指数级下降,在2019年下降至近三十年最低值。先心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先心病死亡率为101.67/10万人年,5岁及以上人群死亡率下降;但55~<60岁人群死亡率呈短暂上升。1995—2019年,先心病患者的相对死亡风险呈下降趋势,与1995—1999年比较,2015—2019年先心病患者死亡的率比(RR)下降了24%;1945年以后的出生队列相对死亡风险呈下降趋势,与1945—1949年出生队列比较,2015—2019年出生队列先心病患者RR值下降了75%。当HDI小于0.58时(1999年以前),先心病标化发病率与HDI呈正相关(r=0.74,P<0.05);当HDI为0.58及以上时(1999年及以后),先心病标化发病率与HDI呈负相关(r=–0.76,P<0.01)。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与HDI均呈负相关(r=–0.95和 –0.93,均P<0.01)。结论:我国先心病1990—1999年标化发病率上升,与社会发展程度呈正相关;1999—2019年标化发病率下降,与社会发展程度呈负相关。先心病疾病负担下降,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呈负相关。先心病防控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低龄先心病患儿的疾病负担仍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