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33篇
  免费   2166篇
  国内免费   97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03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1309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5585篇
内科学   2142篇
皮肤病学   149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7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2208篇
综合类   11224篇
预防医学   1975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5233篇
  36篇
中国医学   13794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31篇
  2022年   811篇
  2021年   1114篇
  2020年   1309篇
  2019年   1347篇
  2018年   586篇
  2017年   1229篇
  2016年   1270篇
  2015年   1386篇
  2014年   2656篇
  2013年   2447篇
  2012年   3118篇
  2011年   3199篇
  2010年   2656篇
  2009年   2588篇
  2008年   2610篇
  2007年   2419篇
  2006年   2271篇
  2005年   2014篇
  2004年   1569篇
  2003年   1365篇
  2002年   1178篇
  2001年   937篇
  2000年   751篇
  1999年   590篇
  1998年   494篇
  1997年   504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336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持续性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可造成肌腱、韧带和软骨的损伤,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负担。RA全球发病率达0.5%~1%[1],但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研究表明,50%RA发病与基因相关[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蛋白C(PC)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的影响及其是否通过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通路发挥作用。方法:构建CIA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CIA模型组和CIA+PC组。CIA+PC组预防性给予PC,CIA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应用量化评分评估PC对足肿胀的缓解程度;Micro-CT、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小鼠骨/软骨破坏情况;双重免疫荧光法检测EPCR在小鼠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siEPCR腺病毒载体干扰EPCR蛋白表达,观察其对PC作用的影响。结果:PC干预CIA小鼠后,小鼠的临床评分降低,足爪肿胀程度减轻,骨侵蚀缓解;在CIA小鼠和DBA1小鼠的关节滑膜组织中检测到EPCR表达,且CIA小鼠EPCR表达明显低于DBA1小鼠。PC+siEPCR腺病毒载体干预CIA小鼠后,CIA小鼠临床评分无明显降低,关节症状未得到有效缓解。结论:PC可改善CIA小鼠的关节症状,进而缓解CIA疾病进展。而siEPCR可逆转PC的这种保护作用,因此PC缓解CIA疾病进展依赖于EPCR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β-CTX、 TPINP、 N-MI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后,两组的β-CTX水平降低, TPINP、 N-MID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的β-CTX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TPINP、 N-MI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vs. 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骨代谢,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冻结肩是常见的肩部疾病,传统非可视化治疗冻结肩效果欠佳。近年来,超声引导具有动态实时定位、无辐射、便携性、低成本等优点在辅助诊断和治疗冻结肩患者中得到成功应用,不仅能提供精确的诊断,也提高了患者中长期的疗效。本文就超声引导辅助诊断和治疗冻结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关节液炎性因子水平、膝关节功能以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实验组的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降低患者关节液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损伤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人,术前采集其基本信息、胫股角、软骨厚度,并在术后记录软骨损伤镜下分级。结果共纳入31例病例,年龄主要分布在60~69岁。31例患者共有186处软骨,其中13处为正常软骨,173处软骨有损伤,股骨内髁、髌骨、股骨髁间窝及滑车这3个区域软骨损伤无明显差异(P0.05),且较其他部位严重(P0.05),胫骨外侧平台损伤最轻。WOMAC评分和Lysholm评分与软骨损伤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股骨内髁软骨损伤分级与年龄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股骨内髁软骨损伤分级与体质量指数、胫股角呈正相关(P0.05)。各部位的软骨损伤分级与相应部位的软骨厚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股骨内髁、髌骨、股骨髁间窝及滑车的软骨损伤程度较其他部位严重,胫骨外侧平台损伤最轻;临床症状体征和关节功能与软骨损伤的程度没有绝对的相关性;年龄对于软骨损伤的影响没有显著意义;体质量指数和胫股角越大,股骨内髁软骨损伤分级越高;各部位软骨损伤的镜下分级越高,MRI下测量的软骨厚度越小。  相似文献   
7.
张静  罗雪花  孙升云 《山西中医》2021,(4):36-36,38
孙升云教授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主编,广东省第三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孙教授从事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曾先后师从广东省名老中医黄春林、沈英森教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临证验案3则介绍如下。1善用飞扬草、火炭母治疗湿疹卢某,女,41岁,2019年5月11日初诊。湿疹反复发作2年,加重1周。患者自诉常因皮肤瘙痒服用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药物,停药后易复发。刻诊:双上臂、肘窝、双下肢外侧可见散在分布的粟米大小的红色丘疹、水疱,部分皮损融合成片.  相似文献   
8.
宋美乐 《全科护理》2021,19(27):3886-3888
目的:研究骨性关节炎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脱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86例行THA骨性关节炎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发生髋关节脱位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30),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骨性关节炎THA术后脱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病人年龄、体质指数(BMI)、人工股骨头直径、麻醉方式、体位控制、手术入路、术后搬运不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BMI>30 kg/m2、人工股骨头直径<30 mm、硬膜外麻醉、体位控制不当、后外侧入路、搬运不当是骨性关节炎THA术后发生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人年龄、BMI、人工股骨头直径、麻醉方式、体位控制、后外侧入路、搬运不当均是骨性关节炎THA术后发生关节脱位危险因素,临床需结合对应危险因素合理选择围术期干预措施,可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临床常见风湿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RA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涉及免疫紊乱、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微小RNA(miRNA)可通过多种通路与途径参与RA发生与发展,为研究RA发病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仅就近年来miRNA参与RA发生发展机制,及中药通过影响miRNA及其通路调控治疗RA研究的最新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