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04篇
  免费   2570篇
  国内免费   2856篇
耳鼻咽喉   181篇
儿科学   160篇
妇产科学   217篇
基础医学   2602篇
口腔科学   820篇
临床医学   4875篇
内科学   2342篇
皮肤病学   220篇
神经病学   693篇
特种医学   13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2298篇
综合类   8920篇
预防医学   4706篇
眼科学   842篇
药学   7967篇
  28篇
中国医学   2688篇
肿瘤学   170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781篇
  2022年   786篇
  2021年   818篇
  2020年   955篇
  2019年   904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694篇
  2016年   788篇
  2015年   949篇
  2014年   1633篇
  2013年   1600篇
  2012年   2416篇
  2011年   2635篇
  2010年   2414篇
  2009年   2445篇
  2008年   2903篇
  2007年   2677篇
  2006年   2548篇
  2005年   2570篇
  2004年   1911篇
  2003年   1530篇
  2002年   1305篇
  2001年   1154篇
  2000年   905篇
  1999年   769篇
  1998年   645篇
  1997年   613篇
  1996年   498篇
  1995年   471篇
  1994年   402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272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244篇
  1989年   231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原发性肝癌肿瘤生物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人员均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观察比较两组肿瘤生物标志物CA199、AFP、CEA、γ-GT水平以及其阳性检出率,统计观察组肿瘤生物标志物联合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生物标志物CA19-9(53.52±10.37)U/ml、AFP(157.54±137.85)ng/ml、CEA(30.36±6.73)ng/ml、γ-GT(273.67±124.65)U/L均高于对照组的(4.63±0.68)U/ml、(1.67±0.25)ng/ml、(2.46±0.46)ng/ml、(32.58±11.7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A19-9、AFP、CEA、γ-G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7.65%、47.06%、58.82%、80.88%,均高于对照组的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生物标志物CA19-9、AFP、CEA、γ-GT联合阳性检出61例,阳性检出率为89.71%,高于单独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验后能够取得较高的检验效果,可以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疾病,其特征是纤维化组织在肺实质内异常积聚,该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预后极差[1]。研究表明,血清中的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vonden Lungen-6,K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 (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7, MMP7)是评估IPF进展的重要标记物[2、3]。肺部超声近年来也被广泛的用于肺纤维化的研究。然而,目前对于肺部超声评分与KL6及MMP7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先前我们团队经临床实践证实改良肺部超声评分法可用于评估肺间质疾病的严重程度[4、5],但不甚清楚此改良法是否可反映肺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本文旨在研究改良肺部超声评分法与肺纤维化程度及其血清KL6及MMP7相关性,为临床评估肺纤维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常见且危害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部分NEC存活患儿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尚未发现NEC早期诊断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快速发展,其对生物体内参与生化反应的中间产物及终产物进行动态的定性定量分析,从系统的角度解释疾病发生和发展,在NEC早期诊断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在NEC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NEC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探讨热灭活乳酸菌TMC0356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大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基础组、MS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热灭活乳酸菌TMC0356实验组。各组以不同的饮食连续喂养7 d,饲养15周后解剖取出肝脏,检测肝脏中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肉碱脂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等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 5组间的PPAR-α、SREBP-1c、CPT-1的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TMC0356实验组FAS的mRNA表达量低于MS模型组(P=0.011)...  相似文献   
8.
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在生物制品研发和质量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对该类方法的方法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首先回顾生物活性检测方法研究的历史进程;其次,对国内外的药典、法规及技术指南中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内容进行梳理;最后,对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学相关的最新进展进行概述和分析,包括分析方法生命周期、分析目标概要等新概念的介绍。希望本文能为药品行业相关人员全面了解国内外药品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及其相关指导原则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为药品研发人员建立科学、可靠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薛庆  张俊兰 《广东医学》2022,43(5):622-625
目的 探究远视、正视及近视三种不同屈光状态下睫状肌麻痹验光前后屈光度数的变化情况,各组眼生物学参数差异,分析屈光不正度和生物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眼视光门诊就诊的7~18岁就诊及健康查体的青少年共609例(609眼),男276眼,女333眼。远视组204例(204眼),正视组202例(202眼),近视组203例(203眼),使用Topcon电脑验光仪测量睫状肌麻痹前后的屈光不正度,根据麻痹睫状肌后等效球镜度分为远视组、正视组和近视组,采用lenstar生物测量仪获得眼生物学参数。睫状肌麻痹前后的球镜(diopter of sphere, DS)、柱镜(diopter of cylinder, DC)、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 SE)数据采用Wilcoxon分析,3组间生物学参数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来得到3组屈光不正度与生物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近视组回归方程。结果 3组麻痹睫状肌前后DS、DC及S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痹睫状肌前后的3组DS变化量(0~3.00D)较DC变化量(0~0.5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动蛋白结合蛋白(Fscn)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分析人类肿瘤基因组(TCGA)数据库中Fscn1基因的表达情况。在STRING数据库中建立Fscn1基因及其相关蛋白互相作用网络,对网络中的蛋白进行功能富集。采用生存分析探讨Fscn1基因高低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的预后关系。同时回顾性分析NSCLC患者5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标本中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Fscn1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水平,分析比较Fscn1基因编码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Fscn1基因在多种肿瘤中表达水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且在NSCLC患者中Fscn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Fscn1基因相互作用较为紧密的蛋白网络共有节点数共51个,相互作用关系446个,区域聚类指数为0.75,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富集显著(P<0.05)。Fscn1基因及其相关蛋白功能主要富集于蛋白相互连接。Fscn1基因正相关表达最显著的基因为SPHK1基因(r=0.53);与Fscn1基因负相关表达最显著的基因为跨膜蛋白(TMEM)125(r=-0.38)。生存分析显示高低表达组总生存(HR=1.3,P<0.05)显著低于低表达组;但高低表达组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无明显差异(HR=0.82,P>0.05)。进一步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鳞癌和腺癌,结果显示肺腺癌中,Fscn1基因mRNA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者(HR=1.6,P<0.05)。Fscn1基因编码蛋白在NSCLC患者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36/51)和17.6%(9/51)。Fscn1基因编码蛋白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Fscn1基因编码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P<0.05)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Fscn1基因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且可能参与了肺癌的转移过程。通过靶向一致Fscn1基因表达,有望成为NSCL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